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投资中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更新时间: 2025-09-20 20:24:06

阅读人数: 811

本文主题: 戴维斯双击股票图形

来源:雪球App,作者: 凡夫经济学,(https://xueqiu.com/5205501797/114761296)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迷人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理论。

众所周知,股价=市盈率×每股收益=PE×EPS,即股价变动由市盈率PE和每股收益EPS决定,而我们将PE和EPS同步变动定义为双击。其内在的逻辑是: 当市场低迷时,PE和EPS都在下滑,而乘数效应使股价剧烈下滑; 当市场好转后,PE和EPS都在增长,其乘积就使股价出现了急剧的上升。 (PE(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可以简单地认为,市盈率高的股票,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市盈率越低,其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未来预期很乐观,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股票,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比如钢铁行业,投资者预计未来企业业绩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普遍给出不高的市盈率。EPS(每股盈余)=盈余/总股本,为公司获利能力的最后结果,每股盈余高代表着公司每单位资本额的获利能力高。)

我们不难看出,戴维斯的投资策略很简单,即以低市盈率买入成长性潜力股,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每股收益)和PE同时增长的乘数效应。举个例子,我们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可观的。

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主要体现了企业成长变化与市场预期对股价波动的双重影响。比如,在牛市时,投资者可能获得估值上升、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收益。在熊市中,投资者所面对的往往是估值下滑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简而言之,戴维斯“双击”就是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然后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在投资中,我们要寻找大概率实现戴维斯“双击”的股票,避开可能出现戴维斯“双杀”的股票——企业业绩下滑(EPS下降)、股市进入熊市(投资预期变坏,PE下降)所带来的“双重杀伤力”。

最后,我们再聊一聊成长股。何为成长股?成长股是指这样一些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它们的销售额和利润额持续增长,而且其速度快于整个国家和本行业的增长。他们是很多价值投资者的最爱,有时候我们会享受到成长股“双击”带来的高收益,但我们更需要警惕的就是 成长股一旦不能持续增长的话,戴维斯“双杀”就是其最终宿命。

喜欢成长股的投资者一定要注意公司和市场的变化,典型的就是公司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EPS变化),和市场进入熊市,市场预期值降低(PE变化)。一旦公司走向成熟并且市场预期下降,典型表现是几年内利润翻倍而股价不涨,这种情况还不错,最坏的可能是公司收入利润下降,或不稳定,那么假定利润下降一半,EPS从2元降到1元,市场预期可以迅速回归,PE从60到10,那么股东的损失会非常大,也就是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投资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成长,哪些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那些竞争中获胜的,竞争力增强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良性增长才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而那些变化不定的、不能持续的,将会带来的损失,远比想象的要恐怖。盲目的给予成长股不切实际的高预期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现阶段,银行股的戴维斯“双击”好戏正在慢慢地拉开帷幕;现阶段,股票是最有投资价值的资产。(以A股为代表,与北上广深的房价的投资价值相比较。

投资中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股价飙升原因之戴维斯双击效应(选股逻辑)

来源:雪球App,作者: 绪流而上,(https://xueqiu.com/1676034855/236365765)

昨天写了一篇帖子,只是说要回避行业内卷阶段,没有说选股的逻辑。如下图:

我们选股逻辑要从戴维斯双击开始,因为,我们发现:股票彪涨的,都有戴维斯双击效应。

戴维斯双击,指的是在低市盈率的时候低价买入的股票,等到持有股的股票价格上涨后,在处于高市盈率的时候卖出,而在此时卖出的股票价格就是每股收益与市盈率同时增长后,两者相乘的倍数的价格。

因为当一家公司的利润持续上涨的时候,公司股票价格的每股收益就会提高,而每股收益的提高就会带动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提高,股票价格毫无疑问也会上涨。这种投资策略就被投资者们称作戴维斯双击。

通俗来讲,所谓戴维斯双击,就是当一个公司利润持续增长使得每股收益提高,市场给予的估值也会提高,股价得到了相乘倍数的上涨。

所以,我们要找什么股票?简单来讲,就是:

您会发现,牛股多有一个特征,就是每股收益持续增长,观测指标如下:

一是:可观或加速增长的当季每股收益。也就是当季每股收益同比大幅度增长,最好40%以上,并且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二是:年度收益增长率(每股收益)至少25%到50%。

(我曾经写过大牛股之七大特征,里边提到了以上两点,详见链接:

有一种简便的、无脑的做法,就是炒股软件打开,找符合以上每股收益指标要求,趋势起来就做。但咱们要简单想想每股收益持续性的逻辑,有的股自然而然能想通。

1.对周期股:比如煤炭、石油股票,现在每股收益是高,但还是周期性的范畴,周期顶点后下滑,每股收益将持续下滑,不符合戴维斯双击,搞不好每股收益持续下滑,还是戴维斯双杀。什么时候买这类股票?在每股收益历史低位的时候,因为对周期股来讲,每股收益历史低位后,接下来的两年每股收益会持续提升,容易产生戴维斯双击效应。

2.对成长股:根据利润公式=产成品价格*销售数量-原材料价格*购买数量。

理想情况下,产成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下降,销售数量持续提升,就可以产生每股收益的持续提升。这种情况发生的太少,因为产成品价格上涨,往往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只需要销售的涨幅大于采购的涨幅就可以。

这样看起来太复杂了,再咱们简化一下,公式就变为:

