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说家劳伦
美国小说家劳伦·格罗夫:你不知道中世纪的人有多么幽默
《命运与复仇》的作者回应了奥巴马的支持、气候危机以及在其新书创作过程中解锁的中世纪幽默。
劳伦·格罗夫 图片来源:Rick Wilson
今年43岁的劳伦·格罗夫(Lauren Groff)成长于纽约库珀斯敦。她在自己的畅销处女作《小镇女孩的秘密》中把这个地方虚构成了一个完美无瑕的小镇。她的第二部小说《世外桃源》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乌托邦公社的失败。第三部小说《命运与狂怒》讲述了一段非传统婚姻,奥巴马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称之为他的2015年度最爱书籍。2018年,她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佛罗里达》()。格罗夫的最新小说《修道院》()设想了一个发生在12世纪女修道院里的故事,以玛丽·德·法兰西(Marie de France)为灵感,后者被认为是最早用法语作诗(“籁歌”)的女诗人。格罗夫现在和丈夫克莱·卡尔曼以及两个孩子住在佛罗里达州的盖恩斯维尔。
你为什么想写玛丽·德·法兰西的故事?
我一直都很喜欢她。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法语和英语,我曾一度梦想成为一名中世纪史研究者。我喜欢骑士传奇,喜欢那个时期。我还真的尝试过写当代世界的小说,却有一种身在其中反而当局者迷的感觉,我想我恐怕没有足够客观的距离和立场,以一个相对公允的视角来描述当下这个复杂而又迷离的时代,特别是特朗普在任期间——被与日俱增的恐惧和混乱裹挟,抓不住时代的面貌。所以我不得不回避当下,从1000年前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你研究玛丽·德·法兰西多长时间了?
有几十年了。我想我会充分发挥想象,构建出一个全新版本的玛丽·德·法兰西的籁歌。我要回到过去,把原本的叙事全部推翻,就像你在所有《贝奥武甫》令人惊艳的新译本中看到的那样。没有人知晓玛丽·德·法兰西的生平,因为在那个年代,女性只不过是男性的附庸,她们的“存在”仅限于她们与父亲、丈夫和儿子的关系之中。这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让我得以穿越回她的文本中,从中提取大概100-150个意象,再把这些意象串联成一部传记。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所了解到有关中世纪欧洲的史实中,哪个最刷新你的认知?
令我十分惊喜的是,中世纪的人太幽默了,甚至都能称得上诙谐了。而且,即使是在那样一个僵化刻板、等级森严的宗教世界,人际关系也是极度混乱的。你会发现修女怀孕和同性关系并非罕事。人毕竟还是人啊。
你对于自然界的刻画非常细致,我们想知道这个决定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政治意味?书中有些几处似乎有意提及全球变暖现象。
气候变化不是什么新事,尽管我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由来已久——是在长达数万年间,并非过去三十年,气候变化的叙事经常是这个时期被屡屡提出来的。就这一点来说,是的,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谈论玛丽是如何在试图为修女们建立一个乌托邦的同时,也在孕育着破坏和毁灭。我认为,身为一个处于气候灾难临界点上的作家,对人类可能即将面临的最糟糕的情形避而不谈,实在有悖于道德。
奥巴马总统的支持对你的写作生涯带来了什么影响?
我感到受宠若惊。这使得许多本来对我毫无兴趣的男性成为了我的读者:我父亲的许多朋友是借着这个机会才第一次读起我的作品——而这已经是我的第四本书了!但这也确实让我陷入了创作瓶颈,也就是为什么我的下个作品会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确实写了几本小说,但都砸手里了。
在《修道院》和《世外桃源》中,你都虚构了没有隐私的生活。这是你有意持续挖掘的主题吗?
我每天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生活在美国,这里极度崇尚自由主义,我看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和个人自由之间的拉锯。这就是目前分裂美国的症结所在——我们正在目睹的是结构性的矛盾。因此,我既被集体主义的叙事所吸引,同时也对此抱有怀疑。因为我在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社区里长大,当地所有人都彼此熟络,甚至了解每家每户往前倒几辈的事情。
你一直毫不掩饰对特朗普的批判。拜登上任后你感觉好点了吗?
直到阿富汗战争失败之前,我都感觉他还不错。我从未期待过拜登作为政客会多么完美,在他刚就任的头几个月里,他确实做了一些非常好的事情。不过他现在来到了如履薄冰的境地。我这样说可能有唱衰自己国家的嫌疑,但阿富汗的混乱局面可能意味着我们将进一步沉沦于激进的右翼民粹主义无法自拔。我曾一度对我孩子的未来没那么焦虑了,现在又反弹了。我仍然梦想着有朝一日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定居。
写小说的同时上推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可以连续4-6个月潜心创作,但我经常感到非常孤独,这是我的职业性质决定的。我经常跟我的狗说话。而当你在工作中过于焦虑时,推特是很好的去处,但话说回来,它往往很有煽动性,它能把你碎片式的恐惧拼凑成全面的焦虑发作。我有一个秘密的计划,就是有一天能完全沉静地闭关……
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读者?哪些书和作者从童年起就一直陪伴着你?
