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2 09:36:32
新浪体育讯 为更好地认识智慧体育、给全民健身战略和体育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视角,11月16日,以“智慧体育点亮健康中国”为主题的2016年智慧体育与智能装备前沿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有关政府部门、体育园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投资机构、媒体等200余名嘉宾共同参与了讨论。与论坛同期举办的还有第七届中国体育工程学术会议、首届全国体育仪器器材创新设计展、体育工程科技创新与产业研讨交流会等活动。
随着智能可穿戴装备产品应用、健康大数据搭建、VR技术在体育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应用,科技创新与体育发展不断融合,智慧体育的概念应运而生。论坛主办单位北京国体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国体科技)总经理黄希发表示,“智慧体育与智能装备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国体科技一直致力于推动先进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希望在国体科技成立30周年之际,为大家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平台,通过论坛的形式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视角,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发挥一点光和热”。
据论坛专家介绍,体育中的智慧或者智能,指的就是一种对话机制,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商家、服务提供者,对于消费者和服务对象进行的一种产品、服务精准定位和优化的过程;另一层是用户,用户与运动设备进行对话,通过如智能手表、手机等等,来对自己的健身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华运智体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龙湘鞍也认为,智慧体育是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推进的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体育传媒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等八大行业的集合体。发展智慧体育,将涵盖健康中国建设的方方面面。
...体育科研成果丰硕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支撑
在当今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时代,体育科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体育科研领域成果丰硕,为运动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推动着体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体育科研的突破为运动训练带来了更精准的评估手段。过去,教练员主要依靠经验和直观观察来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这种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如今,借助先进的生物力学分析设备、生理生化检测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手段,科研人员能够精确测量运动员的运动参数、身体机能指标和训练负荷反应。例如,通过高速摄像和动作捕捉系统,可以详细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细节,发现微小的偏差并提出改进建议;利用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检测,能够实时监测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程度、营养状况和激素水平,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方面,体育科研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人体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不断探索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例如,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提出和应用,就是基于对运动能量代谢机制的深入研究。这种训练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同时减少训练时间和受伤风险。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运动员创造了更加真实和多样化的训练环境,提高了训练的趣味性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