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画皮》还诡异,每一秒都头皮发麻
大家还记得厂长以前跟你们推荐的一部比较猎奇的电影《故事中的故事》吗?
其中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两个七老八十岁的老妪幻想变成20多岁小姑娘的场景。
为了让手指变嫩滑,她每天不停的用黄油保养,可是皮肤照样是枯老,粗糙。
甚至为了保持皮肤紧致,还不惜用胶水把自己松弛的皮肤粘合在一起。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她们并没有变年轻。
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其中一位老妇人居然在摔下悬崖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女巫,用她的母乳给了老妇人新生。
一觉醒来,她竟奇迹般的变成了梦想中的妙龄少女,拥有世界上最完美无瑕的皮肤。
然后她便如愿的和国王结婚了,成为了王后。
老妪变少女的故事,并不是《故事中的故事》独有。
近日厂长发现一个短片,可以说比《故事中的故事》更猎奇,更奇幻。
它就是大卫·菲尔德 2012年拍摄的——
别看这只是一部只有15分钟的短片,它来头可不小。
这部短片在前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住过的房子里拍摄的。
并邀请《300勇士》、《黑天鹅》的视觉效果师Ben Bornstein和Greg Silverman参与后期制作。
光感棒,配乐棒,惊悚色彩棒,镜头棒。
有人甚至觉得这部精致的短片,适合细细品味每一个镜头。
是的,可以说,15分钟里,没有一个废镜头。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镜头就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紧接着一个老妇人就出现在后面。
虚实结合的镜头,告诉了我们一个沉重的事实:
此时,这一老妇人正在画着服装设计图。
从她利落的绘图手法,加上房间的模特模型,缝纫机··········
不难看出,老妇人以前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设计师。
一个人,孤独的在这所房子里生活着。
突然有一天,她从门外收到一封信。
看完信,老妇人就愁眉紧锁的摇了摇头,然后立马把信扔到了垃圾箱里。
虽然我们不知道信里到底写的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老妇人显然在逃避着信里的内容。
然后,她便继续和往常一样在屋子里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吃饭,打扫卫生,睡觉。
但是有一天午睡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爬了一只毛毛虫。
处理完那只毛虫之后,她便继续睡觉。
等睡醒以后,她发现自己居然被一层白色的蚕丝包裹住,仿佛一张巨大的蚕丝面膜。
而此时不仅天花板上也布满了蚕丝,整个屋子都变成了盘丝洞。
这一幕密集恐惧症患者慎入,不仅你我感到恶心,就连老妇人也慌了。
她赶忙开始打扫整间屋子,然而就在这时候,她突然惊讶的发现这蚕丝质地不错,弹性柔韧有余。
环顾了一下四周,一个眼神,她有了奇思妙想。
是的,她开始就地取材,干起了老本行。
每一个环节她都驾轻就熟,十分专业且熟练。
很快她就用蚕丝做成了一条漂亮的裙子。
正当她欢喜的想要试穿的时候,在镜子前的她突然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得越发的松弛,稍微一用力,皮竟然掉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老天太直接吓晕了过去。
阳光照入房间,老妇人从昏迷中醒来,可以看到,地上全是褪掉的老皮。
阳光照在她的身上,模糊中也能看出紧致的皮肤。
等她走到镜子前的时候,居然发现镜子里出现的是年轻的自己,光滑紧致的皮肤,乌黑亮丽的头发。
这样情节像极了开头厂长说的《故事中的故事》那部电影,只是两部影片结局完全不同。
虽然都是老妇人一觉醒来拥有吹弹可破皮肤的故事。
但是《故事中的故事》更暗黑,虽然是为了追求美,可它却直击了人性的阴暗面。
在《故事中的故事》里,当姐姐被女巫施法变年轻之后,妹妹也想变回妙龄女子。
