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凯叔西游记》:奇幻故事里读中国传统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9-12 18:12:26

阅读人数: 114

本文主题: 奇幻文学名著

读中国,你会越来越爱这片神奇的土地;读中国,你会越来越亲这里的每一寸山河。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华网官微(中华网官方微博客户端)联合清华大学一带一路学生研究学会(SABRI)、上合国家青年平台等多家留学生机构及多家出版社邀您一道在浩渺的书海里发现中国之美,我们力图为您搜罗经典、用心推荐一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丛书。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西游记》及其开创的神话小说流派彻底打破了中国神话的贫乏局面,纵观世界文坛,没有一个古典神话形象能与孙悟空相媲美,不仅如此,小说在其内蕴上保留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智慧和精髓,儒家、道家、佛家、国家与地域、武侠与社会,在《西游记》均有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契合,具有最为典范的文化载体功能,甚至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宝典。

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曾这样评价《西游记》:“我少年时读之,老年也读之,越读越觉得有味道,真是百读不厌,我把它看成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以大眼光、大境界、大省悟、大触动。”

而对于孩子来说,读西游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启蒙,也是对价值观的启蒙。为了给孩子们打造一部适合他们阅读的西游记,小博集(中南博集天卷旗下的全新童书品牌)联合出品了“凯叔西游记”系列图书作品。

《凯叔西游记》音频作品基础上集结而成,用儿童易懂的语言逻辑和评书的表现手法,同时联合搭配大师精美配图近200张,为孩子演绎中国味的奇幻故事。

据悉,凯叔创业之初,孩子们在后台最爱点播的故事就是《西游记》,但当时没有任何人完整为孩子讲过这部作品,凯叔决定给孩子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西游记。于是,历经三年打磨,《凯叔西游记》音频问世了;又是一段长达两年的精益求精,《凯叔西游记》图书和读者见面。

好作品应伴随孩子一起长大,为儿童搭知识阶梯,一步一步带孩子迈台阶。“凯叔西游记”系列图书在初期降低认知门槛,让孩子能顺利了解情节;待孩子入门槛后,适时加入成语、古诗,让孩子对国学有所认知;最后进行价值观的再造,“凯叔西游记”系列图书后几本,逐渐开始和孩子一起探讨人生哲学,引导孩子价值观思考。

为了能巧妙地融入成语和诗词,让孩子们在趣味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凯叔特别聘请了专家团队对内容进行反复琢磨研究,比如孙悟空大战玄英洞的犀牛精,孙悟空请来的救兵是庖丁解牛那个庖丁,庖丁的加入,让孩子了解庖丁解牛的典故。此外凯叔借庖丁之口,还说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多多益善、化繁为简、游刃有余。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到成语的用法以及更深的含义。

凯叔认为传统《西游记》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凯叔对原著进行了改编,删减了原著故事中枯涩难懂的语言、暴力血腥的画面以及不适宜孩子阅读的厚黑情节,经历了多次重写与尝试,终于打造出适合孩子的《西游记》。

在凯叔看来,传统的西游记大概只说了三句话:你灭了我,我灭了你,我找人灭了你。传递了非此即彼的价值观,其实现实世界不只是黑白两色,结局也不只是只有两种。“凯叔西游记”系列图书中对妖怪避开了人物角色以及故事场景的固定刻画,凯叔希望通过情节的铺垫、人物的塑造,人性的描写,让孩子感受到妖怪与人同样有情感,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绝对脸谱化,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共情,才会真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凯叔希望通过《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不畏险阻、坚持达到目标的精神,深植在孩子心里,取经路就是人生路,此路漫漫,唯有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一步一步向前。

《凯叔西游记》:奇幻故事里读中国传统文化

跟着名著游长三角

即将到来的7月11日是 “中国航海日”了。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宝库中,创作于清代的《镜花缘》是一部和航海密切相关的名著,书中海外诸国的神秘奇幻令读者心驰神往。也有研究者认为,《镜花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奇幻的“海上传奇”。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直隶大兴人,却在江苏的海州(连云港)生活多年,并创作了这部不朽名著,可以说,《镜花缘》是直接诞生于海州地区的一部传世名著。

板浦是连云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李汝珍纪念馆是板浦的重要景点。走进馆内,人们首先看到正堂安放着李汝珍的半身塑像。展柜内,各种版本的《镜花缘》和相关研究资料,讲述着李汝珍和板浦的不解之缘。

李汝珍,大约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左右,19岁时,他跟随担任了板浦场盐课司大使的兄长李汝璜迁居海州(连云港),从此在这里娶妻生子,著书立作。李汝珍天资聪慧,曾跟随著名经学家凌廷堪学习,在音韵学上颇有造诣,早年就著有《李氏音鉴》。他和板浦当地著名的才子许乔林、许桂林(被誉为“板浦才子二许”)过从甚密,娶“二许”的堂姐为妻。虽然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但生性耿介的李汝珍对八股文却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走科举的道路。

