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2 15:54:29
20世纪80年代,新近刚刚去往天国的电影艺术家谢添约我写一本关于燕子李三的电影剧本。为了了解旧中国江湖的内幕和行话,忘了从谁那里找来一本《江湖丛谈》。我一口气读完,痛快地过了一回读书瘾,那感觉很像读《儿女英雄传》。我很想知道作者“云游客”是何许人也。可惜,问了许多人,都语焉不详。一直到纪念评书大王连阔如百年诞辰时,我才知道:“云游客”乃连阔如也!这大大增加了我对连阔如先生的敬意。
《燕子李三》没有拍成,连剧本都不知流浪何方,我的那本《江湖丛谈》也不知是被同好借走还是遗失在搬家的中途,至今懊丧不止。但我却记住了《江湖丛谈》里的许多内容,及至看到一些新起的文豪卖弄并不准确的“春点”,甚至用错字音译被旧时的艺人蔑视的“臭春”,就想“狗拿耗子”告诉他们,找一本《江湖丛谈》看看,省得“谬种流传”。后来知道,这是瞎耽误工夫,便死灭了向他们推荐这本奇书的念头。
这确乎是本奇书,而且我敢断言,从今往后没有人能再写出这样的书。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第一,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第二,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