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八九十年代最火爆的七本武侠小说,老师会没收学生的自己偷看
相信很多70,80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被老师没收过武侠小说的经历。后来被没收的多了也出现了反叛心理,几个孩子就凑在一起商量,是不是老师也想看,就从我们手上抢去了,要不咱一起偷回来?
当时我们确实就是那样想的,而现在,我还是那样想的,甚至我感觉当时想的绝对没错。因为武侠小说就是全民热,不光是孩子喜欢看,当时只有二三十岁的老师们也不可能不喜欢看。
现在想来,当年冒着被老师抓获的风险,不知看了多少武侠小说。尤其是以下的这10本,我每本都读过不止以下三遍,相信很多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也都有类似经历。
第一是射雕英雄传。这不光是在年轻人心目中,在任何年龄段的人心中都有神一样的地位。原因就是,射雕英雄传是我们大陆引进的第一部港台电视剧,好多人都是因为想看这部剧而买了电视机。
第二是天龙八部,金庸著作的又一部神作。这部书使用了多主角的模式,讲述的是在民族危难之际,诸多主角的生存状态。这里面最牛的就是扫地僧,直到现在仍然很多金庸小说迷们认为,扫地僧才是金庸小说中的战力天花板。
第三是神雕侠侣,哪怕是没有看过小说的人,也一定看过神雕侠侣的电视剧。甚至不少人觉得,电视剧拍出来的效果甚至比小说还要好。尤其是当小龙女被玷污的时候,不知道激起了多少人的护花之心。而主题曲《归去来》,也随着电视剧的火爆而风靡全国。
第四是多情剑客无情剑,让人们充分了解了什么叫做侠之大者。只是我们小时候,愿意看金庸作品的人更多一些。主要是古龙作品没有像金庸作品那样的招式描写,总感觉比较玄学,对于初中以下的小孩子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第五是绝代双骄,当时也是受到了电视剧的影响,到最后又去买了原著阅读,讲述的就是双生兄弟宿命对决的故事。这里面还是以移花公主的复仇计划为主线,妥妥的经典小说。
第六是白发魔女传,这里面既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又有师徒之间的生死守望,还有江湖门派中的生死搏杀,可以说,这是梁羽生笔下的最强作品。
第七是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里面讲述了无情,冷血,铁手,追命的英雄故事。这里既有朝廷和江湖的博弈,又有小老百姓之间的爱恨情仇,是一部有声有色的作品。
上面这七部必读武侠小说,分别是金庸,古龙,梁羽生和温瑞安的作品,而在当年的香港,这4个人被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他们的武侠小说主要是以连载形式来推出,在当时没有短视频的时代,这已经是人们能获得的最好精神食粮。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完结+番外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完结+番外】在线阅读
新人免费读10天(账号和设备都为新人)
项少龙坐在时光机内,强忍着内心的激动。
这个项少龙已经不是原《寻秦记》中那个的项少龙了,而是一名穿越者。
当得知自己名叫“项少龙”时,让他欣喜若狂,他知道他很有可能进入了《寻秦记》的小说世界当中。
虽然《寻秦记》中对项少龙穿越前的往事没有交代,他名叫项少龙也很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但他还是决定为穿越秦朝做准备,哪怕到头来真的只是巧合,这里并不是《寻秦记》的世界。
自己已经得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算不是《寻秦记》的世界,也不能辜负了这种际遇。
为了穿越秦朝,项少龙寻名师、访高友,甚至造访高原、东渡日本,拳脚、冷兵器,学习一切能帮助他立足于那个残酷时代的技能。在黑拳台上、在特种部队中锻炼自己。
“永别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项少龙来了,战国时代!”
