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怎么看一本书看了多久
遇到那种章数有2千多章的小说,读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读完。那么番茄小说怎么看一本书看了多久呢?想要了解具体操作的小伙伴可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哦!
1、首先我们打开番茄小说,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我的,如下图所示。
2、然后进入我的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个人主页,如下图所示。
3、接着进入个人主页后,就能看到对应的阅读时长了,如下图所示。
以上就是番茄小说怎么看一本书看了多久的方法的全部内容了,为您提供最好用的手机教程,为您带来最新的手机资讯!

如何快速高效地读完一本书?
针对不同的书也要用不同的战术,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三种:1.极速阅读,2.主题阅读,3.精读。
01 如何运用“极速阅读”法读书? 首先,你不要被“极速阅读”这个名字给唬住哦,它并不是要你一目十行的把书扫一遍就完事儿了,而是要求你,在读书之前先认真思考一下:你想要在这本书中得到什么?
即你要看这本书的动机或者说目标是什么,想好之后,准备一个笔记本,把动机给写下来,然后就可以打开书,寻找答案啦,而书中跟你的动机无关的内容,就可以全部忽略不看了。
那些跟你动机有关的信息,要全部记到笔记本上边,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而且还方便你自己以后复习和运用它们,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做笔记尽量不要直接抄书中的原话,最好是自己理解之后,能用自己的话来转述。
最后总结,极速阅读的核心就是提出问题,让你阅读时以问题为中心,把你关注的点变少,阅读的时间变少,得到的东西却是精准的。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极速阅读”,并且还想要通过阅读来快速学习一种技能或方法,那么就必须要用到“主题阅读”了。
主题阅读的核心也是提出问题,它是建立在极速阅读之上的一个阅读方法,但是它要比极速阅读更系统一点。
比如说,你想学习写作,那就需要找好几本你认为比较好的,并且都是以“如何写作”为同一主题的书,然后一起来看。
一般来说,主题阅读的数量都会在一二十本,然后你需要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它们全部看完,当然,每一本都要用“极速阅读”的方法去阅读,省时还精准。
当你看完之后,把所有关于“如何写作”的重点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主题阅读是可以有效的帮助你,快速进入新领域的必备方法。
但书的种类有很多,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书,都适合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它一般只适合于方法类和商业类等,结构非常清楚的书籍,像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或是复杂的材料还是需要反复去精读的。
精读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你的时间,如果你正在看一本经典小说,刚看完了一个章节,却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表达什么,那么你就需要去查一些相关资料。
例如,小说的创作背景啊,了解之后再反复读,直到读懂为止,弄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小说带给你的感悟,才是你阅读的最大目的。
精读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找到“源头”,比如我这篇文章提到了“极速阅读”,但你觉得我描述的不够详细,又想要掌握“如何极速阅读的方法”,那就需要去找“极速阅读”的源头,然后让自己学习的更多,更详细。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开拓眼界,它还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所以我希望上文所提到的三种阅读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你,去吸收每一本书的精髓。
世界读书日
在当下阅读生态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平台来获取图书知识,分享阅读体验。根据《2023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过去一年该平台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达279.44%,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直播观看人次则同比增长近一倍。
我们如何有可能在五分钟内阅读一本书?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透过几位读书视频创作者的分享,或许能拼凑出短视频时代的一幅阅读景象。
今年37岁的李燕飞是抖音上的一位读书内容创作者,在平台上,他名叫“1379号观察员”,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三体》中的“1379号监听员”,这个三体世界中的小角色对于宇宙中其他文明保有珍视和尊重,不惜触犯三体法律,向地球发出“不要回答”的警告信号。而在抖音上,1379号观察员将一部部长篇名著变成几十集的短视频连续剧,持续稳定地向匆匆滑过屏幕的每一个浏览者输出自己的声音。
