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阳城:“口袋公园”成为百姓幸福园

更新时间: 2025-07-13 13:59:49

阅读人数: 851

本文主题: 十凤齐鸣

“清晨推开窗,满眼绿色尽收眼底,走出家门没几步,就有一处游园能尽享悠然。”近日,家住阳城县南关社区的张绪林老人每天都到园里遛弯、健身。步入园中,花木葱郁,鲜花绽放,如游画中。张大爷开心地赞不绝口:“近年来政府在县城建起多个小公园,使我们在方寸之地,感受园林之美;在咫尺之间,享受自然之趣,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张大爷口中的小公园位于阳城县城南环街与金阳街的交叉口,是阳城县今年实施建成的利民惠民口袋公园之一。“凤园”投资230余万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以“凤凰”为主题,融入“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等历史传统文化元素,其间点缀着樱花、红枫、三角梅等乔灌木树种,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景色宜人,给人视觉上的美好享受。隔着马路,远远就能看到那块被五彩斑斓的花团簇拥着刻有“凤凰”字样的石雕。步入园中,沿着石雕两侧红蓝相间的小路,穿过绿色灌木置身公园深处,五颜六色的鲜花,微风吹来,花香扑鼻,特别是园中刻有“书香首邑,教育名城”的巨石,吸引着游人的目光,彰显着书香阳城的悠远历史。

阳城古县城因形似“凤凰”,故有“凤凰城”之称。近年来,该县在规划设计时,坚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运用大量“凤元素”,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凤园的建成,不仅为附近居民带来了片刻惬意和舒适,特别是在建设时将阳城传统文化融入园中,通过重构文化与城市的关系,重塑城市生活,让城市更有魅力、文化更有活力,充分“唤醒”阳城悠久历史文化,让人们晨练健身和傍晚休闲的同时,感受书香阳城的魅力。

“口袋公园”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阳城县以“公园城市、精致山城”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前提,不断加快县城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城市口袋公园,充分利用县城“金边银角”,通过见缝插绿,破硬植绿的方式,不断增加群众身边的小微绿地,优化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肺”活量,提升了城市“颜值”和“品质”。

今年以来,阳城县在原有环县城六大公园提档升级的基础上,沿濩泽河两岸建成了长达3.6公里、宽6至40米、总面积15600平方米的滨河绿道,成为人们亲水、近水、休闲健身的绝美之地。在主城区加速口袋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凤园、萸园两个口袋公园,以儿童娱乐为主线的美韵酒店口袋公园和以服务东门广场、市民休憩地为主题的东门广场口袋公园正在积极推进。

据阳城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668.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5%,绿化覆盖率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万米。今年将继续立足“公园城市”理念和“精致山城”定位,加快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加人民群众的绿色福祉。

在阳城,老公园持续“焕新”,口袋公园不断“增量”,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绿色、宜居、生态、健康正在逐渐成为阳城人的贴身体验。便捷惠民、景观靓丽、文化深厚、功能齐全的口袋公园,给群众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微幸福”。

阳城:“口袋公园”成为百姓幸福园

重阳佳节,共话山茱萸文化

乡村要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强调,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就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同时总书记也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农影村村播工程运营中心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品牌发展,通过现代传播手段与乡村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当地特优农产品的推广及地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天地。

金秋十月,茱萸飘香,正值重阳佳节之际,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携手中共阳城县委、阳城县人民政府,于日录制《围炉煮茶话茱萸》这一新人物聊天节目。本期《围炉煮茶话茱萸》聚焦山西省阳城县蟒河镇山茱萸产业,推广阳城蟒河地域特色文化。

节目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教授代丽萍,文化自媒体博主尚美呀!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原红海一同深度剖析阳城蟒河的历史根源与山茱萸产业的蓬勃发展现状。

