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正如你临摹字帖,天长日久就可以写好字。模仿是一种再造想象。通过模仿,你可以抓住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点。模仿决不是无意识地抄袭,而是把眼前和过去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头脑再造出来。与创造相比,模仿是一种低级的学习方法,但是创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有人说,模仿对于儿童来说如独立创造一样重要。古今中外有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在开始时都是从模仿中获益的,然后再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走出自己的新路。
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或者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扎根在知识经验上的想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这里所说的广博知识,除了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阅读文学书籍。文学艺术对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表现方式是最为形象生动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是想象的学校。一方面,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提供丰富的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另一方面,欣赏艺术和阅读文学作品又要求人们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于是在运用想象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发展了想象力。
生活经验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人们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广泛地接触、观察、体验生活,并有意地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培养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该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智力素质,这里包括观察、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等。
对于青少年来说,观察怀疑、想象思考以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种种追求,可以引导他们去选择新的目标,连续进行学习和研究。
创造活动特别需要想象,想象也离不开创造活动,因此,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是培养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幻想是青少年的一种宝贵品质。但一个人必须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并且积极地投入实际行动,以免幻想变成永远脱离现实的空想。同时,一个人还应当把幻想和良好愿望,崇高理想结合起来,并及时纠正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不良愿望等等。
同学们的想象特点是大胆、无拘无束,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很容易被激发的求知欲,好学、好问、好幻想。中学时是创造力的萌芽时期,也是决定一个人想象力好坏的关键时期。

教育理论常见知识点
中对于认知过程的考察是重中之重,想象的综合过程是继想象的分类之后的又一大例子型单选题的常见考点,做题的关键就是要进行区分对比,弄清易混淆的点。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谓表象则指的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简单来说,想象的综合过程就是对表象的加工过程。
一、想象的综合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黏合是把客观实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事物粘起来,飞马也是将马与鸟的局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形象,他们都属于黏合。
夸张又称“强调”,是指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常见的有扩大和缩小的两种形式,来突出某个特点。比如千手观音,则是将观音的手部特征夸大化;再比如九头鸟,也是将鸟的头部特征夸大化。他们都改变了事物的正常特点,都是夸张的体现。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装饰图案画中的花瓣树叶等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等都属于典型化。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祥林嫂是封建的旧中国落后时期受残害妇女的典型,很多旧中国的妇女身上或多或少会有她的影子,属于典型化的一种体现。
联想是指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联想本身不属于想象,但也可以创造新形象。比如人们看到水,会想到下雨、河流、大海、水杯等。这样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就是联想的体现。
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称为拟人化。例如“雷公”“电母”等许多形象都是将人物的特点加载了雷、电等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都是拟人化的典型。与黏合不同的是,拟人化重在突出人的性情,往往形成的人物是比较有感情有思想的。
1.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的是想象的( )加工策略。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夸张又称“强调”,是指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常见的有扩大和缩小的两种形式,来突出某个特点。题干中,李白的诗句就是对于瀑布的特点进行扩大,这是夸张的表现。
2.动画片《葫芦娃》中的蛇精形象深入人心,她有着尖尖的下巴、长长的尾巴。甚至有网红整容成“蛇精脸”。蛇精的形象属于想象中的( )。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黏合是把客观实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事物粘起来,题干中的“蛇精脸”就是把人和蛇的特点粘在一起,故选D。
3.鲁迅在谈创作经验时说过,人物模特没有专门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想象形式属于( )。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装饰图案画中的花瓣树叶等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等都属于典型化。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皇帝的新装》
2018-10-27 17:26:50
炫(xuàn)耀 称(chèn)职 滑稽(jī) 陛(bì)下 头衔(xián) 爵(jué)士 随声附和(hè)
(1)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2)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3)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4)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新概念1-2册知识图谱PDF版
相关资讯
探索暗喻与幻想世界的难度阶梯差异解析与挑战深度剖析
探索暗喻与幻想世界的难度阶梯,涉及对两种不同文学或艺术表达手法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暗喻和幻想世界虽然都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它们在构建方式、表达目的以及读者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