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让炫酷“黑科技”照进现实
早在1931年,苏联作家就著有一篇名为《Microhands》的科幻短篇小说,描绘了一种能进行复杂手术的“微型手”。这个近90年前的故事“预言”了当今学者正在进行的纳米科技研究。
理解纳米科技其实也很容易,简单来看,它就是一门用单个原子、分子当积木,堆成物质的技术。想象一下,以一粒米作为研究对象小不小?把一粒米缩小一千倍,就是人类皮肤细胞的大小,再缩小一千倍,就达到纳米尺度了。纳米科学研究的就是这些“身形”仅有十亿分之一米大小的对象。正是有了这门技术,让许多科幻题材中的“黑科技”成为了现实。虽然纳米科技现在还不能把所有炫酷的黑科技照进现实,它却以自己的“小碎步”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出处:BioWare公司2007年发行的RPG单机游戏《质量效应》
用处:在游戏中能拥有“无限条命”,现实中能几秒钟止住动脉出血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可以用一种神奇的“医疗胶”治愈自己扮演的角色。虽然在现实中,我们没有游戏人物所拥有的“无限条命”,不过这种神奇的“医疗胶”却有真实版本,可以在几秒钟内止住动脉出血。
它就是Veti-gel,一种为动物治疗伤口的药物,由植物细胞壁中提取的多糖聚合物制成,可以模仿细胞外基质的复杂网状结构。这种凝胶的作用就像是为外基质重组搭的脚手架。当直接治疗出血点时,它能迅速粘附在伤口部位,建立起机械屏障,止住血流。当凝块形成之后,止血凝胶可以被很轻松地清除掉。这种止血凝胶可以被用于动物外伤、拔牙、不小心剪到尾巴、耳朵、软组织活检、撕裂伤等很多治疗场合。
出处: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1987年出品的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下一代》,《星际迷航》系列的第2部电视剧
用处:复制皮肤细胞再生,现实中应用为增加伤口愈合率
伤口愈合也是许多科幻影视剧中常见的重要元素。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指挥官威廉·瑞克受伤后,飞船上的同事立刻用一种手持设备为他治疗,这种装置被称作“皮肤再生器”,利用复制皮肤细胞达到再生的目的。
现在,这种类似的治疗工具也已经面世——一款含有纳米粒子的凝胶,这个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提出,当我们受伤后,一种名为FL2的酶会减缓皮肤细胞“赶去”修补伤口的移动速度,如果能减少这种酶的水平,就能增加伤口的愈合率。
该团队想出了将沉默RNA分子放进纳米级凝胶壳中的方法,有了纳米“盔甲”的“加持”,沉默RNA分子能在吸收和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充分的保护,从而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这种凝胶的治疗,伤口的愈合速度是平常的2倍,而且还不会耽误正常组织的再生。
出处:1966年美国科幻冒险电影《神奇的旅程》
用处:将人类缩小至几百万分之一大小,实际应用为缩小版的交通工具
《神奇的旅程》讲述的是一名苏联科学家逃到美国,但脑血管受损,命在旦夕,5名美国医生被缩小到几百万分之一大小,通过注射进入到这名苏联科学家的体内进行手术,完成任务后从眼睛逃出的故事。
虽然过去了50年,人类还没能在“缩小版人类”的道路上取得进展,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缩小版的交通工具——能够朝特定方向行驶的纳米车。
诺贝尔奖获得者本·费林加曾在2011年造出了世上第一辆四轮纳米车,这辆纳米车的底盘由碳链构成,并“装配”了4个分子马达。这辆纳米车的轮子只有60个原子大小,若将这辆车与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相比,那么它们的宽度相差超过6.66666666亿倍。今年,法国巴黎将要举办第一届纳米车竞赛,参赛团队将在一个原子一个原子费心拼成的跑道上比赛。相信到时候吃瓜群众一定能大饱眼福。
出处: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1964年出版的小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2005年蒂姆·伯顿执导了同名电影
用处:替代三餐的口香糖,现实中科学家们改变食物营养
