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塔的用法
千层塔,中药名。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Lycopodium serratumThun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千层塔,中药名。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Lycopodium serratumThun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散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伤吐血;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5~15g;或捣汁。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研末撒;或捣烂敷患处。
孕妇禁服。本品有毒,中毒时可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等症,内服不宜过量。
1、《湖南药物志》:退热止血,消炎解毒。
2、《福建中草药》:行瘀止血,除湿消肿。
3、《常用中草药配方》:退热止血,消肿止痛。治肺热吐血,脓肿,溃烂,创伤久不愈合。
4、《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生肌。治汤、火伤,无名肿毒。
1、治肺痈吐脓血:千层塔鲜叶30g,捣烂绞汁,蜂蜜调服,日一、二次。(《福建中草药》)
2、治创口久不愈合:千层塔2.5kg,煎汁浓缩成膏约250g,加硼砂9g,熬熔外用。(《常用中草药配方》)
3、治阴虱:千层塔全草,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4、治无名肿毒:虱子草一把,水煎成膏,适量外敷。(《贵州草药》)
多年生草本,全株暗绿色,高15~40厘米。根须状。茎直立或下部平卧,顶端常具生殖芽,落地成新苗。叶纸质,椭圆状披针形。孢子囊肾形,横生叶腋,两端超出叶缘,淡黄色,全株上下均有。
分布于东北、长江流域地区及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贯叶连翘的用法
贯叶连翘,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Hypericumperforatum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收敛止血,调经通乳,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乳妇乳汁不下,黄疸,咽喉疼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痈疖肿毒,烫火伤。
贯叶连翘,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Hypericumperforatum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收敛止血,调经通乳,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乳妇乳汁不下,黄疸,咽喉疼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痈疖肿毒,烫火伤。
5、其他作用,本品有收敛、止血和利胆等作用。
1、治吐血,崩漏下血:千层楼15g,旱莲草12g,蒲黄炭10g。水煎服。
2、治肠风出血:千层楼15g,炒槐花15g,地瓜藤根15g,棕树根10g。水煎服。
3、治血滞痛经:千层楼10g,元宝草10g,当归10g,香附子6g,鸡血藤15g。水煎服。(1-3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79年)
4、治乳少:小对叶草全草30g,炖肉吃,能催乳。(《贵州民间药物》)
5、治黄疸肝炎:小对叶草60g,煎水服。(《贵州草药》)
6、治无名肿毒,烫火伤:鲜贯叶连翘捣烂敷;干粉用麻油或蛋清调敷。(南药《中草药学》)
遇见最美本草(十四)
午间小憩,骑车经一路旁,忽,那满天的白色的雪花呀,瞬间吸引了我。急刹车,没走几步,一股从未有过的香味飘来,我肯定,这香味是我之前闻所未闻的。是呀,我喜欢这种节奏,当你看到惊喜时,不用错过,来个刹车,就能将那美尽收眼底。对于这一点,喜欢花草的我,就有特别的感触。或在火车,或在汽车,或在巴士上,那种眼睁睁看着心动的植物匆匆而过,滋味当不好受,恨不得冲下车来。有了电动车后,我方便多了,走到哪里有惊喜就停下,美好的事物我再也不愿意错过了。可见我也多少是个随性的人了。
萝藦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记载了,芄兰指的就是它。在诗经里,很多具有香味的植物都被称作兰,但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兰花,萝藦之香,当之无愧。
白环藤、羊婆奶、婆婆鍼落线包(河北);羊角、天浆壳、蔓藤草、奶合藤、土古藤、浆罐头、奶浆藤(华北);斑风藤(湖南);老鸹瓢(辽宁);哈喇瓢、鹤光飘(东北);洋飘飘(江苏);天将果、千层须、飞来鹤、乳浆藤、鹤瓢棵、野蕻菜、赖瓜瓢、老人瓢(华东)
这么多的别名,可见其分布之广了,可笑的是我印象中小时候也没见过这玩意啊,或许它的种子还没飘到我的那个村子吧,亦或是我眼瞎(哈,表示小时候真没怎么去关注植物,以至于现在的我才发现原来山野里有那么多好吃的,泪奔。。。)
萝藦为草质藤本,你看雪松,电线杆,围栏,,,都止不住它的脚步,够淘气的。
叶中有浆可拔毒:但凡叶子经一搓既有粘滑浆液的,可医治无名肿毒或蛇、蝎、蜂、蜈蚣咬伤等。
总状式聚伞花序,具花13-15朵
雄蕊连生成圆锥状,并包围雌蕊在其中;
①《品汇精要》:"味甘辛,性温,无毒。"
③《四川冲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补益精气,通乳,解毒。治虚损劳伤,阳萎,带下,乳汁不通,丹毒疮肿。
、缺奶、白带、咳嗽等;根可治跌打、蛇咬、疔疮、瘰疬、阳萎;茎叶可治
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②《本草抬遗》:"主蜘蛛、蚕咬,折取汁,点疮上,此汁烂丝,煮食补益。叶:主目热赤,挼碎滴目中。"
③《纲目》:"取汁敷丹毒赤肿及蛇虫毒。蜘蛛伤,频治不愈者,捣封三度,能烂丝毒,即化作脓也。"
④《江苏植药志》:"水煎服,治温毒,解热。"
⑤《四川中药志》:"能补血行气。治虚损痨伤,下乳汁。"
⑥《重庆草药》:"治虚弱白带。"
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
《本草汇言》:"萝藦,补虚劳,益精气之药也。此药温平培补,统治一切劳损力役之人,筋骨血脉久为劳力疲痹(惫)者,服此立安。然补血、生血,功过归、地;壮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共效验亦相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