节目中,于赓哲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茱萸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涵。他引经据典,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引子,不仅追溯了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渊源,还深刻阐释了重阳节与孝道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于赓哲还纠正了诗中对“山东”的常见误解,指出其实际指的是华山以东,即王维的故乡蒲州。随后,于赓哲又为我们普及了阳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使我们对这座古城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代丽萍作为山茱萸研究的中医药专家,详细科普山茱萸的成分、历史应用及加工方法,并强调了山茱萸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作用。代丽萍从“药食同源”的角度,让我们对山茱萸的药用功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尚美呀!作为山西优秀星推官,从本地人的视角为我们介绍皇城相府为代表、明代民居建筑群郭峪古城、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砥洎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会寺、喀斯特地貌奇观析城山、蟒河景区等等。她还提起了阳城特别有名的的故事,给阳城的文化又添了几分神秘和传奇。

原红海详细介绍了阳城山茱萸的产业规模、扶持政策以及已研发出的几十种产品,展现了山茱萸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为蟒河的山茱萸作诗一首:春赏黄花秋品果,夏补血气冬养精。短短数语,却道尽了山茱萸四季变换中的风采与功效。

同时,原红海还推荐四道色香味俱佳的山茱萸特色菜肴,让参加访谈的四位嘉宾在美食中,体验到阳城悠久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最后,原红海诚挚地发出邀请,欢迎大家亲临阳城、探访蟒河,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与非凡魅力。

《围炉煮茶》系列节目是村村播工程运营中心打造的新人文聊天节目,节目旨在通过日常聊天的形式、谈笑风生的气氛,探求。从特色农产品出发,探寻潜藏在农产品中的历史文化、美食佳肴、营养价值;展现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品牌打造、产业振兴新成果;凸显特色餐饮、深加工等农产品延伸产业新发展。

此前,《围炉煮茶》已成功助力茂名荔枝、大同黄花、江津花椒、松潘贝母、阿坝青稞等农产品实现品牌升级。此次,节目将镜头对准了茱萸,继续以茶会友,共话这一古老植物的新时代故事,为阳城山茱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了显著提升,为文旅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阳城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厚传承搭建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卫星地图