《百年孤独》是李燕飞创作的内容里反应比较强烈的作品。在创作之前,他前前后后地把马尔克斯的这本书看了六遍,除了记住那些拗口的名字和辈分,他将人物关系、重要节点、隐喻一一摘出来,并参考《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枪炮,病菌和钢铁》《银剑石》《没有人写信给上校》等书目,更好地了解拉丁美洲的背景。最终,通过梳理,李燕飞将近26万字的《百年孤独》加工成8万字,花了60小时制作,分为30个分集,最终呈现出3.6小时的作品,整个系列视频播放量超过780万。
“我希望自己能给粉丝带来‘阅读的梯子’,使大家意识到名著并不遥远,也希望能提供一种阅读方法,让大家意识到剧情表象下还可能有一股暗流。”李燕飞分享道。在这样的期望下,他陆续创作了《沙丘》《百年孤独》《索拉里斯星》《太空漫游》《苏东坡》《孔乙己》6部作品的系列视频。他坦言短视频创作只是帮助阅读的一个桥梁,“我认为这类短视频有存在的价值,但肯定会有一些人不满足于只用十分钟了解一本名著,他们苦于各种原因无法看书,或者看完后云里雾里,希望有更深入和优质的解析,我希望能将自己的见解分享给这样的人,填补这块空白。”
2019年起,焦尾开始在抖音上做读书博主,在此之前,他曾在深圳一家半导体公司做液晶显示工程师。回忆过去的工作体验,他形容“人被零件化了,在极度细化的分工里,你看不到你工作的全貌,也就感受不到它的价值,你就被限制在一个很狭窄的通道里。”如今,通过做读书视频,他过上了向往的自由职业者生活。“我很感激每个与我真诚交流的人。他们在我的店铺买书、读书,”焦尾说道,“我现在和做手艺人很像,自己写文案、拍摄、剪辑、发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件事。”
焦尾形容自己像是一个“在犄角旮旯里卖书的小店老板”,像是在经营一家流动书摊,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品味为大家挑选他认为的好书,然后为每本书制作一个短视频版本的推荐。在焦尾过往的分享中,他推荐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实用类的工具书,比如考古学科普书《秦俑两千年》,还有一位脑神经科学家写的《大脑的一天》。
“《秦俑两千年》卖了三万册,《大脑的一天》也有五千册。这就是短视频的优势,它和读书并不互斥,它能吸引更多注意力,一本好书也更可能被看见。”焦尾说道。
果麦文化《长大了就会变好吗?》推广视频
一些出版者也发现了短视频对于推广书籍的作用。如今热销的大众心理图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曾经销量平平,果麦文化互联网产品部的负责人吴壮壮回忆,这本书首印时果麦给到编辑的营销费用只有1200元,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员工小嘉一条50秒的推书短视频一下子让这本书被很多人所关注。随着这条短视频的爆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销售数据直线上升,4500册库存不够,连夜安排加印,随后三年,这本书持续热销,加印了41次,目前总印量已突破400万册。
在果麦文化,“蛤蟆”的经验后来被不断复制。除了新书,他们开始让“死库存”的好书被更多人看见。“‘死库存’是出版业的行话,指的是积压在库存达到一定数量的书。”吴壮壮介绍道,他们为一本叫《长大了就会变好吗?》的书籍创作了推广视频,短短两天内,库存的1.7万本书就卖完了。
“在出版界,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宣发渠道。”吴壮壮坦言。过去几年,很多人断言出版行业是夕阳行业,但吴壮壮认为,这三年来行业发生很多变化,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加入了短视频的浪潮。
做短视频就是“将一座山埋进水里”
如今,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风格、身份各异的读书博主。《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2月,共有10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入驻抖音,超1500位图书作者在抖音分享读书心得,其中有莫言、刘震云等作家,也有北大、清华的包括康震、蔡丹君等在内的高校学者。
作家止庵在抖音上有17万粉丝,在他看来,做短视频像是和朋友聊天,埋在文字里被淹没的东西,有时换种方式讲出来,反而更能深入人心。比起“一定要被看见”的强烈企图,他更想做的是通过文学为新媒体平台提供一个声部:“你不能代替大的频道,但你的存在至少保持了一种多样性。”
虽然只有几分钟的内容,但是止庵一直认为,做短视频不是一件能糊弄的事情。“我现在短视频上讲的所有内容,都是我做过研究、写过文章的。”他说道,“做短视频很见功夫。它是将一座山埋进水里,视频是露出来的山峰,你可以说它损失了很多东西,但要是没有埋在水里的部分,山峰也就不称其为山峰。”
从2019年开始,止庵在抖音上介绍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讲《红楼梦》里的儿化音、分析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道路。“有人说抖音这样的大众平台真不适合讨论严肃文学作品,”对此,止庵回应道,“大众这个概念有时被我们滥用了,好像大众就是一个人,但其实我们都是大众之一,平台越大、分层越多,而所谓大众口味其实也分为很多层。”在他看来,用文字去讨论文学和用短视频去传播文学,并没有绝对的优劣,而另一方面,“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绝不会因为看了短视频而不读书。”
止庵在抖音上介绍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