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科幻小说里的宇宙飞船大排名

更新时间: 2025-07-14 13:30:15

阅读人数: 541

本文主题: 十部顶级科幻飞船小说

说到宇宙飞船,那大概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产物;毕竟人类现在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的太空时代,所谓的航天器在科幻小说里也根本不值一提。想想有生之年可能连一架像样点的宇宙飞船都看不到,还真是悲哀。不过兴致既来,小编在这里还是盘点了下科幻小说里的各种宇宙飞船并排名,先过过瘾再说。

1,无限非概率驱动飞船《银河系漫游指南》,启动非概率驱动模式后,飞船变为量子态,甚至可以控制在宇宙中任何一点的出现概率,超距传输进化版,理论上可一月内横跨宇宙,排名第一毋庸置疑。

2,超空间跃迁飞船(质量中继器,虫洞效应)《基地系列》,尤其在基地中期后,可全息多维模式输入目标坐标飞船自动制定航线不用再繁琐计算,大为实用省力,进入跃迁模式可在超空间(可能是穿越当时假想的空间超膜)跳跃至目标,而目标所在的坐标及超空间区域已有记录。也算超距传输,跨越银河仅需半月,银河帝国建立的基础。

3,量子波飞船《黑太阳》,同样使飞船进入量子态,但是随后以波的形态传播,直到遇到大质量物体吸引恢复正常态,有可能掉入黑洞,飞行期间所有人都是量子波无意识,真正意义光速飞行,风险大可行性低。

4,空间曲率驱动飞船《三体第三部》扭曲时空曲率驱动飞船,其效应相当于无限质量物体造成的引力加速度,飞船被加速至最大速度光速飞行,无限接近光速的飞行,相对论效应下可在有生之年穿越宇宙但外界已过万亿年。

5,反重力飞船(多种小说素材联想整理),改变引力子自旋实现引力子之间的排斥和吸引。太空中可改变所有方向引力为一个方向,从而引力驱动飞行,当引力叠加到一定程度后,飞船理论可达光速。

6,反物质飞船《反物质飞船》很多人还不清楚反物质,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带负电,自旋相反);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根据E=MC2,1g反物质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3万吨TNT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或者2.5颗广岛原子弹产生能量。因此反物质可以说是能量利用效率最高的一种假象资源。当飞船飞行时,利用磁场和特殊装置搜集太空中的ct反物质和正常物质凐灭驱动飞船,可以最大限度接近光速;

7,核力驱动飞船(大部分小说)核聚变下最快可达光速的四分之一,飞行时最好不断搜集虚空的氢原子维持燃料供应,几乎所有飞船都以核力驱动为基础,维持正常飞行。

8,太阳帆飞船(多种小说素材)光压驱动。利用恒星光子击打在太阳帆表面产生的光电效应的反作用力背光前进,太空阻力几乎为0 ,故可加速至3%光速左右,环保低成本,最接近现实也最不给力,当然还是要比化学燃料的强。

PS:当然所有技术兼备的飞船才是最好的。由此笔者还构思了:1,维度飞船,飞船进入高维度模式可穿越维度,比如我们可以直接穿破一张纸到另一面不用走完二维路程,同理,效应大概相当于跃迁飞船;2,熵率驱动飞船,在前方构建负熵值区域,飞船自主向无序态飞行。

小编知道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快踊跃留言吧!

(更多优秀文章请关注微信号:hfly_517)

科幻小说里的宇宙飞船大排名

你知道吗?科幻世界中最美的太空飞船盘点

宇宙的浩瀚和神秘令人向往,但由于现实的科技,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仅仅是沧海一粟。但是我们拥有强大的想象能力,科幻电影及游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外太空认知的渴望。其中轮廓各异、体形巨大的太空飞船无疑是最抓眼球的科幻要素之一,几乎所有的科幻题材都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盘点一下电影和游戏中的太空战舰。

要说种类最多、外观最美,造型最霸气的绝对离不开暴雪在星际争霸中对太空战舰的设计,每艘战舰都鲜明地刻画出所代表种族的特性,让人由心底产生出信仰。

海伯利安号(Hyperion)

