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的引言一般写什么(引言一般包含四个部分)
引言一般包含四个部分:(1)研究主题及其背景;(2)研究现状与需求;(3)本研究目的;(4)全文结构。
引言一开始可以从比较宽泛的视角交代研究主题所在的领域,以由宽到窄、由通俗到专业的方式切入主题,以主题在更宽领域的重要性收尾。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情况,研究主题是比往下介绍的具体内容更宽的内容。
在引言第一部分引入了研究主题,接下来需要围绕研究主题介绍针对该主题的研究现状。这是介绍已有研究,指出作者能看到的尚有遗留的空白处。通过描述现状和人们期望的理想情况有何差异来暗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接下来的研究内容往往是这些遗留的空白处其中的一部分。
研究现状介绍的一种方式是以已有研究问题、研究结果或研究结论为导向,介绍已经涉足过的研究问题、得到的重要研究结果或结论。不同问题、结果或结论之间应有某种顺序,如前后顺序、因果顺序等。引用文献时,可以以被引作者为主语,也可以以研究(问题、结果、结论)为主语。
第二种方式是按时间节点介绍过去的研究。一般以里程碑节点划分时间段,表面上是按时间顺序交代,实际上在强调里程碑研究。
第三种方式是以作者贡献为导向。介绍不同作者完成了哪些研究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引用文献时,以被引作者为主语。
也可以是以上三种方式的一种混合形式。哪个方面重要,就以哪个方面为重点。例如,某一项研究工作需要强调“很早”,此时突出时间,如“早在1920年,皮特森就开展了...的相关研究”;某一些研究工作需要强调突破性,此时突出作者,如“张三等人(2010)提出的...方法,标志着...的研究进入新的时代”。
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工作可能成千上万,因此,介绍现状时,应只涉及那些与本文的具体研究关系比较密切的研究工作。如果这样的限制还不足以减少被引文献数目,那么可以通过引用综述文献或者有较好文献综述类论文来指明相关研究,更多文献可以见哪篇文献(如,对于更多相关研究,见文献【3-6】)。通过“瞻前顾后”——即向前围绕研究主题及其重要性,向后围绕本文研究内容的准备——来对文献筛选进行限定。
在介绍研究现状时,要求准确和强调重要性,即不能曲解文献研究,不能专注于介绍别人不重要的研究。在这里,不要以本文研究结果或结论来评论别人的研究工作,因为本文研究尚未介绍(可以在核心部分,有了自己研究结果后,进行评论——这是讨论的目的之一)。如果需要使用作者的原话,需要采取引述。见引述——比引用更强的引证。
在介绍现状时,不要介绍别人研究工作的细枝末节。举个极端例子,不能把别人的研究流程全文介绍一遍。应借用文献摘要和结论中的概括性语句,将不同文献的贡献相互结合,以自己的语言逻辑地介绍。
可以使用“但是” “然而“或“不幸”等词语强调现状和人们期望的理想情况的对比或遗留的问题,作为这一部分的结尾。
这一部分用于交代作者的目的即作者要做什么。必要时,可以指明要达到什么高度,声明实现这一研究目的的重要性是什么,给出整体研究思路。对于思路重要的论文(即包含了不一样的思路或点子的论文),给出整体研究思路尤为重要。
作者要做的研究可以从上述研究现状中遗留的空白抽取:或者来自于别的作者指出的尚待研究的问题,或者是对之前的研究工作的进行一个扩充或完善,或者是通过思考从别人的工作中启发出新的问题,或者是完全自己想到别人没有考虑过的新的问题。
可以开门见山地指出本文要做什么。例如,“为了解决之前工作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开展了...的研究”,“由于之前人们尚未考虑...这一我们认为制约...的因素的影响,本文...”,“考虑到已有工作未能解决...,我们提出...”。
这一部分用于交代论文其余各部分的安排。可以指出每一章的具体目标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各章之间的联系。对于一般学术论文,可以指出各节的内容安排。如果每一节都有独特的思路,那么也可以对每一节的思路进行介绍。
有些论文采取规范结构既IMRaD结构,论文各章节采取的标题分别为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Method, Results, Discussions), 此时,可以不需要给出本文安排,因为安排一目了然。对于自由结构的论文,应强调本文安排,以便读者接下来知道有哪些主要章节内容。
可以直接使用“本文其余本分由如下几部分构成。在第二章(节),我们交代...。在第三章(节),我们处理...。..."。
05引言各部分的权重和常见问题
引言各部分写多长没有统一规定,关键看哪些部分更重要。依据论文的性质,引言的四个部分可以各自充分展开,某些部分也可以结合起来写在一起。不同部分还可以包含,诸如研究思路的问题等。对于学位论文,往往要求将引言的各部分放在不同的子节之中,冠以“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等子节标题,其中,研究现状要求写得很长,以表明作者知识面很宽。
引言中常见的问题有:(1)随意写一些内容作为研究背景与意义;(2)在研究现状中罗列别人的研究,没有从现状分析角度来总结别人的研究和引出本文研究内容;(3)研究背景、现状、研究目标和全文内容看似毫无联系或缺乏承上启下的逻辑关系;(4)对一些重要术语缺乏定义或解释。

论文都分哪些级别?
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
指被国际通用的 SCIE、EI、ISTP、SSCI 以及 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或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发表难度:⭐⭐⭐⭐⭐(英文要求高)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
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
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 2004 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
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
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主要分为三个级别(类),以主办单位级别为划分依据,具体分为:
① 第七级-国家级内刊;
② 第八级-省级内刊;
③ 第九级-区级内刊。
,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九级(区级内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①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②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③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⑤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⑦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很多高校有自己创办的学报,但级别却不同。“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能查到的则是核心级别,不能查到的只能算作五级甚至六级。但是有的高校为了增加自己学报的收刊量,鼓励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投刊,在评职称或者保研加分时会比五级刊物高一点
不是所有的论文都对保研有用。一般而言,核心期刊才是最有效的,其他的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要求,部分较权威的普刊也会被学校所认可。
核心更具有权威性,但是发表核心的周期很长,对于论文的学术要求更高,且部分核心期刊极其要求作者的资质。
较之于核心,普刊的权威性略微要低一些,但是普刊的发表周期更短,文章容易起稿,具体情况还是得根据学校单位的相关要求来定。
核心论文从准备写作到发表一般的周期都在1-2年,所以在校大学生如果要发表保研论文,虽然说大学一共有4年时间,但是真正能够让你用来发表核心论文的时间是不多的。
最晚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便要开始进行论文的写作论文和投稿、发表工作了。毕竟没有哪个大学生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一次发表成功,可能文章投稿后还会被退回,这些所花费的时间周期都是不短的。有备才能无患,必须早早提前做好准备。
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怎么写
很多人对写论文十分反感。因为写论文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被打回重写。每个人的论文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今天我们来讲讲怎么写。很多人在写论文的时候,内容常常不完整,甚至说缺少巨多,造成论文不够全面,留给导师的印象不是很好。那么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怎么写?
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前言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前言部分应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学生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介绍和评论其历史、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1、前言(引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本论:设计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3、结论: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4、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15篇以上),凡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列入其中。
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整个论文最闪光的地方,学会如何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很重要。尤其是学会论文查重,现在使用的就是PaperPass系统。这个系统很人性化,满足我对查重系统的所有要求。且有免费的次数进行查重。与其他的查重系统比,真的是很不错。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必备的一些技能。
以上就是关于“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怎么写”的内容了,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技巧知识,请持续关注PaperPass论文知识频道,小编会为大家收集更多的论文知识哦。
相关资讯
文献综述写作之“结构内容”
综述: 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综述论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