嘉庆六年(1801)左右,他出任河南县丞,参与治河,但两三年后又回到海州,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大约在道光十年(1830)左右,李汝珍去世。可以说,海州是李汝珍的第二故乡,包括《镜花缘》《受子谱》在内的大部分著作都是李汝珍在海州完成的。

李汝珍在《镜花缘》一百回中说:“年复一年,编出这《镜花缘》一百回……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可以推知,李汝珍中年时着手创作《镜花缘》,到晚年才基本完成。小说中,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人结伴出海经商,在漫长的航海中游历了33个国家,目睹了君子国、大人国、女儿国、黑齿国、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无肠国、毛民国、劳民国等各不相同的风土人情、奇花异草和珍禽怪兽。很多读者最爱看的《镜花缘》故事,正是这奇妙的航海之旅和玄幻神秘的海外风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美林教授就认为,李汝珍对唐敖所游历的海外诸国的叙写,就要通过通过虚拟境界来折射现实,如无肠国人贪婪悭吝,两面国人具有谦和与凶残两张面孔,毛民国人一毛不拔,白民国人“败絮其中而金玉其外”等等,无不切中时弊,对封建社会中的腐败的风气和道德的卑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辛辣的讽刺。

此外,李汝珍对君子国、女儿国的描写,则寄托着社会改革的理想。在他的笔下,君子国“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女儿国则以女子为社会中心,她们的才能智慧丝毫不逊于男子。

嘉庆二十二年,《镜花缘》江宁桃红镇私刻本问世,仅在清代,《镜花缘》就出现了将近30个版本,其艺术价值也受到很多学者的高度推崇。早期的《镜花缘》并没有署作者李汝珍之名,1927年,胡适发表《镜花缘的印证》,确认作者就是寓居板浦的李汝珍。胡适还激动地说,几千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像李汝珍这样,将中国的妇女问题写的如此深刻和忠厚,这样怨而不怒,书中关于女儿国的描写更是一段“永垂不朽的文字”。

1930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镜花缘》称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李汝珍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海州板浦度过,《镜花缘》也是创作于海州。在研究者看来,李汝珍将海州风情融入《镜花缘》之中,连云港的海景山色、风物土产、乡土俚语、古迹史乘在《镜花缘》中都能找到烙印。

连云港拥有162公里海岸线,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海上航线。传说中率童男童女入海求长生不老之药的徐福就是海州赣榆人。可以想见,李汝珍在重要的海滨盐场板浦定居,居住了几十年,对于海洋非常熟悉,在《镜花缘》中写出那些奇幻的“海上传奇”自然得心应手。

《镜花缘》第一回中就写道:“海岛中有三座名山:一名蓬莱,二名方丈,三名瀛洲”,后面还写到了“清光满目,黛色参天”的海外仙境“小蓬莱”。诚然,蓬莱、方丈和瀛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李汝珍笔下的“小蓬莱”,其原型正是海州名胜、江苏海拔最高的云台山。

唐代大诗人刘长卿这样描写云台山:“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苏轼则写道:“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次韵陈海洲抒怀》)。

历代诗人都将云台山视为“蓬莱”,这里塔影山光,溪涧深邃,鸟兽成群,花果飘香,宛如人间仙境。

在《镜花缘》中,海州人还能找到熟悉的方言和民俗。据考证,《镜花缘》使用的海州、灌云等地方言将近二百条,如“就饭”“出室”“三朝”“对人心路”等等。海州的一些非遗民俗,如“胡滔天”传说、“葛根解酒毒”等也被李汝珍写入书中。难怪有连云港当地学者认为,《镜花缘》也是一幅古海州的风俗图。

最后还要提一下很多80后90后印象中的《镜花缘》。

1991年,《镜花缘》拍成了木偶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海外的奇幻历险中,唐敖等先后到了两面国、穿胸国等奇怪的国家,因此拍出来的画面也有点吓人,很多人以这部木偶剧是“童年阴影”。

最后,看看这些剧照,再重温一下这部经典的木偶剧《镜花缘》——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精选最经典的奇幻故事手机当当网

本书是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精选。爱丽丝漫游奇境,小飞侠,格列佛游记,动物庄园,柳林风声。放飞想象的奇幻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是一部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与《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并称为有史以来*流行的英文书籍。   《小飞侠》一部充满想象与冒险的经典儿童故事,带你进入*为奇幻的冒险旅程!   《格列佛游记》较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作品充满大胆奇特的想象,语言幽默风趣,值得一看!   《动物庄园》欧美15所名牌大学学生投票选出的“影响我成长的十部作品”之一,世界文坛*著名的政治讽喻和寓言小说之一。   《柳林风声》被誉为“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压轴之作”,是曾让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一口气读了三遍的儿童经典名著。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