做为人族的制空利器,海伯利安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威力,锤头似的头部,配上摧毁力十足的大和炮,所到之处尽是一片废墟。

神族的舰母也是经典的飞船之一,虽然外形不是十分讨喜,但却很有特色,流露着神秘的特性。搭载不计其数的小飞机进行攻击,那种遮天蔽日的场景也着实令人震撼。

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很自然地把它和恶魔关联到一起。没错,它就是虫族的标致之一,代表着邪恶。可能严格的来说,它应该算是生物。哈哈,也许这就是异族对太空战舰的定义吧~(谁说战舰一定是金属制造的~)

作为经典的科幻影视系列,星际迷航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回忆。探索银河系,寻找新的世界、发现新的文明,勇敢地前往前人未至之地,其中的主角之一就是企业号。企业号飞船有好多艘,每艘都有独特的味道。

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企业号。飞碟船身,颀长引擎,曲速引擎前方两个橘红色的筒子不停转动,像是个万花筒。宪法级重型星舰,联邦的骄傲,柯克船长永恒的银美人。

NCC-1701D企业号,银河级

这是船员的家。皮卡德舰长,赖克大副、生化人尉官Data、战士Worf,、心理辅导员Troi等等,真是一船人,一家人。

NCC-1701E,元首级企业号

仅仅在电影中惊鸿一瞥,战博格鬼、撸罗慕兰,坚船利炮维护的是联邦的安宁。犹记得001星区战役,地球危在旦夕,皮光头一声令下,企业号杀入敌阵,和伯格方块玩命对射。

作为一部进入其它星系,对抗外星族群的美剧。《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中的指环战舰和亚特兰蒂斯飞船绝对是其令人难以忘记的标致。

一架飞船,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太空堡垒——亚特兰蒂斯

最后我们来看看其他一些飞船,一饱眼福吧

帝国海军“永恒圣战(EternalCrusade)”号战列舰

科幻杂志《舱外》|超短篇小说:《天外来客》(陈淑涵)

《舱外》杂志创刊于2022年4月,由“高校科幻”平台创办,是专门面向高校科幻创作者服务的一本刊物。《舱外》寓意着不断前行,去探索去寻找去想象。刊物定位为发掘、培养新人,帮助新人走在科幻创作的道路上,为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每期杂志经过投稿、选送与编排,将为读者们带来故事、评论、圆桌会记录等不同形式的文本,展现科幻创作、评论与交流的不同面,并通过“高校科幻”公众号发布每期《舱外》的精彩内容。欢迎搭乘《舱外》,共同寻找漫长星际旅途中的思想光源。

霞飞路上有一家书店,门面约莫一丈高、一丈宽、两丈多深,门口有个不起眼的柜台,里面胡乱摆些《上海半月刊》、《学风》之类当月新到的杂志。店里面也埋汰,白色的墙皮大块大块地掉,两排脏兮兮的木头书架挤在一起,油墨、朽木和灰尘的味道混杂,暗灰的水泥墙面迫不得已地暴露在空气当中。

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名重楼,身子细长,脸儿白净,头发也爽利,干干净净的褂子一穿,斯斯文文的眼镜儿一戴,看起来着实像个人物。他也确实是个读书人,时常搬个小马扎坐在店门口,拿本不知道什么书一边晒太阳一边看,有买主好奇凑近去瞧,只见纸上方方正正的汉字和奇形怪状的符号密密麻麻地堆积在一起,扭曲成神秘的形状。

“你这看的是天书呀?”那人笑嘻嘻地问。

“嚯,念过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的……”重楼苦笑,“都是混口饭吃嘛。”

重楼右手腕儿上有根红绳,上面拴着一根晶亮晶亮的柱状物,摸上去冰冰凉凉硬邦邦,一头平,一头略尖,长约三寸,不透光,上面映出扭曲的人像。他和周围人闲聊时说起这物件:“知道咋来的不?”