姐姐却撒谎称自己是剥了皮才变年轻的。
然而,妹妹却相信了,为了美,她真的去剥皮了。
相比《故事中的故事》赤裸裸,血淋淋的展示了人类无尽的贪欲。
《毛虫》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
当重获年轻的老妇人重新站在镜子前的时候,她穿上自己缝制的漂亮裙子,梳着优雅的发型,化着精致的妆容。
她捡起了垃圾桶里的信,欣喜的准备去赴约。
她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屋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抚她的发梢。
但镜头一转,老妇人还站在镜子前,她还是那个皮肤褶皱的老妇,什么也没有改变。
但她还是那么美丽,因为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是不会骗人的。
老妇人望了望自己的礼服,自信的笑了。
那一刻,厂长好像明白了这部短片的意义。
心灵的化蝶,往往比身体化蝶更重要。
因为身体迟早老去,放下对逝去的执着,活出每个年龄段的味道最美。
是呀,时光流逝,谁也无法阻止自己衰老的脚步。
与其盲目的追求美,妄想自己青春永驻。
无论怎样,只要你初心依旧,属于你的光彩依旧夺目,自信的女人永远最美。

“玛丽将会见到大神潘恩”
初识Arthur Machen,大概是从洛夫克拉夫特名篇《顿威治恐怖事件》里面,提到了《大神潘恩》,并得知他在恐怖文学史上不俗的地位,同时《顿》也一直是我最喜爱的洛夫克拉夫特作品。
由于是唯一的中译本,没得选,我只好买了这个封面丑爆了的版本(等英语好点会去读原版),好在排版和翻译都还行,里面收录的六部作品也均为作者的重要作品。
作者的生平,作品主题以及影响,在前言“世纪之交的恐怖书写”里面总结的差不多了,这里就不多废话。写长评的目的也就是整理一下故事情节与一些细节。
《火焰金字塔》个人不太喜欢,悬念不够,对话也不吸引人,设定也和另外几篇差不多。《蒙斯的天使》像是一篇恶搞的报告,无奈部分地方太晦涩,写的本身就很乏味,也是唯一一篇有点“希望”的作品.《迷失俱乐部》和R.L. 史蒂文森的《自杀俱乐部》十分相似,看过的都知道,但是由于篇幅短小,无法吊起读者的胃口,也不可能拥有《自杀俱乐部》那样惊现刺激的情节.,但也让人对夜幕下的伦敦浮想联翩.
接下来的三篇《大神潘恩》《白人》《三个冒牌货》可谓是精品,也可能是我读过的最棒的恐怖故事。我将逐一分析分析。
这篇是作者最出名的作品。开篇由二人的对话展开,克拉克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迟疑与胆怯,这些在第二段以及之后的历险可以看出,在见证疯狂医生雷蒙德的时候表现的犹豫不决,也正如前言说的,理性与原始状态的冲突,雷蒙德的疯狂以及擅自尝试人类所不能掌控的力量,也导致了后面的悲剧,Arthur Machen的许多角色都是相互对应的,在这一点上与《三个冒牌货》里的雷戈瓦教授一样.
小说的第二段惊悚以及神秘到了极致,开始引出了故事的大体,在之后的章节里,逐步的把故事扩大,牵扯出了整个阴谋。中间直指结尾像极了侦探小说,也由于对于伦敦城的描写,让人不得不想到史蒂文森的作品和风格(Stevensonian),随着一个个恐怖事件,各种线索的拼凑,整个故事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作品的最后两段异常毛骨悚然和变态美,如天神下凡一般,人类开辟了一个与神力接触的窗口,科学触及了不可理解的神域,受到了惩罚,带来了祸灾。小说紧凑而饱满,并且留给了读者很多思考空间。
如果说《大神潘恩》风格接近当时盛行的推理小说的话,《白人》就是独一无二的作者独有的风格. 整个故事如梦如幻,仿佛一场噩梦,看完之后倒吸一口凉气。前一大段看似形而上的对话,却也我们一些十分简单的道理,在之后的故事里面表现了出来。
小女孩的故事不长,却包含了自自己出生以来的所有重要的记忆,小时候的奇遇,泥人,巫术仪式,公主等等...之后来到了那“神圣”的“白色日”,开篇叙述者就说了:巫蛊与神圣,才是唯一的真实,它们抽离平淡无奇的生活,令人心醉神迷。小女孩受到了蛊惑之后,甘愿自愿来负死,巫术者从而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恶”,可怜的是,小女孩到死之前也没有意识到。根据之前的一些景物描写来看,我感觉,小女孩去的森林是一未知物体的“身体内脏/内部”,当然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测.
