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发现古脉(豆瓣)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18:33

阅读人数: 854

本文主题: 关于房术的书籍

本书探讨古典医学中经脉学说的源起。所研究的期间是自战国迄于西汉末,正值医学知识体系从众说纷纭渐趋统一的时代。传统对经脉观念缘起的解释,大致是认为与针灸术有密切关系。始初先民由经验认知刺激个别腧穴有疗病的功效。九针等工具的出现使腧穴位置与主治功效得以确立,遂能依主治性能归纳成经络体系,乃由点而线累积而成。近年新出土的脉书与医史文物显示这样的解释已面,陆修正的必要。本书即欲爬梳上古经脉学说的源流,并探讨当时刚出现与脉学相关的新技术、新工具,以及新身体观。笔者将试图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何类文献?此一概念纯属医学范畴吗?曾与哪些医疗技术结合?又是否可能与论脉时无所不在的数术之学割离?最后,新工具在脉学体系化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书发现,脉是传统中国医学最关键的概念,但最初脉学并非医者所独擅。此外在周、秦之时也有燕齐、秦...

本书探讨古典医学中经脉学说的源起。所研究的期间是自战国迄于西汉末,正值医学知识体系从众说纷纭渐趋统一的时代。传统对经脉观念缘起的解释,大致是认为与针灸术有密切关系。始初先民由经验认知刺激个别腧穴有疗病的功效。九针等工具的出现使腧穴位置与主治功效得以确立,遂能依主治性能归纳成经络体系,乃由点而线累积而成。近年新出土的脉书与医史文物显示这样的解释已面,陆修正的必要。本书即欲爬梳上古经脉学说的源流,并探讨当时刚出现与脉学相关的新技术、新工具,以及新身体观。笔者将试图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何类文献?此一概念纯属医学范畴吗?曾与哪些医疗技术结合?又是否可能与论脉时无所不在的数术之学割离?最后,新工具在脉学体系化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书发现,脉是传统中国医学最关键的概念,但最初脉学并非医者所独擅。此外在周、秦之时也有燕齐、秦蜀、荆楚等三派地域之别,可谓百花齐放。种种脉学著作在多系并存的情形之下,又都透过依托、密传以及文本叠压的形式流传下来。而更重要的是,脉学的大传统随着不同时代又各有显著特色。笔者将上古脉学史分析为“王官”、“方者”,以及“医经”三个时代,并以此架构阐述脉学的发展。

我将脉学体系化的过程称为数术化的程序。易言之,它从一些零散的医学经验跃升为体系性的学问的过程,是建立在气、阴阳、五行以及感应等数术概念之上的。脉概念的萌发延续了两种人体的知识,医者由人体多处搏动之处“脉诊”逐步延伸为脉循行的最初路线;此外由刮除体表脓血的“启脉 ”技术的经验,类推出伏行体内有脉。这就是后世所谓“经脉”概念的雏形。而将这些经验理论化是依赖数术及天人感应,随着规律性天文知识的成熟,王官时代的人们也相信脉在人体的流注也一定有相应的宇宙秩序。方者接受了这个新的身体观以身按验,在身体模拟天地运行的过程,发展出导引、行气等新的技术。他们认为,人体的气与天道宇宙的规律一样,随着时间与方位之别而有盛衰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是可以用阴阳、五行、干支等符号表述,甚至于推算或预测。本书称此为“数术的身体观”。从此再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宇宙形式,这个宇宙有固定的循环方向;循环动力的来源被认为是与某个脏器有关;同时,由观察循环的周期与强弱可以推知整体运行是否正常。所谓脉,正是人体宇宙循环的轨道,有如天体、水道运行的路径。也有如天官可由灾异推知天体的失序,都水可由泛滥察知水道的郁滞,医者也可以用脉象失常来诊断人体的疾病。所以脉的概念是这个新身体观的核心,是“所以能决死生”的基准。这个身体观成为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今日对于经脉体系的认知相对于传统中医学已有差异,这个差异不但是因为气、阴阳、五行、感应等个别概念的变化,更是由于整个数术宇宙论的崩溃。宇宙论概念的崩溃也致使现代人的身体经验产生变化。我们今日溯源这个无法目验、亦不能以现代解剖学解释的脉,其意义在于提供另外一种了解生命或人体的范式。

