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洞口县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 2025-07-22 12:52:25

阅读人数: 109

本文主题: 日本士官学校士官三杰

—1916.11.8)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洞口县山门镇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中华民国元勋。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民国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

今邵阳)一个裁缝家庭。6岁由父亲发蒙,开始识字读书。7岁进私塾。11岁师从宝庆维新名士樊锥。13岁(1895年)中秀才。15岁(1897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月,东渡日本,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

年春夏之际回到上海参加自立军的起义活动。

月自立军起义失败,蔡公回到日本,继而进入东亚商业学校。

月17日,自费考入成城学校。1903年从成城学校毕业;7月24日加入仙台骑兵第二联队;9月转为官费生;12月1日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自有中国留学生的第3期)。1904年12月24日毕业。

月,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

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年春,云南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月,清廷发布上谕,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蔡锷开始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

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此时他年仅29岁。

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先后被任命为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将军府昭威将军、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全国经界局督办。

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月11日,蔡锷秘密离京赴津,11月18日,乘“山东丸”号日本货轮秘密离津开始南下,后经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月25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众推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洞口县人民政府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发布日期:2018-03-20    撰稿:    摄影:

图:辛亥革命著名将领交大校友蔡锷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宝庆府东乡一个贫寒的农家。5岁随父母迁居武冈县山门。6岁入私塾。聪颖异常,有“神童”之称。10岁读完“四书”、“五经” 史学、词章院试,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15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 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在长沙组织的以“讲爱国之理, 求救亡之法”为宗旨的南学会活动,热情拥护康、梁的维新变法。

梁启超流亡日本,时务学堂中辍。然而,蔡锷求学之志,未尝松懈。他向表兄贷钱二百,徒步行至汉口,又幸得汉口友人再赠六元,方得以踏上到上海的轮船。至沪后,蔡锷以蔡艮寅之名投考当时声名鹊起的南洋公学外院(相当于小学),结果以第六名的成绩被录取。在1898—1899年间,少年蔡艮寅在南洋公学勤勉好学,颇得赞誉。在沉潜于学业的同时,他始终怀抱改革国运的凌云之志。

应梁启超之召东渡日本,到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日语,研究政法、哲学。不久,又考入横滨华商举办的东亚商业学校,受到西方民主学说的影响,思想日趋激进。1900年回国参加唐才常 等组织的自立军,准备在武汉策动反清武装起义,因事泄而失败。他重返日本,投笔从戎,并改名为锷,寓有砥砺锋锷之意。先后就读于陆军成城学校和东京士官学校。结交黄兴,参与《游学译编》撰 编活动。他与蒋百里、张孝准三人,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上5万言书,请湖南巡抚施新政。因其颇具军事才华,相继受江西、湖南、广西巡抚所聘,分别任江西续备左军随营学堂监督、材官学堂总教习及监督、湖南新军教练处帮办兼武备、兵目两学堂教宫,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随营学堂总理官。在上海, 华兴会的外围组织——爱国协会。同盟会成立后,黄兴等 他多方给予掩护,并在广西加人同盟会。1906年秋,他到河南彰德观操,任中央评判官。1909年,他奉命赴龙州接办讲武堂,任监督。他创立武德会,秘密组织建国团,在桂训练新式军队,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勘测了中越边境要塞。

1911年, 他应云贵总督李经羲之邀到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多次召集中下级军官密议,于10月30日夜发动起义,任云南新军起义军临时总指挥。云南光复后,成立军政府,任都督。他重申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实行改革,整理财务,以“澹泊明志,夙夜在公”为座右铭,两次带头减薪,使“廉洁成为一时风尚”。同时,都督府先后派兵援蜀、援黔、援藏,稳定西南局势。

袁世凯当政后,他仍主张民主共和,致力南北统一,被袁世凯削除兵权,调至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并受监视。袁世凯称帝后,举国反袁浪潮高涨。他对袁世凯屈服于列强和复辟帝制极为愤慨,遂与云南都督唐继尧信使往返,密电联络,与李烈钧、程潜等共同策划,准备反袁,并到天津与梁启超密商定:“失败就战死,绝对不亡命。成功就下野,绝对不争地盘”。 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8月又指使组织筹 会,公开鼓吹帝制。蔡锷终于从切身经验中 面目,决计逃出北京,潜往云南,发动护国战争。 12月19日他以赴日养病为名, 先往日本,然后经上海、赴香港、过越南,辗转入滇。途中多次摆脱袁世凯所派刺客的追杀和阻击。

护国军五将领合影(左起:李日垓、罗佩金、蔡锷、殷承环、李烈钧)

联合云南将军唐继尧等正式宣布云南独立,并自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部左、右两纵队向川南进军,在纳溪、沪州一带与袁军奋战累月。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护国军艰苦奋战40多天,给袁军以重创。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后,他任四川都督。为整编川军、统一财政,

恶化,不得不辞去四川督军职务,并决定赴日治疗。可惜他进入日本福 后,于1916年11 月18日,因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仅34岁。其时,举国悲痛,国会议决追认他为上将军。1917年4月12日,在长沙举行隆重的国葬典礼,安葬于岳麓山。孙中山亲书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以表彰其名彪班超,功盖马援的历史功绩。

英雄烈士谱丨护国元勋

漫步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的林荫小道上,远望蔡锷故居,它背靠蔡家山,坐东朝西,三间正房带一间小侧屋,结构保留着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特征,为悬山顶土砖、上盖小青瓦单层的普通农舍。这里曾经是蔡锷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废旧制蔡公去矣,正气昭昭怀典范,开新业锷刃存之,雄心勃勃展鸿猷。”跨过这块石牌坊就进入了蔡锷乡,它不仅起着划分地界的作用,还代表着人们对革命先驱蔡锷将军的无限怀念。蔡锷乡原名蒋河桥乡,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为纪念蔡锷特改名为蔡锷乡,而后村民修建了这块石牌坊,供后人观瞻。

在蔡锷故居工作的讲解员廖文婷说,蔡锷将军是从湖南邵阳走出去的著名讨袁护国、再造共和的政治家、军事家,毕生致力于救国救民。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才华横溢,善于把握时局,富余胆识和谋略,可惜他英年早逝。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

蔡锷年少求学时忧国忧民、奋发图强,13岁中秀才,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17岁赴日留学。1900年,蔡锷回国参加唐才常发动的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复返日本,改名为锷,投笔从戎,入成城学校习军事,立志流血救国,于1904年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归国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编练新军,整军经武,培养军事人才,为反清革命殚精竭虑。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云南积极响应,发动和领导了昆明新军“重九起义”,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并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督滇期间,蔡锷在维护云南及其周边统一和稳定的同时,领导军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具有民主革命性质的改革,对于推进云南经济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救国于危难,毅然与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举义,兴兵讨袁,并抱病亲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兵赴川南与袁军顽强作战,最终迫使帝制取消,共和恢复。蔡锷也以再造共和之殊功,被誉为护国元勋。

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署省长,致力治川,但因喉疾加剧,赴日就医,1916年11月8日病逝世于福冈医科大学医院,年仅34岁,次年4月12日,被国葬于岳麓山,为民国国葬第一人。

“蔡锷将军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他既继承了勤奋、俭朴、清廉的传统美德,又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浸染,竭尽毕生心血捍卫民主与法治,不惜献出生命。”研究蔡锷将军史料的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曾胜程评价说。

如今,蔡锷将军去世已有102年,蔡锷故居周边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前往谒拜和参观者络绎不绝。据介绍,2006年,蔡锷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湖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约30万人次。

(新华社长沙4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 陈文广)

标签: 民国 西方 总裁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