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网络文学:类型创新多样 新兴题材频出
2024年,网络文学创作进一步贴近时代生活,包括“老年人”“新职场人”等在内的新群体加入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队伍中。类型创新更加多样,题材表达更贴近现实,无论是类型元素融合还是网络文学与下游产业的业态融合都在进一步深化。网络文学名副其实地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同时,网络文学及其IP转化以丰富的想象、充沛的情感和精彩的故事,受到多语种地区读者欢迎。网络文学既出圈又出海,表明网络文学既是大众的也是世界的。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通过吸收网络文学类型化创作的成功经验,变得更加大众化。重要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在形式技巧和内容深广度方面都有发展,在坚持正能量的同时,兼顾了可读性和艺术性。《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滨江警事》(第1部)两部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入围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同时,固化的类型结构被打破,类型的规则也在被重新书写。以男性为主要阅读群体的男频网文以表现个体之于他人、世界意义的“理念”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网文中类似游戏过关的“升级”结构,“不爽”成为爆款特征,这种变化反映了读者对内容逻辑和价值观有更高要求,而不仅仅是对情节快感的单一追求。这为网文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表达维度,推动类型文学朝着更加多元化和高级感方向发展。 以女性为主要阅读群体的女频网文的类型整体处于持续变动之中,呈现出古典回潮与先锋实验并行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对传统叙事美学的致敬,网络作家摒弃繁复的设定,专注于故事本身的内涵与深度,洗尽铅华,稳扎稳打。以往女频文学中固定的题材和元素式微,以言情为单一线索的叙事结构已逐渐被边缘化,类型融合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许多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女频的故事框架,而是成为深刻反映并敏锐捕捉社会情绪的文本载体,展现社群性的成长体验和价值观念。属于“新世代”女性的新职场、新生活与新型的亲密关系,正逐渐成为女频网络文学重点描绘的对象。科技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变革越来越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主播”“博主”等新职业成为女频网文描绘的对象,而“新世代”亲密关系也不断被诠释和塑造。 网络科幻依然发展势头强劲。网络科幻不仅通过对未来科技和社会形态的想象,展现了人类面对未知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科幻文学的强大包容性与创新能力。同时,它将科幻元素与奇幻、武侠、都市、历史等既有类型相融合,创造出“科幻仙侠”“星际都市”“未来历史”等新颖独特的子类型,大胆地将科幻与悬疑、游戏、无限流等其他流行元素相结合,构建出既充满想象力又贴近读者情感需求的精彩故事世界,进一步拓宽了受众基础。 类型的多元化创新不仅表现在传统题材的不断创新与细化上,更在于新兴题材的崛起和跨界融合的趋势。新的类型逐渐生成,打破了既往类型化的局限,呈现出一种突破性和多元化趋势。同时,贴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叙事结构与表现形式也逐渐清晰起来。这种多样化趋势不再仅仅局限于题材领域的拓展,而是更加注重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维度的重新生成,从而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内容生态。比如,短篇的出现更加适应快节奏生活方式下读者的需求,也展示了网络文学在体裁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短篇网文以其信息化、集约化、戏剧性等特点,适应了现代用户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也为市场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文学选择。 中国网络文学IP转化持续活跃,涵盖了影视、动画、有声剧和游戏等多个领域,与其他娱乐形式交叉融合,也为作品带来新的表现空间和创作方式,推动整个行业的深度转型与发展。数字媒介交融深化,围绕网络文学作品,其他版权形态的产业开发模式已经萌生了新的发展态势,单向放射状的联结结构深化为以IP概念为核心、多业态协同发展的圈层共振模式。改编作品涵盖了都市、历史、仙侠等多个领域,在内容深度和市场广度上均展现出显著特点。特别是2024年微短剧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结合,让网络文学更贴近大众生活。 网络文学在持续破圈的同时,“网文出海”也在长足发展。自2022年有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后,2024年又有10部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网文出海”平台覆盖包括英语、印尼语、菲律宾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克罗地亚语、俄语、匈牙利语等多语种地区,数字化文学受到各国读者喜爱。 