镇情凤城镇在阳城县中部腹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镇域182.6平方公里。含57个村、1个居委会、219个自然庄、297个村民组,19个镇直企事业单位,全镇常住13万,其中农业5.83万,农村劳动力29436个,耕地40032亩,人均不足0.7亩,为全县最多、密度最大乡镇。2 历史文化凤城镇离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有“万山拱翠、三水环城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美誉,因镇驻地古称“凤凰城”而得名。该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悠久,三庙(孔圣庙、关帝庙、水草庙)两园(烈士陵园、西池园林)一院(潘家十三院)传颂远近,“两封国公”、“八座双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历史佳话脍炙,这里还是明代工部尚书白所知、刑部尚书白胤谦、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田从典的故乡。独特的人文景观、古老的历史传统,使得凤城宛若太行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3 交通运输凤城镇交通运输便利,候月铁路穿镇而过,晋候高速贯通东西,晋阳高速、阳济路、阳端路均由此始发,与太原、候马、郑州等周边城市全部3小时直达。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陶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林地44874.19亩,煤炭储量2300万吨,建瓷资源十分丰富,绿化覆盖率达42.4%。经济结构以陶瓷、建材、建筑、房地产、三产等为主,北煤、南铁、东陶、沿河(获泽河)石灰石分布较为普遍。经济区域布局具有明显的城市特色和资源特色,形成了环绕县城、服务城镇的工商贸易经济带,以北安阳、后则腰为中心的东部陶瓷经济带,以卧庄、白沟、汉上为代表的北部煤炭经济带,以获泽河沿岸南安阳、岳庄、南关、留昌、土涧等为代表的建材工业经济带。靠南部的尹庄片、土涧片,西部的上芹片,东部的岭后、荆底等村属农业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市控规模型企业8个,8人以上规模企业793个。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0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8.6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22.8亿元,个体工商户达3576家,就业率达95%。4 支柱产业撑起凤城发展脊梁。陶瓷产业形成双陶瓷均衡发展,全镇陶瓷生产企业38家,从业人员4958人。其中建筑瓷29家,从业人员2958人。日用瓷9家,从业人员2000人。建筑瓷中,生产墙地砖企业12家,从业人员2200人。琉璃瓦企业17家,从业人员758人。形成日用瓷4500万件、墙地砖2400万平方米的规模。建材产业占据全县半壁江山,以获泽河为轴各类建材企业有100多家。全镇水泥企业2家,山水集团西城水泥厂拥有年产60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1条。太岳集团水泥厂现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目前与山东山水水泥集团合作,正在进行年产150万吨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建设,技改扩建后,全镇水泥生产能力可达210万吨,水泥产量将占到全县的90%以上。此外,以西关丰安建材、东关烧结环保砖、亚东地暖、金鸿特种耐火材料、东关、南关、下芹等村水泥预制构件为代表的新型环保建材,以及后则腰欧式构件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煤炭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资源遍布原城关北部区域及尹庄东部。全镇现有1个单独保留矿井(白沟煤矿),1个过渡时生产矿井(汉上煤矿),兼并到义城煤矿,整合主体均为阳泰集团。其中,白沟煤矿完成机械化改采,生产能力达45万吨。与晋煤集团合作建设的400万吨龙湾井田正在筹备建设中。建筑产业市场不断做大,全镇建筑资质达到三级的企业共5个,分别为:西关裕华、水村华厦、南关宇翔、鸣凤宏鑫、东关华兴等公司,年可创产值11215万元,安置就业1328人。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现有40个食用菌种养大棚,形成48万袋生产规模。苗木花卉、城郊蔬菜、干果经济林均有一定规模。佳美制丝、安琪丽制丝等蚕茧深加工形成新的产业链,蚕丝深加工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现有规模养殖小区10个,3个万头猪厂,25个5000只骨干养鸡厂,猪存栏2万头,鸡存栏48万只,年收入达6000万元。房地产开发蓬勃兴起,年商品房开发达2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带动了东关小区、南关小区、西关小区、水村小区、鸣凤小区、下芹锦华等小区的兴起,岳庄、北安阳、后则腰、卧庄、窑头、东进等新农村新小区建设和旧村改造取得新突破,2009年底,全镇小区楼宇260幢,200万平方米,住户达2.1万户,小区6万人。现代三产服务业迅猛扩张,从事三产的个私企业2923家,从业人员6542人。餐饮宾馆主要有东关东华楼、南关环城酒店、西关西池宾馆、水村山水假日、鸣凤金凤凰国际酒店。商贸超市主要有丰隆商厦、惠康超市、家福超市、锁胜超市、丰泽商厦、西池购物中心、山水购物超市、金桥大厦、古城商场、城关商场、旭东购物广场、南关步行街等。全镇现有北环、城东、城西3个建材市场,石家庄、上会2个木材市场,东关、南关、西关、水村、窑头、下芹等15个瓜果蔬菜、专业批零、物流贸易市场。商业信贷主要有银通、隆泽2个小额贷款公司。此外还涉及城市煤层气、汽车销售等新兴产业。制造产业健康发展,主要有南关建材机械厂、钰海冶练、东进铸造等企业。山西宏和液压机械制造公司生产的矿用组合液压支架系列设备填补了晋城市的空白。水村华泰电力铁塔全国畅销。5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除配合完成县级以上重点工程外,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比上年增79.9%。天一陶瓷、佳茂包装、岳庄商品砼搅拌站、鸣凤地方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卧庄小汽车销售中心、虎头山森林公园、县体育中心游泳馆、凤城国土中心所等项目均完成年度任务。招商引资方面,成功引进9个项目,签订引资协议12.7亿元。特别是与晋煤集团、山东山水水泥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招商引资单体项目迈上10亿元级台阶。

标签: 现代 美食 农民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