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博导推荐书单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18:31

阅读人数: 544

本文主题: 关于国防的书籍推荐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别邀请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雷菁为我们推荐了一份阅读书单。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一个半多世纪前,摩泽尔河畔年轻的马克思不承想,他所献身的“批判性思想”,会给世界带来真理的光芒,形成改变人类命运的力量。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只不过刚刚迎来了阅读马克思的时代。作者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和学术自觉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思想还在驰骋,马克思主义从未过时。

这是一部自传式的作品,讲述了作者弗兰克尔在纳粹时期开创意义治疗法的励志故事,也留下了那段历史中最富人性光辉的见证。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需要做有意义的事、学会去爱和给予、勇于承担责任和痛苦。这是一部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佳作。

《香农传》从“一个天才的游戏人生”开始,以一个个故事串起一个科学天才充满趣味的一生,讲述他如何开创信息时代,怎么用一个人的思维游戏改变整个人类生活。书中也讲述了他获得如此成就的秘密所在,以及他在科学泰斗“人设”之外鲜活有趣的一面。香农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其实并不枯燥,科学也可以很有趣。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轩辕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史使人明智。”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回顾过去,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当今的时代。

博导推荐书单

国防专利(豆瓣)

《国防专利》主要内容包括:军用标准化、国防计量、军工质量管理、科技情报、成果管理、国防专利是国防科技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国防科工委成立后,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将国防科技的技术基础工作统一管理起来。经过二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制定了我国自己的军用标准,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建立起使用、科研、生产统一的计量传递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科研、试验、生产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确立了“一次成功、系统管理、预防为主”的现代质量观念,对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进行了质量体系认证,实行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了军民品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

该丛书能起到总结过去、启迪未来的作用,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既要客观地肯定成绩,也要历史地分析缺点和不足;立足全局,客观公正;既...

《国防专利》主要内容包括:军用标准化、国防计量、军工质量管理、科技情报、成果管理、国防专利是国防科技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国防科工委成立后,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将国防科技的技术基础工作统一管理起来。经过二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制定了我国自己的军用标准,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建立起使用、科研、生产统一的计量传递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科研、试验、生产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确立了“一次成功、系统管理、预防为主”的现代质量观念,对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进行了质量体系认证,实行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了军民品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

该丛书能起到总结过去、启迪未来的作用,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既要客观地肯定成绩,也要历史地分析缺点和不足;立足全局,客观公正;既要客观地回顾历史事实,又要力求作理性的升华的要求;大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撰写工作。

书海探索之旅

中国民族是一个和平的民族,中国文化也可说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中国民族也极有战斗精神,中国民族和其文化之和平,是一种“强性的和平”,它赋有很坚强很优越的战斗精神。

中国历史上的国防有其独特之处。在兵制建设方面,历代有不同的发展和变革。例如,夏朝时王已控制军事大权,并有对参战人员编组和奖惩的规定;商和西周时期,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兵制变革,废除了一些限制,车兵地位下降,步兵地位上升,出现郡县征兵制;战国时期,加速了军制变革,出现了一系列反映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军事制度;自秦统一中国到清末,历代封建王朝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础上,加强帝王军权,区分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等,兵种也有所变化,明朝还出现了专门装备火器的部队。

在国防工程建设方面,边防、海防建设是重要内容。如著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在历史上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防御作用。而中国古代的海防建设从明代开始,为防倭寇修建了防御工程体系。

作者强调,一个好的制度需要良好的精神来维持,若精神衰落,再好的制度也可能崩溃。中国历史上的国防状况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密切相关。当统治阶级上升、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军事强大、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时,国防就强盛;反之,当统治阶级走下坡路、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军事孱弱、民族分裂、国内混乱时,国防就会削弱甚至崩溃。

钱穆,(1895年7月—1990年8月),字宾四,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钱穆先生被誉为“史学四大家”之一,著作颇丰,专著多达80余种。《中国历史精神》是钱穆先生于1951年在台北的一系列讲演而成,距今已70年。现在看来他当时的很多判断都站在了认知的制高点上。尤其是对中国的前途、中华民族的前途的信心,对当下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孔子谓:“不教民而战,是为弃之。”这是政治问题,不是民族问题。

2.中国军人不但富于“攻击性”,同时也极富于“防御性”。

3.试问在如此困难的国防情势之下,还能保留其民族文化绵延至今二千多年,若使没有一种内在的极坚强的战斗精神,如何可能?!

4.西周的封建,把华夏农业文化深入散布到戎狄游牧文化的广辽大陆,而逐渐使此广辽大陆普遍“华夏化”,这是武装与经济紧密配合的成绩。

阅读《中国历史精神》中关于中国国防的部分,我深受震撼。钱穆先生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剖析了中国历史上国防的演变。从古代的兵制变革到国防工程的建设,无一不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国防的强弱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往往伴随着强大的国防力量,而国防的衰败也常常预示着国家的危机。

书中提到的历代兵制的变革,让我看到了社会发展对军事制度的影响。从早期的王掌握军事大权,到后来的各种征兵制度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统治需求的变化。这使我明白,制度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否则就会成为束缚国家进步的枷锁。

同时,钱穆先生也强调了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的繁荣是国防强大的基础,只有国家富足,才能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建设中。这让我联想到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汲取教训;展望未来,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在当今时代,我们要不断加强国防建设,不仅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更要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和全民的国防意识。同时,要注重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闪嘉华    

标签: 现代 未来 天才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