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10 16:57:26
南宁市国家安全局关于公开行政审批事项(不含涉密审批事项)等相关工作的公告发布时间:2014-06-24 00:00 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开我市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南府办函〔2014〕162号)要求,南宁市国家安全局决定向社会公开目前承办和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并听取社会各界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 联 系 人:南宁市国家安全局行政审批办公室 于维宁电 话:0771-3221229联系地址:南宁市政务服务中科园分中心二楼综合窗口邮 编:530000 附件:国安局关于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公告和目录.doc 南宁市国家安全局 2014年6月20曰
认为监听无需调整 罗杰斯今年4月接替基思·亚历山大出任国安局局长兼网络司令部司令。在路透社举办的网络安全峰会上,罗杰斯坚持为国安局的监听项目辩护。 罗杰斯曾在海军情报部门任职多年。按他的说法,这些项目合法,无需调整,只是需要更好地向公众解释。 斯诺登去年6月前后开始向媒体曝光大量国安局机密,包括国安局针对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等多国政要的监听项目,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德国等美国盟友提出强烈抗议,一些企业也不愿在搜集情报方面继续提供合作。 希望下属工作继续 罗杰斯说,一系列官方审查项目显示,多数国安局项目没有违反美国相关法律,因此,这些机密曝光后,所引发的大量批评使不少国安局工作人员感到“困惑”。 根据罗杰斯的描述,他上任后告诉下属继续像以前那样工作;但他同时提醒手下,对于不恰当之处,应该首先在内部提出。 斯诺登先前称,之所以曝光国安局机密,是因为这些项目侵犯个人隐私。罗杰斯不认可这一说法。 “斯诺登先生从美国政府和国家安全部门窃取了大量非常机密的信息,就他涉及国安局和隐私问题的主要论点,其中一小部分(信息)与之有关,绝大部分与那些观点没有任何关系。” 将修复与外国关系 罗杰斯称,斯诺登收集的信息涉及“国安局针对传统军事目标、国家关切议题的(情报搜集)能力”,但与个人隐私、国安局涉及美国公民的行动“毫无关系”。 按他的说法,在监听项目遭到曝光后,一些国安局的情报收集对象已经改变了自身的行为模式。 罗杰斯承认,斯诺登所曝光的机密影响了一些企业、外国政府与美国情报机构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自己将致力于修复这种关系。 罗杰斯说,他打算在首次出访中访问德国,部分原因在于,这一美国的传统盟友强烈反对国安局监听德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我想见我的德国合作伙伴,与他们讨论,让他们确信,作为一个新人,我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罗杰斯说。 “我不希望过去9个月的事件导致这样一个局面:我们之间的桥梁被毁,以至于我们无法对话与合作,”他说,“我希望我们至少能够相互了解。”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当地时间5月7日做出裁决,认定美国国家安全局(国安局)大规模搜集民众通话数据的监听行为违法。这是国安局大规模监听项目被曝光以来,美联邦上诉法院第一次认定该监听项目违法。第二巡回上诉法院7日的裁决推翻了下级法院先前对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诉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一案的裁决。由3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一致认定,国安局的监听项目违反了《爱国者法案》第215条的规定。《爱国者法案》是美国在“9·11”事件后通过的用来防范美遭受恐怖主义威胁的法律。该法案第215条规定,执法部门有权对任何与恐怖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调查。国安局对美民众进行大规模监听正是在这一规定下“合法”展开的。参与该案裁决的法官杰拉德·林奇表示,虽然《爱国者法案》允许国安局收集与恐怖活动相关的通话记录,但并未授权如此大规模监听美民众的正常通话。他表示,《爱国者法案》不能被解读为“可不受限制”地进行监听。美国情报机构前雇员斯诺登曝光国安局大规模监听项目,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界定情报部门权力合理边界的讨论。美国民权组织和互联网科技公司一直大力呼吁应保护公民隐私,约束国安局的大规模监听行为。《爱国者法案》第215条将于今年6月失效,国安局监听项目未来命运将如何在美国国会内部引发了争议。去年5月,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了旨在终结国安局大规模搜集公民通话数据的《美国自由法案》。该法案要求将储存通话元数据的责任从政府移交给通信公司,国安局将不能像过去那样长期保存这些数据。国安局在进行涉嫌恐怖主义活动的相关调查时,必须先获得法院许可或在紧急状态下,才可向通信运营商索取通话记录。但《美国自由法案》在参议院遭遇了来自共和的阻力。在参议院共和领袖麦康奈尔带头反对下,该法案去年11月在参议院表决时夭折。麦康奈尔批评《美国自由法案》既不能保护国家安全也不能保护公民隐私。当前共和虽然在国会两院占据多数席位,把握着立法议程设置的权力,但在参议院依然需要民主议员的合作,才能顺利通过两有争议的法案。目前共和希望优先推进已被长期搁置的贸易谈判中快速授权的立法事宜,但参议院民主领袖里德曾明确表示,除非共和先通过约束国安局监听项目及基础设施的法案,否则民主将不会在贸易快速授权法案上配合共和。另外,参议院共和还需要说服最高法院推翻第二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在7日上诉法院裁决前,众议院已重新提交《美国自由法案》,预计将于本月中旬进行表决。在参议院方面,麦康奈尔也提交了法案,将保留《爱国者法案》第215条,并继续维持国安局的大规模监控项目。可以预见,国会内部将重新燃起一场如何平衡国家安全需要和保护公民隐私的争论。