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身上没有任何营养物质,为何却被捕食者抢着吃?
据报道,日前通过研究,南丹麦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JamilehJavidpour,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惊讶的发现,身上没有任何脂肪、碳水和蛋白质,看起来几乎透明的水母,竟然成为了海洋捕食者最爱的食物之一,而且甚至还达到了“疯抢”的地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通过化石研究发现,大约6.5亿年之前,水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作为海洋中的原始低等生物,它们本身非常的漂亮,而且与大部分
水母的外形看起来好像是一把透明的雨伞,它们游动的时候身体一张一合,十分的有趣。目前,在全世界各个海域中,科学家们一共找到了近300种水母,对于水母的研究,也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到早期海洋原始生物的演化过程。
水母作为海洋生态中的一部分,它和其它的海洋生物一样,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其它海洋生物体内一般都会含有脂肪、碳水和蛋白质等不同,水母身上没有任何可以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的关键物质。
水母全身97%以上都是由水组成,可以说,它们的名字名副其实,果然是用“水”来形成的。不过,水母的天敌却非常多,按理说,水母没有任何的食用价值,不过对于各类海洋生物来说,它们都非常喜欢吃水母。
、海龟等,此外,让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是,水母竟然也会“同类相残”,很多水母都会去其它品种的水母,比方说有一种被称作“海月”的水母,它就是煎蛋水母和大型水螅水母最喜欢的食物。
为何水母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这些动物还纷纷去捕食水母?难道是单纯的想要补充水分吗?显然,这个答案说不过去,毕竟它们本身就生活在丰富的海洋之中。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虽然水母并不含有任何的脂肪、碳水和蛋白质,但是它们的身上却含有其它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都是其它海洋生物最喜欢的,而因为水母容易捕食,所以,才会让水母成为众多海洋生物“疯抢”的食物。
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学家JamilehJavidpour表示,水母的体内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可以让捕食者通过捕食水母,来实现很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比方说,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洋生物生活在其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过敏或者是炎症反应,而通过捕食水母,当摄入了水母体内的脂肪酸之后,就可以起到抗敏消炎的功效。
同时,脂肪酸对于大脑发育来说也非常重要,海洋生物在食用水母后,可以让自己的神经活动更流畅,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的效果。
所以,水母在海洋中自然也就成为了捕食者们争相食用的最佳营养品,而且因为水母都喜欢成群的聚在一起活动,所以,捕食者可以一次性摄入大量的脂肪酸,效果也更好。
在21世纪之前,人类对于水母,其实还是处于忽视的状态。不过伴随着人类渔业发展越来越快,海洋资源不断被人类获取,水母也开始越来越被重视。
原因很简单,因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海洋鱼类被捕捞,水母的捕食者数量,也开始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在一些海域中,水母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很多水母都是含有毒素的,在2007年,大量的毒水母进入到北爱尔兰海域,导致10万条三文鱼死亡,此外,近年来地中海海域的沿岸,也经常发生因为大量水母聚集,游客被水母刺伤而不得不紧急关闭海滩的情况。
科学家们表示,在海洋生态环境中,水母俨然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环,研究发现,如果一片海域中水母的数量过多,就会导致这片海域中的毒素含量过高,从而威胁到其它海洋生物的健康,所以,研究水母分布,或许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的平衡。
同时,作为一种来自远古的海洋“活化石”,水母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科学家发现,水母虽然看起来外表简单,但是体内却有着很多高级基因,这些高级基因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还原出远古海洋生物演化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研究海洋食物链的角度,还是研究海洋生物演化的角度,水母都意义重大,科学家们才会不断去研究它们,陆续有新的发现带给我们。

箭毒蛙是自然界中最毒的生物之一,它究竟有没有天敌?