泛网络文学类的“微短剧出海”已成为中国文娱内容国际化的新赛道。微短剧出海反映了内容输出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网络文学以长篇叙事为主,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海外传播形成一定障碍。而微短剧通过视觉化手段弱化语言的限制,情节更为紧凑,情感表达更直观,使其更易为全球观众接受。这一形式将网络文学的叙事核心与短视频的轻量化特质结合,是将本土文化网络文学内容通过短视频形式进行全球传播的重要尝试,成为“网络文学+”走出去的新兴力量。 各种新兴题材的崛起及不同圈层的参与,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愈加多样化,展现出更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同时,随着IP转化和内容国际化的推进,网络文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通过创新和融合,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建设力量。 (作者:李玮,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

2023年网络文学精品化持续升级,“国潮”题材成创作风尚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2024年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价值定位、内容题材、创作生态、IP产业和网文出海等层面,清晰展现了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最新发展脉络,并围绕精品化、IP转化提速、全球化深入等2023网文产业发展三大核心趋势展开深度剖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网络文学行业代表和作家代表参加会议,围绕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网络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名片报告指出,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增长势头不减。受到精品化、IP转化提速、全球化深入等三大核心趋势的积极推动,中国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参与、全球共创,彰显中华文化原创力的生动实践,不断延伸传播半径,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的文化名片。报告所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同比增长3.8%,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605亿元,同比增长近百亿,网文产业迎来3000亿元市场。中国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2405万,网文作品数量达3620万部,网文用户数量达5.37亿,同比增长9%。按照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量10.79亿计算,中国网民近一半是网文用户。网络文学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强国叙事成为网络文学创作新趋势。2023年网络文学作者更突出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现实、科幻等多元题材,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第二个结合”有效路径,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多元题材,“国潮”写作形成年度风尚。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主办的“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共收获6万部非遗题材作品,涉及京剧、木雕、造纸技艺、狮舞等127个非遗项目。“历史”成为网文头部平台阅文男频五年复合增长率TOP1品类,“唐朝”题材崛起,《满唐华彩》《唐人的餐桌》等优质作品相继涌现。现实题材再创历史新高,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的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总计收获作品38092部,同比增长26%,“现实+”题材进入创作视野,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科幻与强国叙事交织,《深海余烬》《隐秘死角》等多部精品佳作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网文全球化深入”成为2023年度网络文学发展的另一亮眼特征。报告指出,伴随着中国网文海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网文、游戏、影视已成“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数据显示,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海外网络作家约41万名,海外原创作品约62万部,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覆盖全球200+国家及地区,其中美国用户最多。