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那年那月旧闻旧事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18:15

阅读人数: 253

本文主题: 六七十年代挖河纪实

河曲视窗网特稿(燕治国) 五十年前,公元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九日,河曲县城和周边村庄遭逢一场暴雨。那天大雨如注,遍地水泡,只闻雨声,不见人影。三十日雨停之后,骄阳似火,小城闷热难当,人犹如被困在蒸笼里。当天我被叫到大队广播室,为许治泰书记写一份发言稿。及至写完,衣服湿了,人直犯晕。到三十一日,天气依然闷热。晚上在大队宣传队排练节目,准备第二天与解放军驻地部队宣传队在县礼堂联欢演出。夜深方归,极为疲惫。

其时我在巡镇高中耗满五年之后,回到南园大队已有一年多时间。先是和几位同时回乡的同学扛麻袋上窑顶晾晒粮食,以后到副业队当小工挑水和泥搬砖递瓦。再往后随宣传队参加劳动,除编写演唱文字外,时不时被大队或公社抽调出来写材料或到各村各队采集资料,成了一名相对自由的编外游击社员。

为了应对各方需要,我必须坚持写日记,记录当时当天大事。

八月一日清晨,我被大喇叭里急促的喊声惊醒,赶忙穿衣往大队部跑,才知道黄河发大水,把南园淹了。当时记载的情况是:“ 凌晨五时许,黄河水突然上涨,先是一道约三尺多高的黄潮像一头发怒的猛兽从上游冲下来,接着又一道,又是一道,发出山崩地裂的巨响。河水不断上涨,奔腾怒吼的洪水卷着船只树木从下游倒扑回来,霎时间南园大队千亩沃园变成一片汪洋。土地淹没了,六十余户社员的房屋被困在水中。电机被淹,麦垛被洪水推走。房屋在倒塌,社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集体的财产即将受到毁灭性损失。牲畜浸泡在水里,水面上飘满衣物、蔬菜、箱柜、树木……”

到了大队院里,见干部们已经集结起来,即将分赴重灾小队参与救灾。过了一会儿,城关公社工作人员火急赶来,传奇人物邬金鱼主任果断下达指令,人们挽褲下水,摸索前行。

不久县革委主任刘云程带领县级机关干部和人武部官兵赶到。

陆续赶来的,还有电厂、机械厂、铁业社、印刷厂的职工们。有背着药箱的医护人员。有正在县城执行任务的煤炭部勘察队队员。冲在最前面的是大队民兵营组织起来的一群青壮年和解放军驻军部队宣传队的男女队员。

此时水深处已及胸部。各处都有被淹没的水井窨窖,不熟习地形的人随时有生命危险。临时指挥部用拦截的木船引路救人。据我当时记载,民兵营长贺芝华、印刷厂职工樊满宾以及部队官兵背出好几位老人和孩子,还救出一位困在大树上的社员。主动前来救灾的苗四仁、李旺小、邬新田等人率先领人从饲养院一趟趟往高处搬粮食、牵牲畜。

而刘云程、邬金鱼主任则指挥有关人员打捞处理水面各种物件,并要求妥善保护一具飘来的遇难者遗体。

原定庆祝“八一”的有关活动都取消了。

八月二日晴天。南园上千名社员连同周边北园、坪泉、唐家会、沙畔等大队的支援大军分头挖退水渠、晾晒抢救出来的电机、种子、饲料、麦捆,抢收各类蔬菜。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损毁了南园大片丰收在望的大秋作物和未及碾收的小麦。社员们伤心落泪,心痛不已。

面对灾难,南园人没有放弃。几千人马全力救灾,想方设法减少损失。

那几天,我这个编外游击社员忙的焦头烂额。白天泡在水里,晚上闷头写文章。先写了一篇通讯稿,除了流行的套话空话瞎话之外,倒也记录下一些实实在在的情况。县广播站播出后,惊动了县革委宣传办公室刘三虎主任。他找到我家,几番长谈之后,成就了我们几十年的忘年交情。之后县剧团编导卢昆宋巧梅夫妇要去底稿,说是要编一出歌舞节目。不等编完,水退了,人撤了,南园已恢复往日的平静,无需再去渲染了。