此外,笔者认为针灸疗法与脉学有密切关系。今日讨论脉的发现与产生,往往太重视针具的角色。针灸疗法从刺经到刺穴的转变,无疑与工具的进步有关。但那已是在脉学体系化较晚的下一个阶段。针具的进化导致腧穴性质与位置的确定,对于脉从独立演变至经不离穴的概念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建民,1962年生于台湾省屏东县,20世纪80年代起就读于台湾大学前后十五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8),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客座副教授(2002~2003),并执教于台湾清华大学和台北大学,现就职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主要学术兴趣在于中国“古典医学”的重建与反思。著有《中国古代游艺史》、《方术医学历史》、《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以及论文50余篇。曾获得“中央研究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1998)、“立青中国科学史青年学者杰出论文奖”(2001)、第三届“大象优秀科技史论文奖”(2001)。

发现古脉(豆瓣)

仙道鍊金術房中法

仙道修行中,有一個領域是房中術,這是利用性鑽研仙道修行的技法,它的歷史相當久遠,而記載其技法的各種文物書類也傳承後世。

譬如『素女經』、『素女方』、『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以及金丹仙道的著作『三峰丹法』、『玄微心印』等,幾乎不勝枚舉。

而近年從湖南省長沙的馬王堆中,也出土房中術的著作,如『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等竹簡本。

在古代似乎有更多這類著作,譬如記載漢代歷史的『漢書.藝文誌』中的『方技略』也有『房中八家』的章名,共有『容成陰道』二十六卷、『務成子陰道』三十六卷、『堯舜陰道』二十三卷、『湯盤庚陰道』二十卷、『天老雜子陰道』二十卷、『天一陰道』二十四卷、『黃帝二王養陽方』二十卷、『三家內房有子方』十七卷等。

重刊术藏(豆瓣)

術數又稱數術,是古代道教五術中的重要內容。術數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論,來推測自然、社會、人事的吉凶,屬《周易》研究範疇的一大主流支派。術,指方式方法;數,指理數氣數。

術數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我國歷史上社會生活中的時尚,但它的內涵和外延至今不清晰,在學術界並沒有確切的劃分。一般地說,狹義的術數,是專指預測吉凶的方術;廣義的術數就包括天文、曆法等了。

狹義的術數學,特指卜筮、堪輿、命理、相術、占夢、擇吉等六種最常見的預測吉凶的方術。《術藏》一書所採用的“術數”概念,就是指狹義的術數學。廣義的術數學,泛指在中華文化中用以推算未來、趨吉避凶的各種方術系統。一般說來,諸如天文、曆法、數學、星占、六壬、太乙、奇門、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輿、符咒、擇吉、雜占、養生術、房中術、雜術等都屬於術數的範疇...

術數又稱數術,是古代道教五術中的重要內容。術數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論,來推測自然、社會、人事的吉凶,屬《周易》研究範疇的一大主流支派。術,指方式方法;數,指理數氣數。

術數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我國歷史上社會生活中的時尚,但它的內涵和外延至今不清晰,在學術界並沒有確切的劃分。一般地說,狹義的術數,是專指預測吉凶的方術;廣義的術數就包括天文、曆法等了。

狹義的術數學,特指卜筮、堪輿、命理、相術、占夢、擇吉等六種最常見的預測吉凶的方術。《術藏》一書所採用的“術數”概念,就是指狹義的術數學。廣義的術數學,泛指在中華文化中用以推算未來、趨吉避凶的各種方術系統。一般說來,諸如天文、曆法、數學、星占、六壬、太乙、奇門、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輿、符咒、擇吉、雜占、養生術、房中術、雜術等都屬於術數的範疇。