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360揭批美国网络攻击: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 2022-03-02 23:58 360揭批美国网络攻击: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 3月2日,360政企安全集团发布独家报告,公开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为达到美国政府情报收集目的,针对全球发起大规模网络攻击,其中我国是NSA组织的重点攻击目标之一。 这是继2020年,360实锤美国中央情报局CIA(APT-C-39)对中国进行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后的又一次公开揭批。 360分析得出,NSA针对我国的大型攻击活动,仅Validator后门一项的感染量保守估计达几万数量级,随着持续攻击演进感染量甚至可能已经达到数十万、百万量级。 对中国境内目标的攻击如政府、金融、科研院所、运营商、教育、军工、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重要敏感单位及组织机构成为主要目标,占比重较大的是高科技领域。 同时,360还分析发现其针对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波兰、日本、伊朗等全球超过4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攻击,403个目标受到影响,潜伏时间长达十几年。 报告显示,从2008年开始,360云端安全大脑整合海量安全大数据,独立捕获大量高级复杂的攻击程序样本,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分析,并实地从多个受害单位进行了取证,结合关联全球威胁情报,以及对斯诺登事件、“影子经纪人”黑客组织的持续分析研究,确认了这些攻击属于美国国安局NSA组织,进而证实了NSA长期对我国开展极为隐蔽的攻击行动。 与此同时,360公司与系列行业龙头共建了APT高级威胁研究实验室,依托360的安全大数据和企业自身的安全能力,发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系列行业龙头企业长达十余年时间的攻击活动,随后将NSA及其关联机构单独编号为APT-C-40。 360安全团队通过对取证数据分析,发现APT-C-40(NSA)针对系列行业龙头公司的攻击实际开始于2010年,结合网络情报分析研判该攻击活动与NSA的某网络战计划实施时间前后衔接,攻击活动涉及企业众多关键的网络管理服务器和终端。 APT-C-40(NSA)受害者遍布全球 受害单位感染量或达百万量级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为了监控全球的目标制定了众多的作战计划,360安全专家通过对中招后提取的后门样本配置字段进行统计分析,推演出NSA针对我国的大型攻击活动,仅Validator后门一项的感染量保守估计达几万数量级,随着持续攻击演进感染量甚至可能已经达到数十万、百万量级。 长期以来,为达到美国政府情报收集目的,NSA组织针对全球发起大规模网络攻击,我国是NSA组织的重点攻击目标。 360发现,NSA组织对中国境内目标的攻击如政府、金融、科研院所、运营商、教育、军工、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重要敏感单位及组织机构成为主要目标,占比重较大的是高科技领域。 同时,根据NSA机密文档中描述的FOXACID服务器代号,结合360全球安全大数据视野,可分析发现其针对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波兰、日本、伊朗等全球超过4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攻击,403个目标受到影响,潜伏时间长达十几年。 APT-C-40(NSA)全球四处放火 损害深远 综合(APT-C-40组织)即NSA的非法入侵行径,其行为将可能对我国甚至其他国家的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金融安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以及公民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威胁,360安全专家表示亟需警惕国家级APT攻击造成的多重危害: 一、警惕国家级APT组织对国家安全的危害。 战争的形式不止于兵戎相见这一种,网络空间早已成为大国较量的另一重要战场。2020年,360实锤美国中央情报局CIA(APT-C-39)对中国进行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如今360再一次通过技术分析,实锤国家安全局NSA(APT-C-40)针对中国行业龙头发起长达十余年的攻击活动。 网络战及国家级APT组织对国家安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入侵组织不仅对国家政府及要害部门进行持续监视与间谍活动,甚至对于一国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军事等方面的威胁不断加深。 一旦APT组织对整个国家社会系统进行攻击,将可能导致交通、银行、航空、水电系统瘫痪,并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命脉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二、警惕国家级APT组织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危害。 关键基础设施逐渐成为网络战首选目标,国与国之间的网络对抗,以关键基础设施为目标的网络战愈加频繁,网络攻击不再只是为了窃取情报,更可以对电力、水利、电信、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发起攻击,从而对公共数据、公共通信网络、公共交通网络、公共服务等造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关系百姓民生的公共安全,破坏整个社会的神经中枢。 三、警惕国家级APT组织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危害。 