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29 08:10:03
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大绿化观,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小地块尽量用在绿化上,增加“口袋公园”“巴掌绿地”,增强城市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树立大绿化观,要强化红线约束,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管起来。大绿化观要做好“小块文章”,城市绿化要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社区改造、空闲土地整治,搞好微观空间治理,城市内绿化不要脱离实际搞大公园、大广场、大马路,要精打细算,缝缝补补,珍惜每一片空闲地块的生态价值。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树立大绿化观,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我国很多城市都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发展,老城区的千年古树、百年大树,是自然历史积淀。“造城运动”、大拆大建,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对城市生态空间的损害也不可逆。2000多年前,管子就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城市绿化一定要减少对自然的干扰损害,树立大绿化观,就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不搞大树进城,开山造地,围湖填海。要让城市融入自然,传承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