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我们坐在窗前,抬头看天上的云朵,不自觉地会把它想象成棉花糖、蘑菇、大象、马等。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例如,学生在学习数学几何图形过程中,为完成这个学习任务,获得知识而头脑中构思图形的想象;工程师或设计师,对自己作品图纸的想象等。
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当我们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头脑中就会出现出一幅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画面,这就是再造想象。也就是说人在阅读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各种文字材料时,或工人看建筑或机械图纸,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出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发明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作品时,人脑中构思的新事物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如鲁班的手被草叶子划伤之后,发明了锯子等。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使人们寄托的东西。
如果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例如,小学生、少年、儿童幻想着将来自己长大了成为一名科学家、宇航员、航海家、医生等,就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的,就属于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例如,有的人幻想长生不老,到处寻找灵丹妙药;有的孩子看了《西游记》,想学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看了电影,想变成超人、蜘蛛侠等,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并且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就属于空想。
(判断题)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也是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 )
【答案】×。解析:本题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梦是无意识进行的,梦的内容有时十分荒诞,但它的构成成分仍然是已有表象的分解与组合,它们经过改造和加工,从而形成常常很离奇的梦境。创造性想象属于有意想象,所以梦不属于创造想象,故本题错误。
2.当小朋友看到北方冬季窗上的冰花时,会觉得它像梅花或树叶等,这体现了幼儿的( )。
A.再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题干中幼儿看见窗子上的冰花想象程梅花和树叶,是不需要目的和意志努力,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这是无意想象的体现。故本题选择D。
3.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时装周的衣服设计图,这属于( )。
A.创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创造想象指的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题目中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时装周的衣服设计图,是没有现成的描述,独立进行想象的过程,这属于创造想象。故本题选择A。
4.下列关于想象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B.人们读同一首古诗会联想到不同的场景,说明再造想象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
C.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文学创作,都是无意想象在发挥重要作用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梦是幻想的特殊形式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相关知识。由于个体间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等的差异,对同样的描述提示会再造出各不相同的形象,因此,再造想象也有创造性成分,B项说法正确。A项,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而不是创造想象。C项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文学创作,都是属于有意想象在发挥重要作用,C项错误。D项梦是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D项也错误。故本题选择B。

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是否有目的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例如:孩子看到天空中的浮云时,有时觉得云像小羊,有时又觉得它像一匹奔腾的马。另外,当人们长久地进行机械、枯燥无味的活动时,如在乏味的课堂上或长久躺在草地上休息时,通常会浮想联翩,一些形象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在眼前。这些都属于无意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梦是无意识进行的,梦的内容有时十分荒诞,但它的构成成分仍然是已有表象的分解与组合,它们经过改造和加工,从而形成常常很离奇的梦境。幻觉是一种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有些麻醉剂的使用或注射毒品,也能引起幻觉。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例如,科学家提出的各种想象模型,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果。
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这些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方向性,都是意识活动的形式。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都是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是有意想象的三种形式。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由于个体间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等的差异,对同样的描述提示会再造出各不相同的形象,例如,一千个人看了小说《阿Q正传》,头脑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形象,因此,再造想象也有创造性成分。
再造想象必须依据一定的描述和提示为前提,再造出别人创造过的事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较差。再造想象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表象越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同时,再造想象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它实际上是在词语指导下进行的想象思维的过程。
创造想象指的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吴承恩创作《西游记》里面各个人物的过程,鲁迅先生创作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形象的过程,都属于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有三个特点,分别是:独立性、首创性和新颖性。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幻想同一般的创造想象一样,也是一种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事物形象的过程,但它与一般的创造想象又有区别。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可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两种。
积极的幻想也叫理想,它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指健康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幻想,是人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动力。
消极的幻想也就是空想,它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的可能,它是以意愿代替实际行动的消极空想。
1.作者构思文艺作品的想象是的( )。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记忆想象
1.【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及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其中,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故B选项正确。
选项A,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是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
2.阅读《水浒传》时,毛毛根据书中的描绘,想象出奸臣高俅的形象。毛毛的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其中,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其中,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阅读《水浒传》时,毛毛根据书中的描绘,想象出奸臣高俅的形象。这是根据书中的描绘,在人脑中形成对应的新形象的过程,这属于再造想象。故C选项正确。
选项A,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创造想象是指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是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与题干不符,排除。
想象的分类
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心理学“认知过程”这部分知识点的考察,一直是知识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如案例型的单选或者概念反选类型的多选等。今天,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学“想象”的知识。 想象,指个体对大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认知过程。想象的分类是想象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内容,也是重点考查对象,经常出选择题。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也叫不随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人们发生无意想象时,通常是不由自主的,不怎么费力气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象的形象。比如,抬头看天空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这是一种无意想象。 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想象,比如“庄周梦蝶”、白日梦等,以及精神病人的幻听、幻视都属于无意想象。 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和方式不同,有意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其中,创造想象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叫幻想。 再造想象,根据语词描述或图像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需要借助一定中介物,即语词或图像。比如,当我们读小说时,看到书本文字,能够想象出语言所描述的画面,这就是再造想象。例如,看《红楼梦》里面的文字描述,想象出林黛玉、贾宝玉的样子,即属于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指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复杂,它需要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加工和改造,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实现。比如,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过程、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的过程,均属于创造想象。 如何区分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 考生注意,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主体是“作者”还是“读者”,如果是“作者”角度,属于创造想象;如果是“读者”角度,属于再造想象。 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一般与个人的未来前途、个人愿望相联系。比如,幻想出“超人”“女侠”这些形象。幻想,包括理想和空想。理想,是立足现实的想象。空想,是不切实际的想象。理想,比如将来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空想,比如幻想天上掉下来500万。 幻想+现实基础=理想;幻想-现实基础=空想 综上,想象包括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及幻想。 想象的分类,是想象这部分知识里的重点内容,在考试选择题里出现频率很高,考生们重点把握。 接下来我们通过习题,巩固一下上面的知识。 1.【单选题】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 )。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一般在考试过程中题干的关键词都读或看等。题干中“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时头脑中出现的形象。”也就是通过言语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的新形象。因此,C项正确。 A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是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那就成了空想。热与题干不符,排除。
相关资讯
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幻想是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
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幻想是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