在罗尔德·达尔描绘的巧克力工厂中,充满了让孩子和喜欢甜食的人流口水的各种新奇糖果。虽然在现实中我们并没有能代替三餐的神奇口香糖,或者喝了可以飞起来的汽水,但是食品制造商们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试图利用分子技术改变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早在多年前,纳米技术就已经被运用于食品制造业了,如今的科学家正在寻求利用纳米技术增加食物营养或卖相的方法。澳大利亚一家名为Tip-Top的面包店就利用“纳米胶囊”向面包中添加鱼油(omega-3 oil欧米伽-3鱼油),有了这种纳米胶囊,鱼油就能被直接、准确地送到胃里消化,既能获得营养,又不会尝到鱼油特有的怪味道。
出处:詹姆斯·卡梅隆执导,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动作片《终结者2:审判日》
用处:不会受伤害的液态记忆金属,现实中研究出一种能修复飞机微小伤痕的强塑料
在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中,反派角色T-1000由思想控制的液态记忆金属构成,全身可以随意变形,还能模拟复制出任何体积相当的事物和状态。更厉害的是,一切常规的物理攻击都无法对它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甚至当头部被子弹打开花后,T-1000仍然能在几秒钟内自动闭合伤口。而通过科学家的努力,这种神奇的黑科技似乎也成了现实。
来自英国的化学家们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自愈的碳纤维聚合物,当受到外部压力后,这种聚合物会破裂,使环氧树脂从材料中渗出,并和催化剂混合,于是一种愈合效率能达到108%的强塑料就形成了。
要知道,这种黑科技是相当实用的,有了这种技术,手机摔地上再也不是事儿了,因为屏幕不再会被摔碎。不过,这种技术用在手机上实在太屈才了,它的真正用武之地是飞机机身,不论是机体“受伤”造成的微小裂缝,甚至是飞行途中“中弹”的弹伤,它都可以修复。

英语大讲堂
外籍嘉宾:Robert Richard Salmen(美国籍)
时 间:2016年11月12日14:30
地 点:21B教学楼106教室
Robert Richard Salmen,美国乔治亚南方大学英语与历史专业学士学位和卡普兰大学心理学士学位。目前在我校主讲雅思等课程。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科幻小说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应运而生。科幻并非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合理假设。正因如此,自其诞生以来,科幻小说的无数预言在若干年后变成了现实。《科学怪人》中玛丽雪莱预测出的现代器官移植,《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构想出的电动潜艇以及《自由世界》里韦尔兹推测出的原子弹无不令我们惊奇。本期大讲堂,Robert将为我们展现科幻小说中成功的预言结果,探索科幻小说与现实的奇妙联系。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新鲜别样的异域风情;在这里,你可以接触最纯正的英语语音;在这里,你可以开拓视野,尽享文化盛宴。走进英语大课堂,打开又一扇文明之窗,踏上西方之旅,开启英语学习新境界!
Reach out and touch the West, taste a piece of western life by attending these lectures. Sample the best English pronunciation from the native tongue as they open the window to their home culture. Learn English from a teacher that grew up in another part of the world – they are your bridge to places beyond China where you have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邮箱:3234616157@qq.com
中国首部军事科幻跨类型小说出炉,被誉黑科技版《三国演义》
诚意出品。一场席卷世界的地震海啸吞噬陆地,是自然灾害,还是AI控制?人工智能开启“清除人类计划”,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热血青年和冷艳美女特工潜伏敌军,眼花缭乱的新型武器和科幻奇思,颠覆认知的超宏大世界观。比《使命召唤》更真实,比《三体》更燃。
★ 平易流畅的语言,娓娓讲述了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故事,越往下读,你会惊讶一个如此宏大的世界观设定。