再简单点,咱们先找高速发展的行业,然后再找毛利率持续提升的个股。看看大牛股 几年前是怎么涨起来的吧?都有段产品毛利率持续上升、行业快速增长的阶段。

为什么股价不容易起来,因为虽然行业是好行业,但行业极度内卷,毛利率都是下滑的,市场预期毛利润保证不了。

复盘一个经典戴维斯双击案例

来源:雪球App,作者: 木易李察,(https://xueqiu.com/7210388794/327587683)

(SZ:300033)股价自9月24日107元开盘、当日涨幅12.04%起,在12月10日股价创下364.99元历史新高,股价仅历时78天暴涨2.41倍,时至今日同花顺的股价仍在300上下波动。

2021-2023年报的经营数据,为什么不先看24年的数据呢?因为24年报数据是失真的,这个后文再讲:

21-23营收分别为:35.01亿,35.59亿,35.64亿,基本上稳定在35亿左右。

21-23利润分别为:19.11亿,16.91亿,14.02亿,22年、23年是下滑的。

21-23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56元元,3.15元,2.61元,跟利润数据一致。

如果现在把时间拨回到2024年9月24日,你会怎么给

当日开盘价107.00元,对应静态市盈率:107.00/2.61=41PE,贵吗?好像有点。

近5年的市盈率(TTM)情况:

20年:大约在60-85PE之间

21年-22年:大约在25-40PE之间

23年:大约在30-60PE之间

24年1-9月:大约在37-50PE之间

近5年市盈率(TTM)30分位值是34.97PE,30分位值是55.28PE。

这么看来9月24日当日的40PE算不上便宜,但也不算很高。

我们都知道澳门的博彩生意赚钱,但是有个生意模式比澳门赌场还要好,也没有那么重的税,也没有资本开支,这个生意就是证券交易。

证券交易行为发生在交易所,但买卖双方需要中间人撮合,这个就是券商的经纪业务,中间人抽取买卖双方的佣金。有的公司利用独特的方式圈了一堆潜在证券交易的用户,但是他们没有券商牌照无法当中间人撮合证券交易,那怎么变现呢?答案就是卖用户。

有的向用户卖基金,找基金购买者和销售者分别抽取佣金,代表就是

有的呢,向券商卖用户,以后用户产生交易后找券商分佣,然后向用户销售“炒股工具”,帮用户“炒的更好”,代表是

2014年前后,这两家公司都完成了“ ”转型,核心特点是:获客成本低、边际成本区域零。

的营收增长了16倍,利润从0.6亿增长到18亿,30倍。

的业务没有变,还是券商分佣+卖炒股软件,主要的开支就是30%左右的研发费用,利润率40%+。虽然大部分利润都分掉了,但账上除了钱还是钱,没办法,老板就去盖楼。

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他在2015年并购了一家券商获得了牌照,从而进入了券商行业,实现了把自己的用户卖给自己。

的介绍内容是我从雪球上搬运的,作者:

2024年9月24日发现什么大事?

AI,9月23日、24日、25日,10月8日这几天的股市成交金额情况如上,仅仅两三天时间股市的成交就能从5500亿的低点迅速翻倍至11000亿,并在国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再暴涨至近3.45万亿,短短6个交易日翻了6倍多,引爆了全民跑步进场的热情。

这样的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呀?毫无疑问是营收、利润、EPS必然是跟着暴涨,这也是为什么证券股票是牛市旗手的核心逻辑。

近21-23年的EPS,最低23年2.61元,最高的23年3.56元。

我们保守一点,取最低的23年2.61元为基数,考虑到牛市的市场交易热情,预估25年的EPS在23年的基础翻1倍,预估25年EPS=2.61x2=5.22元,过分吗?其实一点都不过分,不信你看看24年年报就知道了,这个后文会讲。

第二个指示是估值,前面也查阅过了 近5年的PE(TTM)情况,在25-85PE之间,其中24年1-9月平均值约40PE左右,我们保守一点,取近5年30分位PE值35为基数翻1倍,预估25年PE分位值为70PE,这过分吗?其实同样也一点都不过分。

那我们再看看对应的股价是多少?5.22元X 70 = 365.4元 。

股价在随后的12月10日股价创下364.99元历史新高。

这就是完美的戴维斯双击的经典案例!

有人说你这是后视镜说法,对,没错,我就是后视镜分析,你要抬杠就是你对。

我想说的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估值方法,它能让你估算出股价的大概顶部和底部区间的范围,当然了,结果的准确率取决于你设定的测算基数及乐观系数。

估值计算允远只能期望于模糊的正确,你很难做到绝对的正确。

那有人又说了,这种估值方法能验证吗?

23年Q4营收:1,191,861,458.14元

24年Q4营收:1,852,074,308.99元,增长660,212,850.85元,增长55.39%。

23年Q4归母利润:631,846,081.63元

24年Q4归母利润:1,172,302,796.38元,增长540456714.75元,增长85.54%

这类公司恐怖的毛利率和边际成本了吧?他们在牛市里增长的营收几乎全变成了利润。

24年年报分季度会计数据就会明显发现,只有四季度的经营数据是暴涨的,因为季度的数据是完美呈现了四季度的火热市场交易情况,

而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相比往年是比较正常的,所以 的24年全年综合数据与当前实际经营情况是明显偏低的。

那现在24年报数据已经出来了,我们应该如何估算当前

我们仍然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和数据进行测算:

以23年的EPS 2.61元为基数,以24年四季度的利润增长率85%为增长目标,再修正预估 25年的EPS=2.61 X 1.85 = 4.83 元

3月14日的收盘价是318.70元,你看股票软件上的实时估值应该都是93.97PE,但这个估值数据是失真的,对应的25年的实际估值应该为318.70/4.83=66PE。

在你心里面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