原创武侠小说玉娇龙,八十年代助今古传奇爆红,其实改编自卧虎藏龙
说起武侠小说,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金庸、梁羽生和古龙。其实在八十年代,内地武侠小说也有许多佳作。
这其中,聂云岚的《玉娇龙》以及《玉娇龙》续集《春雪瓶》在八十年代可谓红得发紫,成为众多武侠迷的难忘记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看武侠22年的武侠迷。今天我和朋友们聊聊武侠小说玉娇龙,聊聊玉娇龙和卧虎藏龙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也是一个武侠迷,记得关注我哦。
老武侠迷都知道,早期内地的武侠小说是在报纸和杂志上连载的。比如武林杂志刊载的《射雕英雄传》和南风杂志刊载的《白发魔女传》。
像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梁羽生的《冰川天女传》,就是看的巴蜀曲苑杂志社的版本。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最早看的也是长江文艺的杂志版。
而在八十年代,《今古传奇》杂志虽然不是最早刊登武侠小说的,却凭借《玉娇龙》、《春雪瓶》、《武当山传奇》等武侠小说爆红,销量猛增。
而反过,《玉娇龙》也借着《今古传奇》杂志的平台得以扩大知名度,逐渐成为八十年代武侠的爆款之作。
《玉娇龙》的作者是聂云岚,而小说故事讲述的是玉府千金玉娇龙,自幼随父母镇守西疆。玉娇龙自幼师从高云鹤,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有一身好本领。
玉娇龙母亲回京的路上,突然杀出了马贼罗小虎。玉娇龙独自追赶罗小虎,竟然被罗小虎的身世、胸怀、作为以及相貌所吸引,两人产生了一段情缘。
由于身份关系,玉娇龙只能与罗小虎分手。回到京城,玉娇龙遭遇父亲逼婚,拒婚出逃,却又被骗回家。又惊闻罗小虎入关复仇被杀,玉娇龙万念俱灰,只得为母而嫁。
谁知道罗小虎没有死,为了玉娇龙而大闹京城。玉娇龙也因而名声受损,化名春龙,却发觉自己已怀了罗小虎的骨肉。
祁连山下,玉娇龙的亲生儿子被人换去,身心受到致命伤害,只能带着换来的女儿雪瓶,隐居艾比湖。
不料小雪瓶不懂世事,箭伤罗小虎,使得罗小虎被擒。为救罗小虎,玉娇龙假传军令。待到罗小虎安然救回,玉娇龙却带着小雪瓶,遁去天山深处。
《玉娇龙》的续集《春雪瓶》讲述的是春雪瓶得到母亲真传,武功非凡。由于玉娇龙生病,春雪瓶独自下天山抓药。
一路上,春雪瓶多次搭救遇难的商旅,得到了“飞骆驼”的外号,还凭借自己的武功,夺回了当年罗小虎失去的大黑马和短刀。
为了帮玉娇龙找到亲生儿子,春雪瓶又返回关内寻找。而玉娇龙的亲生儿子韩铁芳也正带着当年的标记,万里寻母。
好巧不巧,春雪瓶与韩铁芳多次相遇,渐生情愫。最终真相大白,而玉娇龙病体不敌,死在荒漠之中。临死时,玉娇龙从儿子怀中抓紧了当年的标记。
罗小虎再度被擒,春雪瓶与韩铁芳前往相救,小虎终因伤重,死在春雪瓶怀中。
当年很多人都非常佩服作者聂云岚的才华,为《玉娇龙》的故事所感动。等到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电影上映,很多人还以为电影《卧虎藏龙》是根据《玉娇龙》改编的。
等到大家纷纷道明真相,很多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玉娇龙》小说也是改编的,它所改编的乃是民国武侠小说作者“王度庐”的《卧虎藏龙》。
而《玉娇龙》的续集《春雪瓶》所改编的乃是王度庐的《铁骑银瓶》。
当年王度庐有个“鹤铁五部曲”,分别是《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
这五部小说在民国时期很有名气,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因为前面武侠小说被禁的缘故,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卧虎藏龙》等小说的存在。
聂云岚自己解释说“一直以为王度庐是清代人”,然后他认为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个故事,所以明目张胆改编出《玉娇龙》和《春雪瓶》,还在《今古传奇》杂志上连载。
事实上,《玉娇龙》也的确与《卧虎藏龙》有许多不同。
比如说,《玉娇龙》更加注意体现玉娇龙和罗小虎的侠义精神,体现一种“救国救民”的态度,这与王度庐专注于体现封建礼教下人性挣扎的精神有着鲜明的区别。
再比如说,在人物塑造上,《卧虎藏龙》把玉娇龙写得过于残忍,而把罗小虎写得过于窝囊,缺乏男子气概。而《玉娇龙》重新塑造了男女主角的性格,更加符合老百姓的侠客梦。
再比如说,在文字风格上,《卧虎藏龙》显得更加细腻,更加文人化。而《玉娇龙》则带有一些评书风格,体现了一种慷慨激昂的豪侠之气。
现在有一些武侠迷,认为《玉娇龙》抄袭借鉴了《卧虎藏龙》,很是看不起《玉娇龙》。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客观看待。毕竟八十年代并不是文化与网络发达的现在,那时候广大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是比较匮乏的。
而《玉娇龙》与《春雪瓶》恰恰填补了老一辈武侠迷的精神空缺。毫不夸张的说,真正喜欢玉娇龙这个角色的人,大多是喜欢聂云岚版本的《玉娇龙》,而不是王度庐《卧虎藏龙》原著中的玉娇龙。
聂云岚的《玉娇龙》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风靡全国,影响力广泛。正因为聂云岚的改编,才会有深入人心的玉娇龙。
我说句难听点的话,我也曾经咬着牙硬着头皮去看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原著,但说实话,真心看不下去。不知道是因为先入为主呢,还是不习惯王度庐的写作风格呢?一笑。
朋友们,你们看过《玉娇龙》和《卧虎藏龙》吗?你们对这两本小说有什么看法呢?在武侠没落的时代,你们还会看武侠小说吗?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