在AI翻译一键助力、出海IP产品相互赋能等利好因素的加持下,华语IP逐步进入全球视野,如影视剧《庆余年》第二季成全网首部预约量破千万的国产剧,海外独家发行权已被迪士尼预购;影视剧《田耕纪》在爱奇艺泰国站、日本站登顶;阅文首个自主海外发行的IP改编游戏产品《斗破苍穹:怒火云岚》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上线,东南亚地区2023年Q4新用户环比增长118%。网文精品化持续升级,00后成网文作家新增主力报告立足供给侧分析了网络文学的结构性变化。作家方面,00后成新增助力,95、00后引领网文创新。以代表性网络文学平台为例,阅文新增白金大神60%是90后95后,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80%是95后,新增作家60%是00后,00后作家万订作品新增230%。以《道诡异仙》《赤心巡天》《玄鉴仙族》为代表的“一书封神”现象凸显,起点读书等拥有成熟孵化机制的头部平台成为年轻作家成名快车道。作品方面,精品网文头部突破、长尾精进,全民化、陪伴性凸显,《道诡异仙》《灵境使者》《宿命之环》等宏大世界观佳作纪录不断突破,起点读书10万均订作品同比增长75%,《谁让他修仙的!》等快节奏“小白文”则俘获大批高粘性用户。2023年网文IP市场增长近百亿,AI全面辅助IP生态提速除精品化供给为IP转化提速夯实基础之外,报告进一步总结了2023年网文IP市场规模增长近百亿的三大驱动力:IP前置开发模式逐渐成熟;影视、动漫、微短剧等赛道创造重要增量;AI技术辅助网文IP生态提速等。2023年,IP前置开发模式逐渐成熟,内容平台定制化打造的有效互动、二次创作等模式更成为IP孵化“杀手锏”。比如《宿命之环》在起点读书平台,2023年本章说字数累计超7000万,单个用户最高为作品配音超2800次。与此同时,平台为《诡秘之主》打造的官方主题站“卷毛狒狒研究会”,依托全新互动方式上线首月即汇聚了超60万粉丝,用户日活环比提升超200%,为“诡秘”有声读物、盲盒、改编动画等多品类创作提供了新路径与新增量。报告认为,2023网文IP影视改编效率、质量双提升,据云合数据2023上新剧集热播剧集均有效榜单显示,TOP20作品中60%均改编自网络文学;动漫、科幻成为放大IP影响力的重要增量,尤其年番动漫持续、稳定为主流视频平台贡献热度与营收,2023年腾讯视频经典畅销榜TOP10中,50%的作品为网文改编的动漫,《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年番作品常年霸榜;微短剧成为释放中腰部IP价值的风口,为IP生态拓展了更高效的IP可视化通道,精品化是短剧发展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预判2024年将成为男频IP影视改编的爆发之年。截至2023年底,腾讯视频期待榜TOP5中60%是男频IP,其中《庆余年》第二季位列电视剧期待榜第一名,预约量超过1150万;《大奉打更人》预约量超200万,“待爆”男频佳作重回顶流。报告还重点关注了AI技术对网络文学行业的多方面影响,认为AI正在掀起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伴随着2023年7月首个网文大模型“阅文妙笔”发布,其应用端作家助手妙笔版同步上线,并于当年年底向阅文所有签约作家开放内测,AIGC辅助网文作者提升创作效率已成行业共识。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表示,AI之于网络文学的特殊优势在于它不仅是媒介和载体,还是创作工具和产能放大器。“AI的功能触角将为网络文学创作带来不可小觑的附加值,未来伴随‘AI+IP’系列技术成熟,逐步嵌入到IP开发工作流中,将极大释放IP开发产能,推动网络文学生态升维。”此外,报告还特别指出,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版权保护生态共治,政策法规、行业自律、读者作者等多方共同发力,正在加速网文正版化进程,为网络文学海内外传播形成关键保障,助力网络文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社科院2023网文报告:精品化、ip转化提速、全球化三大趋势拉动,网文产业迎来3000亿市场
01/混动太吃香,丰田赚到饱02/首部国产文生视频动画开播 长AI电影时代加速到来03/核心资产吸引力渐增 基金重拾“旧爱”04/美国交通部:将允许中国航司执飞的中美往返航班数量3月31日起增至每周50班次05/“老外在中国有钱难花”? 国常会发声!微信支付宝已畅通绑定06/突发!12连板克来机电紧急提示:公司股票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07/响应监管要求 券商迅速禁止融券违规交易08/6家公募基金谈Sora投资“风口”:文生视频模型效果进入新高度 投资需关注不确定性和风险点09/娃哈哈告别宗庆后 宗馥莉身负重担10/外媒:美国商会会长克拉克将率团访华,是“两国关系改善最新迹象”
相关资讯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建议.docx-原创力文档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建议.docx,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建议 第page1页 toc \o 1-3 \h \z \u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建议 2 一、引言 2 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概况 2 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3 二、网络文学行业现状分析 4 市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