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流浪地球》后,刘慈欣科幻小说《全频带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微纪元》影视化立项
12 月 21 日消息,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小说 IP,相继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流浪地球》成国产科幻电影票房天花板,续作《流浪地球 2》将于 2023 年大年初一公映。
据 1905 电影网官博消息,国家电影局公开信息显示,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通过剧本 (梗概) 备案、立项。从剧本梗概来看,似乎是改编自中国版,而不是俄版。
此外,同为刘慈欣文学作品改编的院线电影《》,也已经通过备案、立项。其中由中国电影申请备案的《微纪元》,市场关注度相对较高。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刘慈欣、王为民担任编剧。孔大山的作品有《宇宙探索编辑部》,目前豆瓣评分 8.7,改编能力值得期待。
IT之家了解到,刘慈欣的另一长篇代表作《》改编的同名科幻剧集已杀青待映,由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爱奇艺出品、壹同制作、梦想传媒联合出品。
此外,《科幻世界》杂志 IP 部影视版权负责人王姗姗在接受 1905 电影网采访时表示,部门已经授权影视化改编的科幻小说 IP 包括《穿越土星环》《未来症》《十七年》《涂色世界》《契阔几何》等。其中,《图灵大排档》签约华谊兄弟。这些作品分别进入到了立项、筹备、拍摄等不同制作阶段。

谁把王蒙的小说称为骚饰体
王一川把王蒙的小说称为骚饰体。王一川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仔细分析王蒙的小说,最后发现了他的小说中存在“自嘲”和“自虐”的反讽模式。基于这种情况,王一川认为王蒙的小说是离骚体。这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作的短篇《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夜的眼》、《心的光》、《最后的“陶”》,中篇杂色》和系列小说《在伊犁》等.从1963年底至1979年夏“**”问题被“改正”回到北京为止,王蒙在伊犁生活长达16年。在伊宁市郊巴彦岱乡,他吃住在一位维吾尔农民家中,以一个普通农民身份,连续劳动锻炼了7年之久。从29岁到45岁,王蒙把他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伊犁伊犁。他在生活的最底层默默地观察着、思索着、吸收着、积累着,也企盼着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文艺队伍中来。伊犁的生活经历,为作家准备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人生**和思想情绪的积累,在作家的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种对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强烈持久、拂之不去的“伊犁情结”。正是在“伊犁情结”的驱使下,1978年“复出”之后短短几年中,王蒙喷发式地写下数量可观的以伊犁河谷各族**生活为题材、为背景的小说。王蒙是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曾任文化部部长。王蒙在艺术形式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将西方的“**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讽刺艺术和喜剧形式熔为一炉,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作出很大贡献。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外谐内庄,其中《蝴蝶》《相见时难》《最宝贵的》等获得全国中篇优秀小说奖。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三体》中最令人细思极恐的十句话
《三体》中最令人细思极恐的十句话:
第一句: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了一切。
第二句:不要轻视简单,简单意味着坚固
第三句:即使魔鬼出现了,冷静和理智也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句:我点燃了火,却控制不了它
第五句:想要逃避现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深深介入现实中
第六句:把一切托付奇迹的人,最终大多都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句:你们认为没有路,是因为没有学会不择手段
第九句:幸运只是大毁灭和大灾难的间隙
第十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第十一句: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第十二句:时间确实是最狠的东西
看完《三体》原著后内心很受震撼,第一次接触科幻小说原来如此不可思议,那种感觉就像是把你丢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起初感觉美妙不已,慢慢的发现四周都是危险,甚至时常能够目睹血腥的场景,每分每秒都要高度紧张,有种带着窒息感的凄凉美。
更准确的说,看《三体》就像是独自走在钢丝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时而蔚蓝,时而乌云密布的天空,四周是眼花缭乱的缤纷世界。
那天捧着刚刚撕掉封皮的《三体》书,在寂静的后院看得津津有味,起初阳光明媚,不知道过了多久,看到叶文洁极其冷静的割断了杨卫宁和雷知成的绳索,然后面不改色的继续着自己的日常,深深被吓了一跳。
突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莫名其妙结合书中情节,更加觉得魔幻。《三体》第一部里描写雷达峰上的气候和动植物的反常,立马让我瑟瑟发抖,难道这偏远的山区也有雷达峰,难道叶文洁也在附近?
在惊慌失措间吓得泪流满面,惊醒后才发现不过是一场梦。
《三体》真的好看,情节也足够残酷无情,但需要一颗极强的心脏,不然迷得太深,晚上会做噩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