“能咋来?买的、捡的、别人送的,再不济就是偷来的抢来的。”

“就是……一种从天上掉下来的石头。”

“有些时候不是能看见,天上一道亮光这么划过去……”

这事儿发生在重楼六岁那一年,一大块陨石落到村里,压死了好几只鸡鸭,把它们烫得焦黑。大人们把那块碍事的石头搬走后,重楼在陨石落地的地方捡到了它——后来他学物理,知道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外来客,他把它带在身上,就好像自己和那浩渺宇宙有了一丝微妙的联系。

既然是天外来客,自然有不凡之处,重楼把稍尖的一端顶在自己头上,另一端随便往谁的脑袋上一碰,他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两头颠倒过来对方也能知道他想什么。这件事他轻易不往外说,知道的只有老郭和娘,老郭在这条街上卖点心,板栗饼和绿豆糕。

重楼不信“读心术”,他是个唯物主义者,有知识,读大学时还听过那个物理学上著名的玻尔关于量子论和因果律的讲座。他知道人有脑电波,只是这生物电微弱得很,不能像发报机发出的电波那样传到远处去,所以这东西不过是起了一个把脑电波放大的作用,或许还有调频,放大调制后的脑电波通过这个小玩意儿就能被另一个人的大脑接收到,此之谓“读心”。

夕阳西下,重楼关了店去买老郭的点心。

“你来得正好,绿豆糕马上就要卖光喽!”

重楼听了这话,心里的弦顿时紧绷起来,他拿起那挂在手腕上的小东西,重要的情报不着痕迹地流进了他的脑子里。

老郭给他装好点心,他不动声色地接过付钱,走得决绝。

回到家,娘正忙着煮饭,水烧得滚了,雪白的面条在里面扑腾,鸡蛋被热油一烫,刺啦啦地冒香气。他吸溜吸溜地吃面,想到今天下午老郭“告诉”他的消息:“情报务必今晚发送到长沙……十万火急……”

“嗯……我才想起来书店的门好像没锁好,回去看看。”

“你这孩子呀,真不叫人省心!”

他从后门进了书店,揭开墙纸,从墙壁的夹缝中取出电台。最近日本鬼子监听得紧,巡查得更紧,但这份情报实在重要,这个险是非冒不可了。他用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电键,低频信号发生器随之振荡,再经高频载波信号的调制和功率放大,最后被天线发射出去。15W的发射功率,由电离层反射,竟能送到千里之外的长沙!

快结束时他听到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店门口。那帮人冲进来的时候他冲他们胡乱开了几枪,对方的子弹也穿透了他的身体,电文还剩下最后的部分。手腕上那“天外来客”仍旧是冰凉的,像冷寂的真空,即使青年的热血刚刚洒在上面。

真正的千钧一发,重楼抓着那亮晶晶的柱状体,挣扎到电台旁边,把尖的一头托付给它,平的一端抵在自己头上,用自己的大脑继续发报。脑电波经那来自天外的小东西完成了低频到高频的转换,再放大,发射。重楼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成功,一切几乎只发生在一瞬间,当那群日本兵围上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

这份电文被长沙顺利接收。四个月后,长沙会战结束。

四十年后,一个小男孩赤脚走在沙滩上捡贝壳,发现了一个亮晶晶、冰凉凉的小东西,一头平,一头尖。他把玩了一下,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又把它扔到海里去了。

在航行过程中偶遇一缕四百年前的电波,船上的历史学家如获至宝。

α是一个老兵,年轻的时候打仗,一块陨石子弹齐根击断了他的一根手指。就在今天,他在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无数电波中发现了有些熟悉的一缕,微弱而坚定,这电波正是来自他的手指,若非如此它绝对不可能在宇宙中孤独地行走这么多年还未衰减殆尽,那是四千年前的事了,通过这只言片语足以推测出这个文明也曾波澜壮阔。如果一根手指能够些微推动一个文明的发展,哪怕只是为它留下一点来过的痕迹,α相信,自己也会为它骄傲的。

第十届“朝菌杯”超短篇赛道二等奖

《舱外》动态 | LATEST NEWS

■ 《舱外》2022年7月刊(总第1期)

■ 《舱外》2022年12月刊(总第2期)

■ 《舱外》2023年4月刊(总第3期)

《舱外》2023年7月刊(总第4期)

《舱外》2024年9月刊(总第5期)

标签: 空间 穿越 科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