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的武侠小说完全不比金庸水平差,但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民国武侠是武侠历史长河中十分精彩的一个片段,在明清侠义小说和现代武侠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中国武侠文坛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40年代结束,其中伴随民国国术的兴起,武侠文坛亦随之火热,由此诞生出一当然从1912到1949这37年的时间内,写过民国题材的作家同样不胜枚举,优秀作品亦如雨后春笋。除了以上列举的新旧五大家之外,代表作品还有范烟桥的《忠义大侠传》、林纾的《京华碧血录》、陆士谔的《八大剑侠传》和海上漱石生的《九剑仙》等,以上作家和作品共同构成了瑰丽宏大、蔚为壮观的民国武侠文学。其中较为出名的人物便有20-30年代的“旧派前五大家”和30-40年代的“北派五大家”。
民国武侠是武侠历史长河中十分精彩的一个片段,在明清侠义小说和现代武侠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中国武侠文坛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40年代结束,其中伴随民国国术的兴起,武侠文坛亦随之火热,由此诞生出一当然从1912到1949这37年的时间内,写过民国题材的作家同样不胜枚举,优秀作品亦如雨后春笋。除了以上列举的新旧五大家之外,代表作品还有范烟桥的《忠义大侠传》、林纾的《京华碧血录》、陆士谔的《八大剑侠传》和海上漱石生的《九剑仙》等,以上作家和作品共同构成了瑰丽宏大、蔚为壮观的民国武侠文学。其中较为出名的人物便有20-30年代的“旧派前五大家”和30-40年代的“北派五大家”。
旧派前五家以南方作家为主,以上海为中心,文学作品刊登于《大世界》和《太平洋午报》等报刊,其中包括平江不肖生(向恺然)、赵焕亭、姚民哀、文公直和顾明道五人。文学风格沿袭了清代侠义小说的框架,而在较为自由的民国文坛风气下,武侠小说的创作已开辟了一个新境界。除了在故事构架上更加离奇动人之外(参见《荒江女侠》);在语言运用上亦更加通俗接地气(参见《江湖奇侠传》)、在武术招式的沿革更进行了大范围的创新,如在武侠小说中第一次出现内力、玄功等等(参见《奇侠精忠传》)。
平江不肖生(向恺然)、赵焕亭、姚民哀、文公直和顾明道五人的代表作分别有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文公直的《碧血丹心》三部曲、顾明道的《荒江女侠》和姚民哀的《山东响马传》。从可读性角度来说,几乎每一部都是精品;
要说其中最具趣味性的莫过于顾明道的《荒江女侠》,60年代香港邵氏公司进行了《荒江女侠》的翻拍。《荒江女侠》20年代末开始连载,一出世便广受欢迎,而后更被改编成经典电影,这些都是后话。
30年代后,北方城市天津逐渐取代了上海的地位,成为中国武侠文坛的中心;各路武侠名家集聚天津,开创了当年武侠文坛的新局面,当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北派五大家,代表作分别有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郑证因的《鹰爪王》、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朱贞木的《七杀碑》。
30年代后,北方城市天津逐渐取代了上海的地位,成为中国武侠文坛的中心;各路武侠名家集聚天津,开创了当年武侠文坛的新局面,当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北派五大家,代表作分别有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郑证因的《鹰爪王》、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朱贞木的《七杀碑》。
与旧派武侠不同的是,新派民国武侠完全跳出了现实的格局,上到太虚幻境、下到龙潭魔窟,无不展现出作家无与伦比的文笔和想象力,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朱贞木的文学风格大大影响了新派武侠文学的创作,成为最具起承转合意义的一代文学大师。而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更成为中国玄幻小说的惊世神作,被许多人称为“天下第一奇书”。
与旧派武侠不同的是,新派民国武侠完全跳出了现实的格局,上到太虚幻境、下到龙潭魔窟,无不展现出作家无与伦比的文笔和想象力,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朱贞木的文学风格大大影响了新派武侠文学的创作,成为最具起承转合意义的一代文学大师。而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更成为中国玄幻小说的惊世神作,被许多人称为“天下第一奇书”。
当然从1912到1949这37年的时间内,写过民国题材的作家同样不胜枚举,优秀作品亦如雨后春笋。除了以上列举的新旧五大家之外,代表作品还有范烟桥的《忠义大侠传》、林纾的《京华碧血录》、陆士谔的《八大剑侠传》和海上漱石生的《九剑仙》等,以上作家和作品共同构成了瑰丽宏大、蔚为壮观的民国武侠文学。
当然从1912到1949这37年的时间内,写过民国题材的作家同样不胜枚举,优秀作品亦如雨后春笋。除了以上列举的新旧五大家之外,代表作品还有范烟桥的《忠义大侠传》、林纾的《京华碧血录》、陆士谔的《八大剑侠传》和海上漱石生的《九剑仙》等,以上作家和作品共同构成了瑰丽宏大、蔚为壮观的民国武侠文学。

旧派武侠之典型风格。
