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2 12:36:17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是膏粱厚味的过量摄入和痰湿的积聚。而“百病皆因于痰”,痰湿的积聚带来的身体不适是多方面的。水肿、肥胖、痤疮、泄泻······甚至伤及五脏。
轻微的痰湿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理来祛除,但若是已罹患痰证,就一定要求助于药方。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治疗痰证的中药“十大金刚”,它们个个都是祛除痰湿的好手!一起来看文章吧!
黄芩色青带黄。黄则入土,青则入木,故为调治木土之药。痰证为土家之实,宜调治以木,故黄芩善当此任。 黄芩味苦性寒,寒则去火而降,苦则泄邪而开,故黄芩有开降痰浊之功。 脏者中实,腑者中空,入木之药,实心者多入肝,空心者多入腑。腑源于府,府者,聚也。故府乃办公之所,有司朝聚、三班六房,主簿衙役,文物毕集,处理公事,公事既理,至暮而散,府中乃空,故时聚时散,时充时空,是腑之特点也。黄芩者,其物中空,空则入腑。青中带黄,故可入胆。肝木虽主升,但木中之肝性升,木中之胆性降;木中之温者性升,木中之凉者性降。 黄芩胆药而凉,故善和降。胃有逆,治以胆药黄芩。若伍以姜、夏、藿、苏等,效果尤佳。 妊娠之呕吐用之效佳。小柴胡汤为少阳之名方,该方之主治多有脾胃症状,而柴胡、黄芩乃其中之要药也。《神农本草经》谓黄芩“主诸热,黄疸”。因其寒而除热,因其入土而消湿,因其属木而疏泄,故热结之黄疸可治也。所主之黄疸者,湿热也。痰证亦湿热之性也,故黄芩可治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