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化工巨头同日宣布:关厂、裁员
欧洲石化行业掀起的“去产能潮”仍在持续。欧美两大化工巨头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将永久关停各自旗下位于欧洲的一家工厂并裁员。
西湖公司将关闭荷兰佩尔尼斯工厂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6月17日披露的文件,西湖公司(Westlake)将停止在其荷兰佩尔尼斯(Pernis)工厂的所有业务,预计将裁员230人。
文件显示,西湖公司将关闭该工厂的双酚A和液体环氧树脂装置,且不会重启2024年7月已停产的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装置。
资料显示,佩尔尼斯双酚A装置的年产能为15万吨,液态环氧树脂装置的年产能达到10万吨。
Westlake表示,欧洲业务“恶化”是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工厂将在2025年关闭。预计将承担总计1.9亿欧元的税前成本,其中约3000万欧元用于员工遣散安置,约1.6亿欧元用于环境修复和其他关停费用。
英力士将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工厂
全球最大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公司6月17日宣布,打算永久停止德国格拉德贝克(Gladbeck)工厂的生产。
英力士表示,欧洲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惩罚性”的碳税政策,使得欧洲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英力士于2023年6月首次透露,正在审查其欧洲芳香烃业务,最初集中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英力士表示,在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审查后,打算永久关停格拉德贝克工厂,具体日期待定。
资料显示,格拉德贝克建于1954年,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苯酚和40.9万吨/年丙酮,是英力士单套最大的苯酚工厂。
“这是欧洲完全没有能源竞争力,以及盲目推出碳税的后果,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去工业化,”英力士集团主席兼创始人吉姆·拉特克利夫警告说:“格拉德贝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监管者清醒过来,采取行动。”
英力士表示,格拉德贝克工厂直接雇佣了279名工人,并间接支持了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该公司计划与员工委员会、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协商,以确保“有序和负责任地退出”。

两大化工巨头同日宣布:关厂、裁员
欧洲石化行业掀起的“去产能潮”仍在持续。欧美两大化工巨头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将永久关停各自旗下位于欧洲的一家工厂并裁员。
西湖公司将关闭荷兰佩尔尼斯工厂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6月17日披露的文件,西湖公司(Westlake)将停止在其荷兰佩尔尼斯(Pernis)工厂的所有业务,预计将裁员230人。
文件显示,西湖公司将关闭该工厂的双酚A和液体环氧树脂装置,且不会重启2024年7月已停产的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装置。
资料显示,佩尔尼斯双酚A装置的年产能为15万吨,液态环氧树脂装置的年产能达到10万吨。
Westlake表示,欧洲业务“恶化”是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工厂将在2025年关闭。预计将承担总计1.9亿欧元的税前成本,其中约3000万欧元用于员工遣散安置,约1.6亿欧元用于环境修复和其他关停费用。
英力士将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工厂
全球最大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公司6月17日宣布,打算永久停止德国格拉德贝克(Gladbeck)工厂的生产。
英力士表示,欧洲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惩罚性”的碳税政策,使得欧洲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英力士于2023年6月首次透露,正在审查其欧洲芳香烃业务,最初集中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英力士表示,在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审查后,打算永久关停格拉德贝克工厂,具体日期待定。
资料显示,格拉德贝克建于1954年,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苯酚和40.9万吨/年丙酮,是英力士单套最大的苯酚工厂。
“这是欧洲完全没有能源竞争力,以及盲目推出碳税的后果,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去工业化。”英力士集团主席兼创始人吉姆·拉特克利夫警告说:“格拉德贝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监管者清醒过来,采取行动。”
英力士表示,格拉德贝克工厂直接雇佣了279名工人,并间接支持了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该公司计划与员工委员会、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协商,以确保“有序和负责任地退出”。
又一化工巨头,被迫关停!裁员!
英力士发布,位于比利时Geel的精对苯二甲酸 (PTA) 工厂因监管机构强加无法实现的环保目标,而面临关闭的威胁 。如果该工厂的许可证得不到续签,并强制关闭,那么近600个工作岗位将面临风险。
实际上,今年8月两个自然保护组织由于钴排放问题提出了上诉,比利时相关机构宣布已暂停英力士两个工厂的环境许可,就包含了该工厂(87.5万吨/年PTA)。
英力士芳烃表示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 但也表示不存在关闭业务的问题。
该工厂已成功运行20多年,完全符合所有环保法规。该工厂工艺使用钴催化剂,这意味着工厂废水中含有微量的钴。一直以来,该工厂的许可证允许水中的钴含量达到每升1000微克,而典型的排放水平几乎是这一含量的四分之一。
该工厂已承诺将最高排放水平降至500微克,然后到2027年降至120微克,这需要2000多万欧元的支出,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同意。这一决定随后遭到了两个非政府组织的质疑,迫使政府进行司法审查,并对钴施加了新的监管限值, 要求将钴含量降低到比专家研究显示的要求低20倍,比波兰规定的要求低100倍的限值 ,而这一限值是完全无法达到的。另外,《欧洲水框架指令》甚至没有将钴确定为优先物质,法国和德国也没有施加任何限制。
INEOS董事长Jim Ratcliffe爵士评论说:"这是我们在整个欧洲看到的典型情况。 非政府组织决心利用监管来扼杀欧洲化工行业,而监管机构却在竭力满足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要求。他们的要求是故意无法达到的,对改善环境毫无帮助,反而会导致大规模的非工业化,使成千上万辛勤工作的人们失去生计。”
距离该工厂仅70公里的英力士“一号项目”,今年7月重新获得了环境许可。(详细内容见:最终获批!英力士“一号项目”为何如此坎坷,一文回顾)
“将扭转欧洲化学行业多年来的衰退” “旨在成为欧洲最高效、最可持续的化工厂之一”
该项目的蒸汽裂解装置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施工,预计于2026年年中投入运营,设计
对于环境的问题,今年4月英力士苯领关闭了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尼亚市的苯乙烯工厂,原因是由于泄漏化学品,导致Aamjiwnaang原住民至少10人前往医院。5月17日加拿大联邦环境和气候变化部下达了相关石化工厂必须采取严格措施,控制致癌化学物质苯的污染的命令。
同月,巴斯夫位于芬兰的电池材料工厂由于非政府组织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而提出了反对意见,因此法院最终取消了许可。因而不得不进行无限期裁员,该工厂的所有员工均可能受到影响。
相关资讯
上篇:拖泥带水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