作为民国武侠第一大家的平江不肖生,其作品《江湖奇侠传》归入鸳鸯蝴蝶派的四大说部中,与其他说部类似的是作品求新求奇的特点,小说多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这就形成了旧派武侠的几种典型风格,基本有一下几点: 1、继承了古典小说的章回体、评书体风格,几章一个主角叙事,各章各人物之间又有相互的关系,首尾相连,回环相应; 2、全书并无确定的主角,只是以各种奇侠的经历作为叙事主要内容,追求新奇; 3、武侠小说的侠义观念并未确定,侠客只是集中于江湖的奇人,正邪之分并不突出; 4、叙事为主,少有议论抒情。 初读《江湖奇侠传》或觉略有晦涩,因为章节的缘故连贯性造成了阅读上的不习惯,然而深入读进去,才发现作者展开的一个纵深广大的一个奇侠网,构成了其笔下的江湖世界,这在后来的新派武侠中,似乎都是难以超越的。
新派武侠小说发展简史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感谢友友支持喜欢我的文案,这一期和大家聊一聊新派武侠小说发展简史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不同于旧派传统武侠小说中大量打擂台、复仇弑杀,以及灵异事件、封建迷信等博眼球的情节,新派武侠小说注重表现侠义精神,侧重侠的精神内核,着重于刻画人物性格,融历史、哲学、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因素于作品中,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个人认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分四个阶段:首先是萌芽期!也可以称为开山立派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就是梁羽生和金庸,代表作品分别是《龙虎斗京华》,《书剑恩仇录》!创作时间上前者要早于后者!所以公认《龙虎斗京华》为新派武侠开山之作!这两部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说稍显稚嫩,当时连载的时候却比较轰动,毕竟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龙虎斗京华》书影(图片转载于网络)
第二个时期,发展上升期。随着梁羽生和金庸先后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创作首秀,一部一部的优秀作品如同雨后春笋般先后创作问世,此时的台湾也出现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热潮!一大批创作者脱颖而出,出现了司马翎,诸葛青云,卧龙生三人为代表的台湾武侠界三剑客!而此时的熊耀华(笔名古龙)也跃跃欲试,他的早期作品《苍穹神剑》、《剑客行》等虽然口碑一般,文笔和故事情节都差强人意,但此时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为日后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作品众多,但传世之作极少,梁羽生《塞外奇侠传》,金庸的《碧血剑》,卧龙生的《飞燕惊龙》可以算的上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古龙和三剑客(图片转载于网络)
第三个时期,巅峰对决期,这一阶段是新派武侠小说大放异彩,精品辈出,巅峰对决的时候,最后形成了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宗师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他的作家只能甘拜下风了!这一时期的精品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公平起见,我个人分别列举三位宗师每人各两部上乘之作,作为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金庸《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当然其他的作品也可能流传度更广,读者更喜欢!有不同见解也很平常,欢迎朋友们在文章评论区发表不同意见。
《绝代双骄》书影(图片转载于网络)
金庸小说人物插画(图片转载于网络)
第四个时期,多元化平稳发展时期,随着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古龙逝世,新派武侠逐渐进入多元化平稳发展时期!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化发展多元化,武侠小说开始在内陆大量出版,受众也越发广泛!武侠创作也逐渐进入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两岸三地涌现出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创作者!有专注于武侠小说创作创新的温瑞安,黄易,李凉等大家,也有依托网络文学致力于推动武侠小说创作的小椴、步非烟、凤哥、孙晓等内陆新锐武侠作家!这个时期的作品非常多,但因为文化的多元化,武侠小说难免受到冲击,很多作家出版的作品质量亦属上乘,奈何武侠小说市场受到挤压!创新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个人推荐黄易的《覆雨翻云》、《寻秦记》。温瑞安的名捕系列!小椴的《杯雪》,孙晓的《英雄志》。其他的作家也有许多精品有待读者们去发现探索。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喜欢的武侠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