我幼年非常内向,又总被哥哥打压,所以我从小就很爱阅读。我的父母没有给我任何的引导,我只是自己去图书馆,看看我能撞见什么,可能找到的是南希·德鲁或者简·奥斯汀,然后碰到一本讲铁路的书。每次图书馆处理发霉的书时,我都能用10美分淘到一些好东西。
我正在读一堆亨利·詹姆斯的书:《使节》《金钵记》和《卡萨马西玛公主》(The Princess Casamassima),因为我想要做一个关于亨利·詹姆斯的大型作品。虽然还没有成型,但我已经在酝酿小说了。还有什么来着?布莱恩·狄龙(Brian Dillon)的《在暗室》(In the Dark Room),写得很好。我也在读津岛佑子,写《跑山的女人》的那位作家,因为我正在写关于她的东西。
你总是回想起哪本书或哪位作者?
《米德尔马契》我每年都会读一两遍,因为乔治·艾略特非凡的冷静和理性一直吸引着我。就好像你生活在你见过的最聪明的人——而且是一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的大脑里。它让你感觉到你混沌又平淡的生活突然变得精致起来。你可以从她的作品中看到理想的生活方式。她总能提醒我这一点。

中国好看的中世纪小说推荐
以下是一些中国好看的中世纪小说推荐: :一个中国技术宅男灵魂穿越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小贵族身上,在中世纪历练自己,实现一番伟业。 :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黑暗的中世纪西欧维京时代打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主角身穿到文艺复兴时代初期的意大利,被误认是希腊人。在经历过生死不由己与颠沛流离后,他选择了拥抱时代,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希望这些推荐能满足您对中世纪小说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穿越小说的推荐: 1. 《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人穿越到中世纪,建立哈布斯堡家族的故事。它充满了趣味和神秘色彩。...
以下是一些中国好看的破案小说推荐: 1. 《长夜难明》:这本小说被认为是国产悬疑推理小说中的佼佼者,豆瓣评分达到了8.6分,也被改编成了热播网剧《沉默的真相》...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好看的小说推荐:1.《重回中世纪》:一个中国技术宅男灵魂穿越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小贵族身上,在中世纪历练自己,实现一番伟业。2.《中世纪枭雄》:一个...
以下是一些中国好看的中世纪小说推荐: 1. 《重回中世纪》:一个中国技术宅男灵魂穿越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小贵族身上,在中世纪历练自己,实现一番伟业。 2. 《中...
《玫瑰的名字》:解密中世纪推理与哲学的经典之作
《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是亨贝尔托·埃科的一部经典小说,自1980年首次出版以来,便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这部小说不仅以其复杂的情节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更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学术根基吸引了无数读者。小说的背景设定在意大利的一座中世纪修道院,它结合了侦探小说、历史小说和哲学探讨等多种元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故事围绕方济会修士威廉与他的年轻弟子阿德索进行。当他们被派往一座远离尘嚣的修道院,希望调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皇之间的纷争时,却在这里卷入了一系列离奇的谋杀案之中。威廉修士以他出色的推理能力和博学的知识,逐步揭开了修道院内部隐藏的诸多秘密。整个故事犹如一条复杂的推理链条,将宗教、哲学、政治与人性深层次的思考融为一体。
在分析这部作品时,我们不仅仅在阅读一个侦探故事,而是在探索重大主题与思想。例如,小说讨论了权力的性质、真理的多面性以及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威廉的调查不仅是对谋杀案的揭露,更是对修道院内部因教义而引发的冲突的反思。在多个角色的互动中,读者能感受到中世纪社会的复杂性,体会到人类在追求真理与追求权力之间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在风格与语言方面,埃科采用了一种富有历史感并夹杂现代视角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的叙述既具有文学美感,又不失理论深度。他在语言上运用了大量的符号学术语和中世纪的宗教典故,展现了他卓越的语言技巧与深厚的学问。同时,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故事背景,也让人物性格更加立体。当威廉在幽暗的修道院走廊中探寻线索时,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氛围与对未知秘密的好奇。
人物塑造上,威廉和阿德索的关系是整部小说的核心。威廉身上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纠葛,他既是科学的探求者,又是信仰的守护者。阿德索则代表了一种年轻的求知欲与对世界的美好憧憬。他们两人的互动,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引发了对知识、信仰和人性的深入探讨。尤其在威廉贪心地探求真相,与一些修士的教条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故事的哲学深度。
小说的结构布置也颇具匠心,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对应着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和情节的发展。通过巧妙的时间线安排与叙述视角的变化,埃科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网,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疑问与思考。尤其是小说结尾的开放性,使得整个故事不仅仅是对谋杀之谜的解答,而是在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历史中更大范围的哲学问题。
个人而言,我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极高。埃科在书中的叙事技巧及其对哲学、宗教的深刻理解,让我反复回味。在阅读过程中,偶尔会被其晦涩的拉丁文与复杂的符号学术语所困扰,但这恰恰增加了我的探究欲望,促使我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些场景,例如威廉在修道院里解读禁书的情节,令我印象深刻,不禁让我反思当代社会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结尾,虽然《玫瑰的名字》是一部复杂且沉重的作品,但它却是探索人性与真理交汇的珍贵记录。我相信,喜欢哲学、历史以及推理小说的读者群体,会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不少乐趣与深刻的反思。对于当今社会的我们而言,小说中对权力与信仰的讨论呈现了许多依然适用的启示。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个人如何在知识、权力与真理之间寻找自我,仍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阅读《玫瑰的名字》不仅是享受其故事情节,更是进行一场关于人类存在与伦理所引导的思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