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青春时光才是一个人最值得回忆的时段

更新时间: 2025-07-11 13:36:22

阅读人数: 498

本文主题: 你好旧时光小说八月长安

《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暗恋·橘生淮南》被称为是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

在大学那会,有机会得以全部看完。具体的感觉记不得了,一种模糊的印象就是,胸中起伏着非常温热的情绪,那种情绪就像是遇到了非常心动的人,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的感觉是一样的。碰到特别感触的段落,忍不住在床上哭起来。恰巧赶上身边没有纸巾的时候,就拿起枕巾一阵乱擦。看这几部书的那几天,我的枕巾被我擦的黑了一个三角。

或许是因为我小学初中高中也跟作者一样,一样优秀并上了重点班吧。与作者不同的是,在高中重点班的日子,我没有如鱼得水,而是黑暗无边,于是这也成了个人内心最大的心结。

看这几本书,似乎为自己的心结找到了一个出口。

我和余周周同岁。想起那段青葱岁月,不禁还是让人神伤。最近这段时间刚好碰上“事来如山倒,事去如抽丝”的阶段,工作几年后又重新开始,这样的时候让我看到了女侠周周,突然产生了想回到十几年以前重新活一次的危险念头。或者至少,让十年前的自己看一看女侠余周周的故事,那自己会不会就更上进一点,也想知道,现在的余周周,过的怎样了,是不是特别美好。还是像我一样,继续投着简历找工作,我想她应该是前者吧。毕竟她那么优秀。

如果可以,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余周周非常了不起,从私生女到孤儿,不是人人都能像她一样,克服那些可能吞噬自己的阴暗情绪,毫无阴翳地向着光明成长;命运的每一个障碍将阴影投射到她跟前,她都能越过阴影,向前看到更远的东西——阴影越浓重,说明那后面的光越强烈,只要能走过去,是更加明亮的新世界。

成为这样一个,不为世事所累,有自己爱人,彼此欣赏,相互扶持着走下去的人。

青春时光才是一个人最值得回忆的时段

你好回不去的旧时光

一直以来 我都是那样念旧的 我常常站在原地回身张望 张望那奔流而去的旧时光 期望逆流而上 重温那在记忆中不断被润饰的旧时光 八月长安 给我们讲了这样漫长的一个故事 不温不火的娓娓道来 那些成长中的痛 那些不曾有过的勇敢 那些出现在周周生命中 令人羡慕的存在 让我们不知不觉沉溺其中 就像重新置身于我们曾执迷的过去 给了我们再一次的机会 去经历 去面对 让我们 用成长经历的顿悟 去感知曾经的懵懂 去感受不曾留意过的温暖 而那些曾经有过的遗憾 曾经有过的后悔 似乎随着故事的讲 述一切就都如同故事那般圆满 渐渐的尘埃落定 一切回归平静 恍若一场梦醒 日子还是原来的日子 可是那些执着 也就慢慢的淡了 我一直努力的去活在当下 一直用笑容 用快乐去感染别人 也是为了蒙蔽自己 不要再去舔舐成长的伤口 也不要再去执着曾拥有过的温暖 只是 原谅我 今天是个容易让人想起学生时代的日子 原谅我的又一次沉溺 又一次伤感 其实那过去的种种 我真的不是不在意 我只是努力的让自己不去记起~ 感谢八月 给了我这样一个温暖且励志的故事 让我 努力的正视曾经的疼痛 告诉自己 没有关系一切都已过去 我还会微笑 那就是最温暖的美好~

短评放不下了...

很多小细节其实蛮真实或者可以产生共情的 但是整体的玛丽苏基调还是使它局限于庸常的校园言情作品中——很多人说和余周周有共鸣,我看基本就是自己玛丽苏地幻想,哪有人永远都可以被一个个优秀的男生从小围绕到大的(而且我好不喜欢她白日梦般的胡思乱想,虽然我知道我小时候也爱白日梦般的胡思乱想但是现在我不是了也不愿意换位思考了);还有林杨,看似美好,但是实际哪里有人可以做得面面俱到呢(除非呈现细节,展示他如何如何面面俱到,可是没有细节)而且仔细一想他其实真的死缠烂打地烦人,换成我这么懒的余周周早就骂过去不相往来了...

所以二熊到底不是科班出身,作品里面可以找到细节找到好的文字,但是节奏把握(比如儿时部分过于冗长导致高中几乎没话写最后交代结局仓促得跟电影镜头似的)人物设定(我发现好像可以叫“扁平的球形人物" 就是你看着性格多面很立体但处处窠臼) 或者结构上都不太够。所以很明显可以发现几篇番外(真的几乎每篇)和最后的几次再版写的后记这样短篇(番外确实可以看作短篇了!)和散文的体裁反而写得非常出彩非常得心应手,因为它们对文学理论的要求更低一些,更可以靠二熊擅长的细节和语言打动人。

另外还有两点我特别喜欢的,一是温淼,这个男生太让人感到真实了,他的理性、克制和玩世不恭,看到他凭着聪明不努力的拿一个尚佳的成绩然后能提前录取就放弃更好机会走捷径那段简直想到了初三上天天打球后来拿到直升名额只想着不用中考就傻乐着签了协议的自己...(后来我想了想,最大共鸣的一点在于,他是所有角色里为数不多的,没有野心的那一个,unambiguous,对我来说好像真的非常重要)

还有就是,比起爱情友情的刻意尴尬地塑造,我更多地有在注视小说的轻轻层面,不得不承认二兄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太到位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的塑造和举止的影响,案例丰富真实到,哪怕是虚构,也足以当作社会学案例供相关研究参考。正是因为这点,我在后半部分对书有超大印象的改观,才不在乎什么林杨周周楚天阔凌翔茜之间的几角恋呢,但是亲情部分却意外地都能打动我,对周周的改观也来自于她和外婆的关系和妈妈去世后的心理变化,包括沈屾奔奔辛锐米乔凌翔茜......他们的原生家庭线、不同家长所造就的不同性格(或功利或自私或保护欲强或独立)特别是陈桉部分,凌晨两点左右看到他的番外,到外公外婆那段的时候,整个高高在上的人物一下子变得真实而平易近人起来,甚至近乎要哭了。

最后一点就是,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想法,但是之前看文心在微博上老是林杨林杨,我就决定自己必须得去把振华三部曲,哪怕是一本看完,现在看完一天回头想,还是挺好的。但是我真的不要再去看橘生淮南和最好的我们了....................

标签: 校园 青春 吞噬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