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邂逅京城古韵

更新时间: 2025-08-30 11:26:50

阅读人数: 671

本文主题: 京城八绝是什么

漫步京城,总有些藏在岁月里的瑰宝令人心驰神往。燕京八绝,作为京城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象征,宛如一扇窗,透过它,人们得以窥见这座城市以及其衍生艺术的万千风华。而位于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便是探寻燕京八绝的绝佳打卡地。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带着孩子走进这座博物馆,一同欣赏驰名中外的燕京八绝精美工艺品,聆听那些绝活背后的故事,无疑是暑假生活中极具意义的体验。

“燕京八绝”,即指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宫毯这八项绝技,而这每一项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步入展馆,眼前做工细腻、色彩明快的景泰蓝作品,精美的牙雕、漆雕等作品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

景泰蓝,昔日皇宫里的璀璨明珠,承载着皇家的尊贵与典雅。解放后,京城南端的珐琅厂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专注于景泰蓝工艺品的制作。如今,景泰蓝作品频频现身外交场合,作为国礼向世界展示着 “京作工艺” 的独到魅力,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闪亮名片。

展馆中的牙雕作品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复杂的场景、繁多的人物,在象牙上被雕琢得栩栩如生。能在大象的牙上呈现出宏大场景与鲜活人物,这样的牙雕工艺品,无愧 “有机宝石” 的美誉,每一件都是古玩中的精品,都诉说着古老技艺的神奇。

除了燕京八绝的精彩展示,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众多令人惊叹的美术作品,它们汇聚了老艺人的匠心与智慧,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的生动写照。

更贴心的是,博物馆还设置了许多适合孩子们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孩子们在了解燕京八绝内涵的同时,还能亲自动手实践,在掌握技艺的过程中收获创作的愉悦,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邂逅京城古韵

原创明代京城的才艺达人:嘉靖、隆庆时期都城八绝之投壶绝苏乐壶

前文已说第一绝——琵琶绝李近楼。

这里,继续说明代京城的才艺达人。

嘉靖、隆庆时期,大明都城八绝中的第二绝,为投壶绝苏乐壶。

话说,当日苏乐壶号称“投壶绝”。

在说苏乐壶的绝技之前,先要粗略解释一下投壶。

相传,投壶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很是流行。

须知:投壶既是礼仪项目之一,也是贵族宴飨时的娱乐项目之一。

关于投壶,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曾说:

“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何以言之?夫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波流散,所以为正也。中正,道之根底也。”

在司马光看来,投壶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用来修习身心的。投壶修习身心的功能,其实,也就是其礼仪性质所在。司马光之所以要强调投壶的礼仪性质,应该是为了纠正当日投壶完全娱乐化的状况。

说完投壶的性质功能之后,再来看投壶的工具。

矢是用没有去除树皮的柘木或棘木制成的,作为礼器,要求尽量精美。

矢的长短,根据投壶的场地来确定:室内投壶,用两尺之矢;堂上投壶,用两尺八寸之矢;庭中投壶,用三尺六寸之矢。

壶是颈长七寸、腹五寸、口径二寸半、高一尺二寸、容量一斗五升的长颈大肚壶。

壶和投掷者之间的距离,定为“二矢半”:

室内投壶,距离为五尺;堂上投壶,距离为七尺;庭中投壶,距离为九尺。

投壶之时,游戏者每人手持四矢,依次向壶中投掷,以矢头先入壶者为投中。若一方连续投矢,即使投入,也不算投中。以投中的多少决定胜负。胜方酌酒,负方饮之,并为胜方立一“马”(形状似马的筹码),立马为一局的终结。倘若一方三局二败,其所立之一马即拨归对方。得三马者,饮庆贺之酒;游戏告一段落。

投壶之事,代代相传,到了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明穆宗(朱载垕,或云朱载坖)隆庆(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时期,大明京师出现了一位投壶奇才。这位投壶奇才,便是都城八绝之一的投壶绝苏乐壶。

话说,苏宣原为明朝某卫的百户。

百户,元朝时开始设置,为世袭军职;明代沿置,秩正六品,下辖总旗二人,小旗十人,军士一百十二人;均以世官充任,有试职、有实授。

苏宣自幼便擅长投壶,上下左右,随手投出,没有不应付自如的。

除了通常的投壶方法和手段之外,苏宣还自出己意,创造出新奇的投壶方法和手段数十种。

苏宣新创的这些投壶的方法和手段,命名奇异、玩法独特,全都是自古以来所没有的。

苏宣自创的投壶方法和手段之中,难度特别大的有:

二矢齐飞,倒卷数折,同入一壶,名曰“卷帘”。

三矢并投,分别投中三壶,名曰“写字”。

背身投矢,命中不失,名曰“仙人背剑”。

苏宣的这些技艺,精切绝妙,独特高超,是大多数熟习投壶者都无法做到的。

由上可知,投壶之事,在明代时,不但是娱乐项目,还是个别人赢取声誉的技艺。

关于苏宣,文字记载较少,可述者大体如上。

1.明·沈榜《宛署杂记》 卷二十

探寻京西历史文化足迹感受穿越千年京城魅力

7月25日上午,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正式拉开大幕。本次文化论坛特别选取了三个本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设置了三条观摩路线,分别是中轴线沿线点位,从永定门御道遗存一路来到钟鼓楼,从南到北阅尽古都风貌;其次是首钢园区的标志性点位和燕京八绝博物馆,反映的是工业遗存绿色蝶变和非遗活态传承等内容;第三条观摩路线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三庙一塔、城市副中心三大公共文化设施等等,可了解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位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的观摩路线可谓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在这里,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令人叹为观止,见证中国冰雪健儿勇夺双金的首钢大跳台仍在书写传奇。

说起京西历史文化,不得不提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它是过去商旅往来的繁盛通衢,是现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上,有着一座“千年古刹”——承恩寺,这里如今正是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所在地。

所谓“燕京八绝”,即清王朝落幕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工匠散落民间,逐渐形成的八种绝技,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内展出的金漆镶嵌百福屏风。光明网记者 张倩 摄

2010年,燕京八绝八大技艺传承人首度携手,在承恩寺建立“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2020年升级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并于2021年正式对社会开放。

沿金顶北街向南不远,是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被中国冬奥健儿誉为“福地”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后,大跳台已向游客开放,登台远眺,可饱览整个首钢园景观。

原标题:《探寻京西历史文化足迹 感受穿越千年京城魅力》

标签: 京城中轴线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