此后几天,遵命写完灾情报告,赶写了一批感谢信,我也恢复平静了。

几十年之后,我翻阅县志,见其中大事记一栏记载:

晨,黄河溢(7770个流量),淹南园田1500亩,村民80余户迁居。水至午后方退。县城干部职工千余人,五二零部队20余人,奋力救灾。”

灾情记录是对的,时间似乎错了。

黄河溢,从侯家口入县城。漫东门外,跨东大街,由许家口再入河道。据遗迹测算,洪峰流量为每秒9770立方。

那么公元1896年那场洪水比1969年这场还要凶猛险恶,只是在世者无人眼见,全靠查阅史料了。

那年那月旧闻旧事

“垃圾河”的嬗变

河水清幽,碧波荡漾;柳绿花红,飞鸟掠影;岸美景丽,游人如织……这是水城河现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清丽容颜,也是市中心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而,久居水城的人都知道,十多年前的水城河“蓬头垢面”、臭不可闻,有“垃圾河”“臭水沟”之称。

水城河是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岔河右岸的一条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市中心城区,全长36.2公里,具有城市防洪、排涝和城市水体景观等功能,是六盘水市的“母亲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快速增长,加之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配套,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河道,曾经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河面上漂满垃圾,整条河流几乎成了排污沟、臭水沟。因为污染严重,水城河被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2014年12月,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怡人、生态功能自然”为目标,启动了水城河治理工作。

2019年,我市抢抓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的机遇,入围“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自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22个治理项目,总投资约12.54亿元,全面开展污水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建设、河道生态修复工作。还启动“碧水保卫战”专项行动,稳步、有序推进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工作。

同时,划出水城河综合治理“路线图”: 污水提质增效“四步走”、 海绵城市建设“三协同”、河道生态修复“两提升”,全面、深入开展水城河综合治理。

“污水提质增效‘四步走’”—— “先摸清问题,后解决问题”,通过管网诊断,摸清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系统存在问题,为制定系统方案、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先重点问题,后次要问题”,安排九洞桥污水厂提标改造、水钢片区污水管网新建、水钢污水厂新建、双水片区管网改造等重点片区的建设项目,优先解决关键问题;“先清污分流,后雨污分流”,实施引清入河工程、水钢排洪沟改造等项目,对现有的“清水、雨水、污水混合型排洪沟”进行改造,实现清污分流,降低进入污水系统的清水量;“先主干管网,后支干管网”,实施市中心城区非开挖修复、新建排水管网、钟山区管网提升等项目,补齐源头污水收集设施短板,封堵地下水等外水入渗和污水外渗“通道”,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海绵城市建设‘三协同’”——海绵城市是控制降雨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对此,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海绵城市“三协同”推进策略:与老旧公建改造协同推进、与样板段打造协同推进、与重点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实现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系统性地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河道生态修复‘两提升’”——将再生水作为补水水源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提升河道流动性;实施样板段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清淤和岸线生态化改造,提升河道生态功能。

与此同时,为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除水城河外,还对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凤池园及水城古镇景观河道、卡达凯斯人工湖、明湖湿地等重要水体实施生态修复。

通过引清入河项目、管网诊断及清淤项目、凤池园及水城古镇景观河道水体净化项目、水城河样板段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实施,水城河彻底“改头换面”,成为市中心城区一道引人瞩目的“生态河”“景观河”。2020年12月,经住建部认定达到“长制久清”的治理目标。

如今,由于水城河以及凤池园、明湖湿地公园、卡达凯斯湖等水体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水城河已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大家对水城河治理的满意度达到98%。