★ 比《生化危机》更残暴的病毒入侵与生物科技武器,比《异形》更具毁灭力的其他物种袭击。
★ 它远非一部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的小说,也是一部有关成长、认识自我的小说,寻找身世谜底的普通大学生,在“末世”的逃亡中被迫急速成长。它还探讨了信仰的问题,宗教可以净化人心、给予力量,也可以被用来操纵、控制人的思想,成为极端势力的武器。
★ 人工智能诗迪的计划让人反思,人类的不道德是否一定要靠外力(人工智能的智慧)销毁,它就像改造基因一样,对优良的绝对推行,是否与法西斯主义别无二致呢? 所谓的人工智能、高科技武器都是绚丽的外壳,这本书真正在探讨的问题是人究竟是什么,当AI也有了人文的情怀和理想,我们怎么界定自己作为人类的存在。
你能否设想,当你熟悉的城市文明,被突如其来的海啸毁于一旦,你身无躲匿,唯有迎风面对;
你能否设想,当人类为了争夺剩余的资源而互相杀戮,大战在即,“解药”在你手上,你肩负了告知世界真相的重任;
你能否设想,当一个比人类更有智慧的AI,企图用信仰和梦想编织的谎言欺哄被压迫者,重现“法西斯”政权,你所做的应该是立即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捍卫残存的道德与理性王国……
而这一个个沉重的包袱都被委任到了一个普通的学生——陆云帆的身上,当然还有他的一干好朋友以及在逆境中迎刃而上的特殊部队——绝境部队。
我想作者在描绘一个极具冒险、肾上腺素飙升的故事背后,有意或者无意探讨了少年与男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成长之本质的答案。
而作者对于成长给出了许多种解答。
最直接的答案,便是从主要角色的性格变化中给出的。
比如,“张碎嘴”。他的外号来自于他的习性,惯于碎碎念、唠唠叨,虽然嘴上喜欢耍贱,有一搭没一搭地废话,但是他也是最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一个,他心地善良,单纯、执着地暗恋着一个女孩,默默地鼓励女孩追逐梦想、发光、蜕变,而自己却在角落远远望着、守护着她。
本以为生活就按照它惯有的逻辑延续下去,但是没有想到,一场现代性的战争席卷并强制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张碎嘴”跟着陆云帆一行人,亲历了逃亡、战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心上人也被AI利用成为制造屠杀的祭司。
所有的成长都开始于对自身的认知或者重新认识。
“张碎嘴”的嘴碎,是因为他内心的恐惧,惧怕孤独,只有通过不断地讲话,才能缓解紧张感。
对孤独的恐惧使他害怕失去,也害怕进取,因为这样意味着冒出风险,一步错,满盘皆输,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然而恐惧的地方便是他的软肋,想要迎难而上必然要战胜恐惧。
战争带走了人所有的财富,有的人彻底沉沦,有的人却涅槃重生。
“张碎嘴”便是后者,战争让他直视自己想要掩饰的恐惧,锻造了成熟、勇敢的战甲,在AI“诗迪”再次妄想用心理战术击垮对手的时刻,是“张碎嘴”用清醒、冷静的头脑识破她的谎言。
一个一直优柔寡断的人,却第一个当机立断识破温柔的陷阱,这不可不谓少年的成熟。
然而成熟的男人如果只有了理性和果决,那便成了投机倒把的实用主义者。“张碎嘴”是轻熟的男人,也是永远的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冒险、牺牲的,拯救世界的任务永远落在少年人的身上,是因为惟有他们的梦想不死。
“你不要犯病了,好不好?”布朗一脸无奈,他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根古巴雪茄递给了皮尔特。“你觉得有些事是一两个人能改变的吗?那岂不是成了超级英雄电影?”“我也不信,但是我想试试,”他深深吸了一口雪茄,然后缓缓吐出烟圈,“哪个少年不是怀着拯救世界的梦想呢?”皮尔特突然笑了:“我曾在网上看过一句话。”
那么作者给出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不如你来亲自踏上这段寻觅的旅程。
诚意出品。一场席卷世界的地震海啸吞噬陆地,是自然灾害,还是AI控制?人工智能开启“清除人类计划”,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热血青年和冷艳美女特工潜伏敌军,眼花缭乱的新型武器和科幻奇思,颠覆认知的超宏大世界观。比《使命召唤》更真实,比《三体》更燃。
杨澜 | 成龙 | 高晓松 | 黄磊 | 九夜茴 | 素媛
郭涛 | 艾力 | 袁枚 | 乔布斯
张羽 | 采铜 | 冀连梅 | 诺曼·梅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