箭毒蛙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蛙类,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尤其是金色箭毒蛙,这种有着黄金体色,体长仅有3.5厘米的小家伙拥有着约2克的生物碱毒素,能够杀死2万只实验小白鼠,至少杀死10位以上的成年人,堪称蛙界毒王。
那么,毒性如此之强的箭毒蛙有没有天敌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蛙类是两栖纲无尾目下所有动物的统称,而在无尾目下虽然有三个亚目(始蛙、中蛙以及新蛙亚目),但是最繁盛的当属新蛙亚目,该亚目下的物种占了无尾目约95%的物种,我们今天要说的箭毒蛙家族其实就是新蛙亚目下的一个类群,它们就是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称丛蛙科)。
箭毒蛙科下一共有约175个已知的物种,它们体型大都比较小,平均在3厘米左右,颜色多数比较艳丽,是现存最漂亮的一个类群。
虽然箭毒蛙科主要以毒蛙为主,但其实真正有毒性的只占总种类的约32%,也就是55种,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所有的有毒箭毒蛙都有着鲜艳的外表,只是颜色多有不同。
箭毒蛙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它们的皮肤能够分泌毒液,而这些毒液通常像蟾蜍背部毒腺分泌的毒液那样呈乳白色,里面含有箭毒蛙碱,箭毒蛙碱是一种有剧毒的生物碱,能够攻击动物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科学家们曾经有箭毒蛙的毒液做过小白鼠皮下注射实验,结果发现它的半数致死量(杀死一半以上的小白鼠所需要的最小毒液剂量)为0.002-0.003毫克/千克。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以毒蛇为例,现存毒性最强的毒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内陆太攀蛇,它的半数致死量为0.025毫克/千克,也就是说杀死一只体重为1公斤的动物仅需要0.025毫克的毒液。
而箭毒蛙的毒性是毒性最强的毒蛇内陆太攀蛇的10倍,而且蛇毒我们直接用手去接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箭毒蛙连用手去碰都会中毒,可见其毒性之强。
不过,在中南美洲,箭毒蛙却是土著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这是因为他们会提取箭毒蛙的毒素制作毒箭,经验丰富的土著会模仿箭毒蛙的叫声来吸引箭毒蛙发出声音,然后确定它们的位置,之后用树叶按住箭毒蛙,再用尖利的木签穿起来,放到火上烤,受热后,箭毒蛙的皮肤就会分泌大量的毒液。
在火上炙烤,一只成年的箭毒蛙就能制作50支毒箭,在以前土著会在部落之间的战争中使用这些毒箭,致死率相当高,只要被刺伤,无解,后来这种毒箭主要用于打猎,当然被毒箭射中的猎物体内也会有毒素,所以当土著射中猎物后,猎物在毒液的作用下会很快失去逃跑能力,之后,土著会将射中部位的一大块肉快速的切割下来扔掉。
虽然许多箭毒蛙有着极强的毒性,但其实这些毒液并非它们分泌出来的,因为它们压根就没有毒腺,经过科学的研究发现,箭毒蛙的毒素来自于食物的累积,它们主要以蜘蛛、蚂蚁、蟋蟀等动物为食,而这些动物体内含有少量的生物碱,在进入箭毒蛙体内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提纯,最终形成了剧毒的生物碱,最终聚集到它们的皮肤腺上,这是箭毒蛙们演化出的一种防御机制。
在所有的箭毒蛙中,毒性最强的有三种:金色箭毒蛙、蓝箭毒蛙以及三色箭毒蛙,这三种箭毒蛙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微克/千克,2.5微克/千克以及3微克/千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有毒箭毒蛙毒性都如此之强,比如黑腿箭毒蛙的半数致死量就只有570微克/千克。
大自然非常的奇妙,它几乎不会允许出现无敌的物种,许多拥有剧毒的毒蛇,它们依然是有天敌的,比如剧毒的银环蛇、眼镜蛇在眼镜王蛇面前就是个“弟弟”,箭毒蛙也是如此,虽然毒性最弱的箭毒蛙都能媲美顶级的毒蛇了,但万物相生相克,它们依然是有克星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毒的三种箭毒蛙的天敌是什么动物?