《白人》里面表现的是一种恶,《三个冒牌货》里面表现的是另一种恶。
故事大致是:一位名叫约瑟夫的戴眼镜的青年,无意间在图书馆遇见了一位叫利普修斯的医生,并且由于对后者的欣赏开始频频接触,之后才得知他是一个坏人,之后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集团,这时他已被组织控制住。为了得到一枚可以起死复生召唤亡灵(作品里没说,但不难得出结论)的提比略币,派了约瑟夫去完成任务。在见证了馆长的死亡之后,突然唤起了良知:不能让提比略币落在坏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拿币跑了出去,在途中,被戴森先生捡到,并目睹了追跑过程,并且告诉了自己的朋友菲利普斯先生。由于丢了币,利普修斯派出了三个手下,并且无意间(再三仔细阅读之后,确保不是故意找上门的,只是巧合,也不排除巫术天眼的可能xdd)分别遇见了戴森和菲利普斯,并且编造了一个个“荒诞”(之后会分析)的事件,事件的所指人物分别是一个戴眼镜的人,就是约瑟夫。在酒吧见识了那个“戴眼镜”的人,并得到了他的日记之后,真相大白,在最后,两人眼睁睁的看着他被烧焦的躯体.
如果按照正常叙述的话,无非就是一篇二流的侦探小说,但是,作者把所有的线索打乱,并且制造了一个个假象,使读者与主角一样被欺骗,增加了许多思考与反思,并以一流的文笔,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恐怖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开场白可谓是信息量巨大,甚至在阅读过程中也时不时要往前翻。第一句话出现的约瑟夫,竟然在小说快结尾的时候才出现,同样,小说的第一个场景也是最后一个场景,也就是约瑟夫惨死之地。开篇实在是太精巧了,忍不住发出赞叹。一些细节,比如说割手,别墅外的景物,无不衬托着这个组织的邪恶。
两位主角,戴森与菲利普斯,可以说是古老神话与科学,浪漫与理智的对比,作品在细节上尤其出色,读者可以对比两人在听到荒诞故事的反应与措施。
至于文中提到的那些荒诞故事,我认为,是真的。第一个《暗古传说》,早在开场白里面,叙述者里士满就说了:我在美国见到过更粗暴的景象。可以这么说,戴维斯就是史密斯,戴维斯在急忙之中想到并修改的(出汗 焦躁等细节可以说明这并不是预谋)。这个巫术组织早已遍布全球了。第二个莱莉小姐的故事,我甚至可以说,正是这帮人害死了格雷戈教授,格雷戈教授所提到的朋友正是这帮人。第三个收藏家的故事,从伯顿试图毁掉真人作品的举动,可以得知确有收藏家其人。最后的莱斯切特小姐消失的哥哥,我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想法:坏女人住在一楼,约瑟夫朋友罗素在楼上,而在故事里,女主的哥哥也在楼上,是不是暗示了罗素即将被害?简直细思恐极.
在作品的最后,作者不给可怜的约瑟夫和读者一丝希望,穿过了腐烂物,被毁掉的不仅仅是约瑟夫本人,还有两位主角那两颗对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心.
童谣故事里的奇幻世界
《河神娶亲》这个故事,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森田宏幸执导的电影《猫的报恩》,同样是一个奇幻的神秘世界,同样有一只优雅而又帅气的猫,也同样带给读者勇气和希望。
“三月河神要娶亲,人面鱼公桥下藏……”,一段脍炙人口的童谣,在桃溪村的孩童口中传唱。然而小女孩云笛不以为意,胆大的跑到了河边玩耍。如同鲁迅笔下百草园中的书生,云笛也被不见其影的声音呼唤了名字,神秘的声音来自桥下的人面鱼,动听的童谣即将成为可怕的诅咒。
面对即将成为河神儿媳的紧急状况,云笛从惊恐到绝望,最终坚定了反抗的决心。在神树上的猫大的帮助下,粉碎了河神妄图恢复力量的阴谋,重新夺回了自由。
童谣故事中的河神,像极了人们心中的恐惧,它从黑暗中来,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人们,有时它会化为有形之物,从精神上摧残人们的心灵。小女孩的勇气是她逃离魔掌的唯一办法,这份勇气不仅仅来自于自身,还有同伴的友情和家人的亲情,最终成为一个可以打败邪神的强大武器。 象征吉祥的神树上,栖息着当年幸存猫咪的后代,也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无法将你打倒的事物,最终也将变得不值一提,邪恶的河神永远无法重获力量。
相关资讯
非遗童话中的奇幻世界:山海间的非遗
本系列图书的主编汤素兰是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这本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书中以丰富的情节设计和生动的人物设定,展现了各类非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