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创作背景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7-02 09:46:56

阅读人数: 797

本文主题: 长篇历史小说写作要素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创作背景是什么2021-12-07 11:04:40文/勾子木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不仅是被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型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还分别被认为开创了章回体小说“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类型。《三国演义》创作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最早读的一部历史小说,我被书中的各种个性的人物深深吸引着,他们不同的品德造就了自身不同的命运。使我对此书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书中,诸葛亮和关云长是我最敬佩的两个大英雄。诸葛亮一代完人,草船借箭、空城计,尽显其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既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也能呼风唤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本领让我不由为之惊叹。更可贵之处是,其树立的君臣之礼可谓是中国几千年之典范。其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更是震撼着我。他是我们后世忠诚的楷模。同样,关羽也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之人。想当年,他斩颜良诛文丑,一代梟雄曹操对他三番五次收买,甚至以赤兔赠英雄,也没能留住他。在得知兄长消息,他立即封金挂印,不惜过五关斩六将,威风煞煞。然而一路上照顾嫂子却是无微不至,毕恭毕敬,就是收得义子也不敢自作主张。难怪曹操对其既爱之也恨之到极点。可惜的是他晚年臂中箭毒,刮骨疗毒后,终被吕蒙所激而杀之,一代明将从此殒落。关羽虽傲,但古今中外后人无不对他忠诚的品德深表敬佩。今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忠诚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好的品德,对待人民忠诚,对待祖国忠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一颗忠诚的赤子之心回报生养我们的母亲和祖国!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创作背景是什么

【每日一字】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央纪委网站

甲骨文、金文之上的文字,常常是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记录,这可以看做是历史记载的萌芽。在西周青铜器利簋上,有一段4行32字的铭文,文字虽少,却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基本要素。其所记录的,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在文字出现以前,历史只能依靠人们的口耳相传,或者结绳记事。文字出现以后,方有了历史的记载。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自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从未中断。中国5000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历代的史官和历史学家记录、保存下来的。史,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其甲骨文字形,下方是一只手,像是手拿着笔写,上面的字形有学者认为是笔,有学者认为是中,说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认为史是记事的人,“史,记事者也”(《说文解字》),也就是史官。史官,一般承担着文书保管、公文起草的工作,并且记录时事、搜集当代史料,修撰前代史书。中国历代均有设置相关官职,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汉书》作者班固曾被封兰台令史。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史官史学家的修养。唐代刘知几曾提出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认为这是史官或史学家应当具备的要素。清代章学诚又补充了史德,指出史学家应该尊重客观历史,反映真实历史,不以自己的好恶影响历史的记载。这其实就是要求“实录”。班固曾说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也不隐恶,是“实录”,而实录的前提,就是直笔。直笔,即根据事实如实记载,反之,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则为曲笔。中国古代的史官、史学家们历来将秉笔直书作为崇高理想,以直笔为荣,而耻于曲笔。他们相信,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应该对事实进行如实描述,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历史的真相,为后人留下真正有益的记载。文天祥的《正气歌》里曾说浩然正气“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接下去就是一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其中所提到的两位史官正是秉笔直书的代表。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了国君,齐国太史在史册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太史弟弟接着这样写,崔杼又杀之,太史另一个弟弟还这样写,崔杼方才没杀。当时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还拿着写着同样话的竹简前去,直到听说如实记载了,方才回去。中国古代的史书,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国的史官、史学家们,总是力图在史书之中,展现古今变化、天人探索,既探究人与人的关系,也探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不仅记录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将天文地理、自然万物记载下来,从而总括万殊,包吞千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比如汉书有律历志、礼乐志、刑法志、食货志、郊祀志、天文志、五行志、地理志、沟洫志、艺文志十志,从法律到学术,从天文到地理,从农业到商业,无所不包。中华民族,是有着深刻历史意识的民族。梁启超曾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的确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华民族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撰写了丰富的历史典籍,建立了完备的修史制度,也形成了优良的史学传统。在会通古今之时,中国的史官、史学家们又努力阐述历史的发展,探究兴亡的原因。《资治通鉴》的鉴,就强调了以史为鉴的作用,希望人们能以历史的得失作为借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是中国文化赋予“史”的重要内涵。历史的意义在于鉴古知今,她忠诚地记录了我们走过的足迹,成败、得失、是非、对错……我们总结过去,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也不是为了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围城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围城的写作背景是什么2020-10-29 09:35:59文/陈宇航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围城》的写作背景《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围城》的主要内容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一艘邮轮正从法国向中国驶来,船上有一批中国留学生,都是刚从欧洲学成回国,这其中包括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和他的同学苏文纨。方鸿渐在读高中时随家里做主定了婚,有了挂名丈人,由于他的未婚妻逝世,他的丈人就把为女儿筹备婚礼的钱给他,资助他去欧洲留学。油轮在海上行驶,方鸿渐在油轮上还认识了一位澳门女子鲍小姐,两人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生长,鲍小姐引诱方鸿渐,而且麻利地甩掉了他。方鸿渐回到上海后,在挂名丈人的点金银行里兼差,乏闷无聊,就去找苏小姐,在苏小姐的家中,认识了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并热烈地爱上她。求爱遭拒后,他满怀痛苦跟着赵辛楣、李梅亭等人去湖南三闾大学教书,同行还有顾尔谦、孙柔嘉。一行人在旅途中遭遇各种颠簸,才到达目的地。到了三闾大学,学校内教职工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争风吃醋,种种丑象让赵辛楣、方鸿渐十分反感,先后离开。方鸿渐被学校解聘后,和孙柔嘉一同离开三闾大学,在赵辛楣的劝说下,两人选择在香港结婚。两人结婚后回到上海,赵辛楣推荐方鸿渐到报馆当资料室主任,孙小姐去姑妈的厂里做事。在上海,方鸿渐受尽人情冷淡,倍感凄凉,又因战事迫促,想要离开上海到重庆去寻找机会,由此和柔嘉产生了分歧,最后导致婚姻破碎。到此,一段关于方鸿渐的婚姻人生的围城就结束了。《围城》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哲良,默存,号槐聚,中国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赴上海,到光华大学任教。后考取第三届(1935年)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名列榜首,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多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一级教授。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媛(1937年-1997年)。曾为《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1998年逝世,享年88岁。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城》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