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史读本
《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为中国煤矿史的古代部分,个别地方述及晚清及民初史实。中国古代反映煤炭开发利用的资料很少,特别是汉唐以前,资料更为缺乏。煤炭本身易于风化破碎,煤矿遗址很难像金属矿那样保存下来;煤矿多在偏远之处,古代文人少有接触,对于煤矿“种种情形,罕所传述”。由之研究古代煤矿史的困难较多,而在煤炭行业就更为困难,属于冷门。
《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主要是为广大煤矿职工提供一本煤矿史读物。文字力求通俗简要,尽量增强其知识性与可读性。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解释说明,介绍始末,独立成篇。为便于阅读,采用文中夹注的方法。本《读本》虽意在适应矿工阅读兴趣,但绝非戏说与演义,每事皆有所本,每言皆有依据。

河南省图书馆中原方志馆正式开馆
2016年11月8日,河南省图书馆中原方志馆正式开馆。中原方志馆藏书一万余册,汇集了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地情文献精品,主要向读者提供河南地方志书,地方年鉴,地方史料和家谱族谱等专题地方文献资料查阅。
地方文献,有着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中原方志馆建设是河南省图书馆落实河南省文化厅《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通知》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了典籍和知识储备。
为更好的收集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吸引和推动更多的读者使用中原方志馆,河南省图书馆还将在2016年12月全民读书月期间推出河南方志家谱有奖征集活动、河南地契实物展和乡志村志编修知识讲座等活动。
河南史纲(套装上下册)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河南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主流时段。“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是对河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主流时段的形象表达。
《河南史纲》分为上、下卷,72万余字,插图210余幅,上起原始社会,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时间为序,抓住关键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经典历史符号,以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晚清、中华民国10个篇章,在追忆大河遗事、描摹中原风云、编织市井传奇中,揭示河南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阐述中原地区政治的方方面面、经济的林林总总、社会的曲曲折折、文化的枝枝叶叶,向读者呈现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展现中原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升平之世的成功经验、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给人以教益、更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知识...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河南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主流时段。“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是对河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主流时段的形象表达。
《河南史纲》分为上、下卷,72万余字,插图210余幅,上起原始社会,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时间为序,抓住关键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经典历史符号,以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晚清、中华民国10个篇章,在追忆大河遗事、描摹中原风云、编织市井传奇中,揭示河南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阐述中原地区政治的方方面面、经济的林林总总、社会的曲曲折折、文化的枝枝叶叶,向读者呈现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展现中原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升平之世的成功经验、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给人以教益、更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知识、更给人以见识。
程有为,字致远,河南洛宁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历史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河南地方史与中原文化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重点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30多篇。独著《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史》《河洛文化概论》《中华姓氏谱·程姓卷》《河南史纲》《河南文化史》《中华大河文化史系列·中原文化史》及《程有为学术文集》,主持编写《河南通史》(四卷本)、《中原文化通史》(八卷本)、《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中原文化大典·大事记》《河南通鉴》《中华通鉴·河南卷》。论著获首届全国人事科研成果评审二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多项,《河南通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相关资讯
下篇:沦陷三部曲观看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