不仅要让水城河水清岸美,更要让水城河“光华永驻”,这是如今六盘水市上上下下的共识。

为此,我市多措并施,常态化监督管理水城河,让水城河清水长流。

——加强排水和排污监管。印发了《六盘水市排水许可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开展重点水污染排放行业摸底排查,制定管理台账以及“一业一策”“一厂一策”治理方案等工作。

——建立排水联合执法机制。市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工业企业污水私搭乱接溯源执法。

——采取监督性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强化工业企业排污监管。

——建立重点流域巡查制度,通过开展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重点围绕污染较严重、污染源较集中、涉及跨界污染问题的流域,加大巡查力度,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或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下达限期整改措施,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

——建立定期监测和信息公开机制,制定城市黑臭水体定期监测方案并定期公布水环境状况,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并对群众举报的问题予以处置和反馈。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河长制,对水城河的综合治理和长效管护持续发力,常抓不懈。

按照《贵州省巡河制度》《六盘水市河长制2021年度工作细化方案》,水城河各级河长严格执行巡河频次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巡河等工作,并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导。

今后,我市还将继续抓好水城河综合治理,并将巡河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日常巡查,做到“四乱”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形成河湖“清四乱”规范化,让水城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常态,让凉都更加宜居宜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严厉打击河库“四乱”违法行为纪实

为切实履行河长制工作责任制,加强河道管理,百朋镇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严厉打击河库“四乱”等违法行为为抓手,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

3月上旬,我镇接到群众反映田心河—恭桐村后桐屯段,有村民进行养鱼、养鸭、种树等行为占用河道。随后我镇相关工作人员和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核实,经核实确实存在开挖河道、围塘养鱼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搭棚养鸭等违法侵占河道行为。3月中旬我镇工作人员对当事人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违建群众韦某某15日内进行整改,若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政府将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处置。

图为对违建群众韦某某下发整改通知

7月12日,经与当事人反复沟通协调后仍不整改,百朋镇会同柳江区农业执法大队、水利局河长办工作人员拆除养鸭棚、简易桥,折断阻洪桉树、平整(私挖)阻洪鱼塘,百朋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镇综合执法队、派出所、村委干部等参与整治工作。

图为拆除阻洪图斑后河道恢复畅通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意义重大,此次打击河库“四乱”目的就是要落实保障行洪安全,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河湖库管理保护

下一步,百朋镇将继续加大镇村两级河长制巡河工作力度,坚持以“五到位”标准,实行镇村联动,河道安全的目标,教育引导群众形成自觉保护河道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以河长制引领“河长治”

“四乱”指在江河水域、堤岸滩地、行洪区、堤防及护堤地等江河水域和江河两岸河道管理范围内,危及行洪安全、影响河湖健康生命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

“乱占”:围垦湖泊;未依法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围垦河道;非法侵占水域、滩地;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

“乱采”:未经许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不按许可要求采砂,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未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

“乱堆”:河湖管理范围内乱扔乱堆垃圾;倾倒、填埋、贮存、堆放固体废物;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

“乱建”:水域岸线长期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滥占滥用;未经许可和不按许可要求建设涉河项目;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

(一)对于非法围垦河道,限期拆除违法占用河道及其滩地建设的围堤、护岸、阻水道路、拦河坝等,铲平抬高的滩地,恢复河道原状;对于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挖筑的鱼塘、设置的拦河渔具、种植的碍洪林木及高秆作物,应及时清除,恢复河道行洪能力;

(二)建立垃圾和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倾倒、填埋点位清单。对照点位清单,逐个落实责任,限期完成清理,恢复河湖自然状态;

(三)未经审批和批建不符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对于其中符合岸线管控要求且不存在重大防洪影响的项目,由各地提出清理整治要求;能立即整改的坚决整改到位,难以立即整改的需提出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间,限期整改到位。

(四)河砂禁采区,始终保持非法采砂高压严打态势,坚持大型采砂船大规模偷采绝迹,小型船只零星偷采露头就打。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