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奇幻建筑

更新时间: 2025-11-06 07:23:20

站內所有关于奇幻建筑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奇幻建筑有关的所有知识

隈研吾大师新作,如地底钻出奇幻巨石般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

著名的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新作——角川武藏野博物馆,11月6日正式开放。这个如地下突然钻出的奇幻巨石建筑,还有它内里宛如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高8米、360度巨大书架,马上就成了日本文艺青年们的打卡胜地。

关注的是将建筑融入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运用天然材料是他显著的特点。从这次的新作,也不难看出。这座巨石建筑的外立面,是由大约两万片、每片约50-70公斤的花岗岩组成的。顺便说一句,这些花岗岩采自中国山东。

每一片岩石微妙变化的颜色、凹凸不平的纹理,让外壁展现出深浅不一的马赛克纹路,为建筑带来了千变万化的面貌。

旁边的水池,也为建筑增色不少。太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建筑光影交错,与池水相互映照,呈现出流动的动态感。

大师果然是大师,多面体的巨大建筑,让艺术得以无拘无束的延展;而自然的形态,又通过每一块岩石上不同质感的肌理,传达给每一个走进它们的人。

角川武藏野博物馆,位于东京近郊的埼玉县所泽市,这里可是与龙猫有着紧密的关联呢( 龙猫中国首映,看完电影来看看这些龙猫景点吧! )。今年为纪念建市70周年,前不久刚刚将所泽站的列车发车音乐换成了龙猫主题音乐。

博物馆由日本著名的出版公司角川集团和埼玉县所泽市共同策划,是一个集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为一体的复合型设施。我猜想,这个建筑的多面体设计,是不是也融合了这种多角度文化的理念呢。

...

成都科幻馆/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成都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主要孵化地,成就了许多中国著名作家的职业生涯。为了展示成都对科幻小说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所做出的贡献,新落成的成都科幻馆将用于举办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和雨果奖(Hug Fiction International)。这也是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和雨果奖首次在中国举办。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成都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主要孵化地,成就了许多中国著名作家的职业生涯。为了展示成都对科幻小说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所做出的贡献,新落成的成都科幻馆将用于举办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和雨果奖(Hug Fiction International)。这也是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和雨果奖首次在中国举办。

被山脉和森林环绕的成都市,在其丰富的历史中孕育了独特的地方传统和文化,包括青铜时代三星堆文明的雕刻技术和标志性的青铜面具等。作为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2000 多万居民的重要科学创新和研究中心。

被山脉和森林环绕的成都市,在其丰富的历史中孕育了独特的地方传统和文化,包括青铜时代三星堆文明的雕刻技术和标志性的青铜面具等。作为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2000 多万居民的重要科学创新和研究中心。

...

重返霍格沃茨:奇幻建筑学带你探索“哈利

重返霍格沃茨:奇幻建筑学带你探索“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2024年10月11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内地影院进行重映,吸引了大量影迷再次走进电影院,仿佛重新踏入魔法的境界。这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魔法与建筑结合的深刻思考。回顾23年来,霍格沃茨城堡、对角巷等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么,我们将借助这一“奇幻建筑学”攻略,再次揭开霍格沃茨的神秘面纱。

最具代表性的魔法建筑无疑是霍格沃茨城堡。这座城堡不仅是魔法学校的所在地,更是整个《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象征。霍格沃茨融汇了多种建筑风格,尤其是罗曼式和哥特式,使其成为不可复制的奇迹。原著中对霍格沃茨的描写如此生动:“湖对岸高高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城堡,城堡上塔尖林立,一扇扇窗口在星空下闪烁。”

电影中部分取景于位于英国北部的安尼克城堡,这座城堡始建于11世纪,有着“北部温莎堡”的美誉,稳固地承载着中世纪风格的魅力。在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飞行课的场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安尼克城堡那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霍格沃茨城堡的建筑综合了中世纪两大建筑风格:罗曼式和哥特式。罗曼式建筑以厚重的墙体和半圆形拱券为特点,象征着力量与稳定;而哥特式建筑则将尖拱与飞拱结合,象征着向上延伸的意志。这两种风格的结合,鲜明地展现了霍格沃茨在光与暗之间的对抗,让人不禁联想到主人公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与试炼。

...

布拉格近郊的奇幻小屋:用创意重塑生活

在风景如画的捷克布拉格近郊,一座色彩斑斓的度假小屋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座小屋的改造方案是由著名建筑师马丁·哈涅(Martin Hajný)设计的,采用了创新的截断式四坡屋顶。这一设计不仅别致而且实用,旨在降低建筑高度,从而保护邻居的风景视野,体现了对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深切尊重。

这座小屋的前身是一处19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具有地下室和缓坡屋顶。在这对来自布拉格的年轻夫妇购入土地后,他们希望用这片静谧的自然环境作为周末度假与远程办公的理想之所。原本的建筑结构由于年久失修,无法满足他们的空间需求,而规划法规的限制也让新建房屋成为不可能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后,他们选择对原有建筑进行彻底翻新,同时增加阁楼卧室,并严格遵循建筑高度限制不超过7.7米。

马丁·哈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环保与人性化的结合——在保留至石基部分的同时,全新建筑结构采用了两柱四梁体系,让小屋在坚固的基础上,又能拥有很好的透气性。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屋顶与外立面选用了耐用的镀锌金属波纹板,这种材料不仅便于维护,还能与周围自然环境形成良好配合,增强建筑的多层次感。

小屋的外立面采用了低调的深色调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完美融为一体,而室内则大胆使用松木胶合板,展现出温馨如家庭般的自然氛围。光透过南侧与东侧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带来明亮的自然光线。而卧室内的天窗在充分采光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通风效果,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
相关标签:
奇幻建筑原画 奇幻建筑图片大全 奇幻建筑场景 奇幻建筑模型 奇幻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