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系列: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泾水清,渭水黄。是谁泛舟五湖上?挽起女儿一抹霞,挽不住西山坠斜阳。天苍苍,地茫茫。是谁暗夜唱秦腔?”
说起历史剧,就不得不提《大秦帝国》系列,凭借引人入胜的剧情,精密的故事结构和演员松弛有度的表演,从第一部播出到现在的十年里收获了大量粉丝,最近,《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赋》在翘首以盼中播出,迅速引起了一阵“大秦”热。
而在此之前呢,观众对秦国的印象又为何?
提起秦国,人们往往停留于吕不韦、赵姬等人的风月情事又或是“孟姜女哭倒长城” 等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中。但真实的情况是:当时的秦国面临着内有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外有强敌环伺的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它的大一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条历时甚长的坎坷之路。这条路,满含老秦的锐意拼搏、不甘平庸、不服命运的精神。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波谲云诡的政局中站稳脚跟,进而崛起,这样的历史进程在大多数人心中却是模糊不清的。
然而,这部于2009年开始播出的历史剧,却清晰地再现了一百多年来数代秦人的拼搏与梦想,把一个边陲小国跃身为天下霸主的漫漫征途在观众面前缓缓铺陈开来,从前三部《裂变》《纵横》《崛起》秦人的厚积薄发,到最后《大秦赋》“秦王扫六合”的气吞山河,这无疑是一曲秦国逐步走向“赳赳老秦”的壮丽赞歌。吾辈可品之,可歌之,但求有所裨益。
《大秦帝国》主要探讨两个重要的命题:
一是秦国贤君与能臣之间的合作。
商鞅变法——“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裂变》中商鞅与秦孝公之间“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的君臣之情,虽筚路蓝缕,两人最终将变法落实,秦国正式开启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之路。
张仪连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纵横》中,在六国有合纵抗秦的意愿之际,张仪向秦惠王提出自己的连横谋略,于是,秦惠文王在张仪的帮助下,面对六国连纵,一步步破了六国的合纵局面。一次次化解危机,纵横捭阖于六国。
战神白起——“播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
《崛起》中,秦昭襄王东出六国,在白起、范雎的帮助下扩展领土。白起指挥众多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到大破楚军,迫使楚国迁都再到长平一战,奠定了秦一统天下的基础。
这一点在第三部《崛起》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秦昭王长寿,在位五十六年,与前两部国君面对着危机四伏的环境不同,秦昭襄王面对的难题相比之下没那么棘手,又该如何一展秦昭襄王的政治抱负呢?于是,就有了秦昭王与其父秦惠文王的梦中相见。梦中,父子二人一抒心中块垒。此时此刻,秦昭襄王作为一个国君,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志向袒露无遗。
《大秦帝国》电视剧&小说
电视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著小说《大秦帝国》的巧妙的谋篇布局,它的作者孙皓晖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秦人”,受到秦文化的耳濡目染他下定决心写一部可以“经得起考验”的小说,这就是《大秦帝国》系列,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从微末到崛起,最后统一六国的长篇历史小说。
南怀瑾先生曾经如此评价该书:“这一百多年来,一代中国人、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反而对自己的文化的根和祖先看不起。孙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有名有据。”追溯过去的伟大,走一遍老秦人的路,体验一次“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也许能“唤醒我们灵魂中失去的东西。”
当然,作为一部再创作品,加上春秋战国时期史料版本众多,给了作者与编剧许多发挥的空间,这使得《大秦帝国》系列比之史实多了几分艺术加工,但东汉时代的波澜壮阔,诸子百家间的争鸣,名臣将相君子佳人……无论史料还是小说,都无法展现他们风采的十分之一,能在《大秦帝国》系列触碰那个帝国的些许光芒,已是人间小确幸。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袍,生死相从。这也许就是《大秦帝国》所展示的气贯苍穹,吞吐山河之志吧!欣逢盛世,尔当如此,方不负盛世!
ISBN:978-7-208-11294-0
索取号:I247.53/S96c9
版面 | YATING WANG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椰城畅谈中国文明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 椰城畅谈中国文明“要把历史当作文明史来研究!”
本报海口11月27日讯 (记者王玉洁 蔡葩)26日下午,受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邀请,西北大学中国文明史研究院院长、著名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以书会友,在海口带来一场“大秦帝国和中国文明史”主题讲座,与百余名读者快意畅谈。
“因候鸟人才的聚集,新的文化精神和新的文化积淀正在海南慢慢形成,气氛浓重的读书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孙皓晖说。
紧接着他便畅谈创作《大秦帝国》的背景和现实意义,讲述该书传递的民族精神根基和文明正源,从中国文明的概念这一角度,与读者探讨当下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
孙皓晖认为,只有弄清楚某种文明的起源根基和原创特质,才能了解这一文明的衍生传承法则,预测这一文明的未来变化趋势。而中国文明是中华民族群创建的一种独立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国家行为的历史实践等,都表现出截然不同于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立品格。
孙皓晖认为了解和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光靠单纯的引证某一个古典学者是不够的,更本质的则是要看清中国的历史实践,而把一个国家的历史当作文明史来研究,才能把握国家行为的连贯性,才能把握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
活动现场,孙皓晖还解答了读者关于“历史主义文明观”“中国文明的现实意义”等问题,现场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与历史情怀。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大秦帝国(豆瓣)
· · · · · ·
喜欢读"大秦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