从360云端安全大脑长期监测发现,NSA将通信行业视为重点攻击目标,长期“偷窥”及收集关于通信行业存储的大量个人信息及行业关键数据,导致大量网民的公民身份、财产、家庭住址、甚至通话录音等隐私数据面临着恶意采集、非法滥用、跨境流出的严重威胁。 在NSA组织的监视下,全球数亿公民隐私和敏感信息无处藏身犹如“裸奔”,公民人权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其入侵行径严重侵犯我国及全球公民的合法利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这是一场“入室作案”:先撬开门锁,四处踅摸,再猫低身子,狗盗鼠窃。待搜刮完毕,再抹去痕迹,扬长而去。 这次是谁家被贼人盯上了?西北工业大学。 今年4月,西工大报了警。 起因是该校师生收到了不少可疑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多以科研评审、答辩邀请、出国通知为主题,实际上暗藏木马程序。一旦点击链接,电子邮箱登录权限顿时不保,相关邮件数据全遭窃取;部分教职工电脑里还留有网络攻击痕迹。(图源:央视新闻) 6月22日,西工大发布声明,称这些网络攻击的幕后黑手是“来自境外的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 到底谁干的? 调查结果的矛头直指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这是美国情报部门中枢,保密等级最高的情报机构,曾被斯诺登曝光不仅“监视数千万美国人”,还“监视全球”。 对西工大发起攻击的,则是NSA下属部门“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该办公室成立于1998年,下属2000多名军人和文职人员,专门对他国开展网络攻击窃密行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技术团队分析发现,在对西工大的攻击中,TAO使出了四大类网络攻击武器:开始时使用漏洞攻击突破类武器,突破后投送持久化控制类武器,接着用嗅探窃密类武器,长期潜伏并窃取重要数据,任务完成后,用隐蔽消痕类武器清理现场,让人无法察觉。 中方技术分析和跟踪溯源显示,NSA实施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密的证据链清晰完整,涉及在美国国内对中国直接发起网络攻击的人员13名,为构建网络攻击环境而与美国电信运营商签订的合同60余份,电子文件170余份。 美国最高级别情报机构,为啥攻击一所中国大学? 其实这并不算太意外。作为同时具有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工大为中国“三航”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先后走出65位共和国将军、48位两院院士。几年前,西工大就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 攻击西工大只是冰山一角。 今年2月,北京奇安盘古实验室披露,隶属NSA的黑客组织“方程式”利用顶级后门,对中国、俄罗斯等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长达十几年的“电幕行动”网络攻击,攻击目标包括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通信行业、政府部门等;360公司始于2008年的调查也显示,中国是NSA长期重点网络攻击目标之一。 这些网络攻击行为不仅能窃取他国情报,还能破坏电力、水利、电信、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甚至对公共数据、公共通信网络、公共交通网络、公共服务造成灾难性后果。(图源:央视新闻) 昨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引用相关报告称,美方先后使用41种专用网络攻击武器装备对西北工业大学发起攻击窃密行动上千次,窃取了一批核心技术数据。美方还长期对中国的手机用户进行无差别语言监听,非法窃取手机用户的短信内容,并对其进行无线定位。 其实,不光针对他国,美国对本国公民也一样监控。 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公布了一份报告,名为《美国的天罗地网:21世纪数据驱动下的驱逐》。报告显示,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ICE)斥资28亿美元搞了一项大工程,“能提取几乎任何人的详细档案”。报告《美国的天罗地网:21世纪数据驱动下的驱逐》 而在另一边,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年度报告显示,仅过去一年,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本国公民电子数据进行了340万次检查。 美国监听全世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以众人熟知的“棱镜”项目为例,仅2009年就有122名外国领导人被美国监听;截至2011年,来自欧洲、非洲及中东的1亿多条信用卡信息被美国“追踪”。一顿操作下来,美国情报部门每天收集到全球近50亿份手机通话记录、20亿条手机短信息。 2020年2月,多家美媒发布联合调查报告,称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就和原西德情报部门合作,秘密操控瑞士加密设备供应商,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窃取情报,开展无差别监听。 去年,美国针对盟友的“窃听风暴”再次让国际社会哗然。美国国安局借道丹麦海底互联网电缆登陆点,对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荷兰等国政要的短信和通话内容进行监视监听,一众盟友出离愤怒,纷纷找美国要说法。这正应了基辛格那句话:“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美国为啥要监听全世界? 西班牙《国家报》一针见血:监听世界、获取情报,是美国控制全球的重要竞争资源。为维护霸权、扭转本国不可避免的颓势,“黑客帝国”无所不用其极。 讽刺的是,这样一个“情报惯偷”,居然呼吁建立“清洁网络”,撺掇别国将中国企业拒之门外,理由是保护美国“数据安全”。 这厚脸皮,真是无人能及。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 吴松) 责任编辑 吴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