總的說來,術數的基本原理就是易學理論與陰陽五行,以卜筮、堪輿、命理、相術、占夢、擇吉等各種型態的預知方法,用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運動規律,也就是方法運用時的數理規律,來推斷人事吉凶;通過觀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現象,用以推測人類、事物、家居、先人墓地,以至地運、國運等。術數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我國古代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曾產生過廣泛影響。每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或每個重大的歷史事實背後,往往有術數或術士的影子。可以這樣說,術數學的研究,對於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地開展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藏,即經典的總匯。佛家有《佛藏》,道家有《道藏》,儒家有《儒藏》,皆是彙集各家經典而成;而《術藏》,則是海內外第一部關於術數的大型叢書,是從古代至民國的中國術數學的總匯,也是以易學理論和陰陽五行爲核心的中國文化的文獻集成。它將中國數千年來有關於術數學的各種經典及相關著作統統彙集一編,網羅無遺,結集成書,故稱《術藏》。由巫術和中國傳統哲學而發展來的術數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中國的歷史、哲學、政治、宗教、倫理、科學、美學等均受其影響。《術藏》一書,按成書先後的順序,對歷史上的重要術數經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系統的、綜合的總結。術數學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完整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學術之一。作爲術數學的資料淵海,《術藏》的出版將爲中國傳統文化矗立起一座豐碑,爲世界範圍內研究中國文明的學者,提供最齊全、最權威的文獻依據。同時,《術藏》作爲最大的、最完善的專業叢書,將以世界之最的姿態流芳百世。

中華民族正處於偉大的民族復興的進程中,重新回顧我們這個民族文化的根源及其不斷發展的歷史,必將對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發揮重要的作用。

近20多年來,學界風氣日漸開放,相關術數學的研究成果逐日增多,術數學的研究開始成爲學術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內容。考察中國學術史及文獻出版史,作爲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術數學,雖然傳世著作洋洋千種,卻從未結集出版過。要保存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在宏闊的歷史視野中對術數學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資料的完整保存是首要的,也是必需的。

民國以後,西學東漸,科學的觀念佔據了主流地位,術數學被視爲爲迷信的一種,而開始倍受冷落,許多當年非常流行的術數典籍,而今已經難得一見。新中國成立以後,研究這方面的學者也非常少,搶救與保存術數學典籍,更加是一項迫切的任務。《術藏》的出版,及時滿足了學界的需要,是出版史上一項重要的工程。

《術藏》是一部收錄海內外在世的術數學經典的寶藏,上自寫於三千多前的數字卦,下至民國早期術數學家的專著,一一著錄。《術藏》的出版,集術數學研究之大成,爲各方面的學者者提供完備的研究資料。

《術藏》的出版,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1、存世的千餘種術數典籍中,大陸的圖書館和研究機構約保存了百分之九十,其餘的散存於世界各地的圖書館中。由於術數典籍保存的分散性,當前的研究者們,無論是在文獻的佔有上,或是使用上,均有諸多的不便,難窺術數學典籍的全貌,而《術藏》一書的出版,將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

2、《術藏》將在世的術數典籍結集出版,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盛事,是前無古人的大工程,對於保存和研究民族文化,對促進中華文明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提高中華民族的自信心,無疑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3、《術藏》的出版,必使海內外學者爲之矚目,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範圍的中華文明的研究,必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4、術數研究與現代科學的結合,必將使古老的術數學,爲現代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有助於促進全人類的文明進程。

《重刊術藏》是一部影印的大型古代術數類文獻集成。術字從行,术聲。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方法。中央民族大學謝路軍教授集多年學術積累主編《術藏》一書,廣搜海內外相關館藏與民間舊藏,上迄秦漢,下止同光,集古今相關文獻之大成。2010年出版後,海內外學者爲之矚目,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近幾年,隨著研究的收入,初版所收錄部分文獻發現了更好的文本,編委會及時進行了修訂,因而此次重印,命名爲《重刊術藏》。《重刊術藏》的出版,對於保存和研究中國傳統文獻,推動中華文明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标签: 现代 古代 学院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