金色箭毒蛙是南美哥伦比亚的特有种,它们主要栖息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中,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非常高(温度高于26℃,湿度在80%以上)。在野生环境下,金色箭毒蛙偏群居,通常3-6只为一个小群集体生活。
作为世界上最毒的蛙类,绝大多数的雨林动物看到金色箭毒蛙都会绕道而行,唯有一种蛇,它们见到金色箭毒蛙非但不跑,反而会过去饱餐一顿,它就是金腹蛇(Leimadophis epinephelus)。
金腹蛇是游蛇科下的一种蛇类,它是已知的唯一一种可以免疫金色箭毒蛙毒素的蛇类,也是整个南美野外,金色箭毒蛙唯一的天敌。当然,要把人类给抛去,毕竟人为了研究这些看起来比较可爱的小动物,没少捕杀。
蓝箭毒蛙是一种通体蓝色的箭毒蛙,它们在野生环境下主要分布在苏里南河两岸的雨林中,在巴西和圭亚那也有少量分布。作为现存第二毒的蛙类,蓝箭毒蛙也是让许多动物害怕的存在,而且由于它们的栖息地内没有金腹蛇的自然分布,所以,成年后的蓝箭毒蛙是没有天敌的(人类除外)。
不过,蓝箭毒蛙与其他的蛙类的繁殖习性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们不在水中产卵,而是把卵产在苔藓或者岩石下,这使得它们的卵极容易被陆地的一些小型的节肢动物吃掉(卵无毒)。
我们之所以把三色箭毒蛙与蓝箭毒蛙放在一起说,原因是二者差不多,在原生环境下成年个体都没有天敌,而且三色箭毒蛙也会将卵产在潮湿的地面上,并且在产卵后,雄蛙有护卵行为,直到卵孵化成蝌蚪后,雄性三色箭毒蛙会将蝌蚪背到合适的水体中完成生长和发育。
因此,箭毒蛙虽然有剧毒,但是它也是有天敌的,在所有有金腹蛇分布的区域,它是所有箭毒蛙的天敌,当然,箭毒蛙最大的天敌还是人类,因为一方面是用于各种研究的捕捉,一方面是箭毒蛙颜色艳丽被许多人当做宠物来饲养(人工饲养下的箭毒蛙由于食物的问题是没有毒性的)。
世界上唯一没有天敌的生物,与太阳同寿,不怕宇宙辐射
在这个世界里有着奇奇怪怪的事物出现我们面前,生活在大中的生物都面前对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规,相信大家也有亲身了解,不论是陆地上,还是海洋中,自己其实接触的实在是太少,莫说五成,三成也未必有。为了要了解这个未知的生物我们要努力地探究,要认识这个世界。它的寿命与太阳肩并肩,而且在地球上根本没有,在恐龙遭遇大灭绝时,它至今依旧安稳地生活在之上,那么它是谁呢?让我们去瞧瞧是什么?
它就是水熊虫是缓步动物门中的一类,它们的身体由头部和四个体节构成,身体被角质层覆盖,长长的细胞组成的肌肉填满各个体节。它们的口部有两个向前突出物,一个用于刺进食物,一个用于吸收液体。每个体节两条腿,共有八条腿。根据种类的不同,腿的末端长有爪子、吸盘或脚趾。这种生物长得奇奇怪怪的。
通体透明无色,而吃饱了的水熊虫则色彩各异。它们体表的颜色主要由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赋予,依据摄入的类胡萝卜素多寡,它们会变化为黄色、棕色、深红色或绿色。现在己经存在了五亿年,既冻不死也热不死。当隐生的水熊虫再次接触到水时,它们便如凤凰涅槃般舒展身体“重生”。这个状态被称为“水合”。
爆炸了,它们才会灭绝?科学家们也同我一样纳闷,为了在太空研究什么生命能够存活,毫无疑问首先就把它带上来,结果实验表明,水熊虫甚至能在太空中暴露着存活十天,是人类认识的生物中很顽强的。看了你有怎样感受,当你活了五亿年,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
相关资讯
原创人类为什么没有天敌?答案原来是这样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曾经也有过天敌,例如剑齿虎和恐猫等大型食肉动物。人类不仅没有了天敌,反而成为了许多动物的天敌。这些微生物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对它们的了解仍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