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跨出思维定势的科幻短篇小说

更新时间: 2025-07-27 14:33:18

阅读人数: 652

本文主题: 科幻小说图书推荐

《脑洞大开的科幻童话》,这套书有科学、有人性、有现实、也有爱!

拿到《脑洞大开的科幻童话》这套书,我直接被名字给带入了,我甚至是不看到最后不敢想这个内容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好在每篇后面都有个名师大语文,有被提点到。想想觉得自己挺搞笑的,也可能是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小朋友听的真的是津津有味。只是成年人不敢想而已!

当我和孩子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三个字:读不懂!当把第一篇读完的时候,就是怎么这么神奇,只有我想不到,没有别人想不到。一个房间的四周,就是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个脑洞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

《童童的夏天》这篇留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去。童童外公一个人独住,于是爸爸给他弄了一个机器人阿福,一直陪伴着外公 。因为外公是独处老人,没人照顾,唯有机器人。阿福陪着外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外公的身体感觉比之前更健康了。可是就在这一年,外公病倒了。童童一人在家,只有阿福陪他玩耍,哄他睡觉,甚至安慰他说睡醒了,外公就会回来。童童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天天看不见外公,直到妈妈抱着童童说外公病倒了,童童才懂得。看到外公躺在病床,身上有着各种仪器,童童很是伤心,阿福也很伤心。阿福要被爸爸送回公司,在临走时送给童童一幅画—小熊,给了童童一个大大的拥抱,阿福哭了。后来他们又给童童送来一个小熊正是阿福画的,这个可以听到外公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而小熊所看到的便会投在外公病房的天花板。

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有些地方仍然不能够照顾到。如果真的有这些机器人该多好!健康的时候陪着一起做开心的事情,做一些简单的辅助。生病的时候,可能的确不能给予更多的照顾,但隔山隔海看到病床上的他没有变差下去也是一种安慰。这篇是让人泪目的一篇科幻童话!

跨出思维定势的科幻短篇小说

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游戏》是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故事发生在未来,当时地球已经两次遭遇过虫族的进攻,第二次尤其惨重,而是一个传奇人物马泽·雷汉扭转了战局,地球勉强幸存。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天才儿童,把他们送到专门训练儿童的空间站(“战斗学校”),把他们塑造成军事奇才,人类方可有存活的希望。

很多儿童都被淘汰了,包括安德的哥哥和姐姐。具有罕见军事天才的安德在6岁的时候被选中,遭到了一轮轮残酷的模拟战斗,在短短几周内就由新兵成长为领袖。然而战斗学校对孩子们来说就是魔窟,为了激发他的能力,教官故意改变游戏规则,不断把他逼到险境里。

但是安德用实力赢得了队友的信任和对手的尊重,他一次次勇敢地去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和心理极限,最终在一次“游戏训练”中,带领着他的小分队消灭了虫族女王,也为人类迎来了一次重生。

小说拥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核。从安德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勇敢挑战自我和命运的精神,他的成长无论对青少年还是成年读者来说,都是令人激动、引导人向上的榜样。

本书刚出版就获得次年的科学幻想文学最高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同名电影即将被好莱坞搬上荧幕。本书在美国是超级畅销书,曾连续雄踞亚马逊畅销榜166 周。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鹏曾说:“在国外旅行,发现在任何一个书店、任何一个超市的简易书架上、任何一个卖书的地方都能看到这本书被赫然摆在最引人注目的位置。”

1986年,《安德的游戏》囊括了科幻小说领域两个最高奖项——雨果奖、星云奖。

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当代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1985年,他出版了《安德的游戏》,一举成名。第二年,这部小说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创造了美国科幻小说史的第一。卡德从此跻身于一流科幻小说作家的行列。1987年,其续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揽了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

卡德是个多产的作家,迄今为止,出版了45本长篇小说,而且大多以系列小说的面目出现。在多个系列中,“安德”系列是最成功、最著名、篇幅最长的系列小说。除了《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两部外,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屠异》(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巨人的影子》(Shadow of the Giant,2004)和《安德的放逐》(Ender in Exile,2008)在内的九部曲。

好莱坞根据原著改编拍摄了电影《安德的游戏》,影片由加文·胡德导演,于2013年上映。

▲影片《安德的游戏》(2013)由哈里森·福特、阿萨·巴特菲尔德主演。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 世纪中期,西方科幻小说已经从备受轻视和饱受争议的边缘文学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重要文学体裁。在各种专项奖的推动下,科幻小说的创作质量逐步提高,1953 年至2020 年,雨果奖和星云奖已经分别颁发了75 届和55 届。随着作品数量的迅速增长,其研究规模也在日益壮大,各学术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科幻小说百科全书和各种系列学术专著。2003 年,《科幻小说指南》(A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剑桥科幻小说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问世;2009 年,《劳特里奇科幻小说指南》(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出版。利物浦大学出版社于1994—2020 年陆续出版了55 种科幻小说研究系列丛书。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2014)、《剑桥科幻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2019)等10 余种学术专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等也出版了相关研究著作。同时,科幻小说出版与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术团体,如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等,创建了《科幻小说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等学术刊物。与学术研究同步发展的还有科幻小说教学,美国大多数高校把科幻小说作为创新写作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手段,纷纷开设了与科幻小说相关的课程(如科幻小说、推想小说、科幻小说写作等)。 西方科幻小说的创作与研究自觉地参与了20 世纪以来社会、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产生了多种流派。此外,受20 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流派迭出的影响,科幻小说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些研究与传统文学批评一样集中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关注内容的研究主要采用政治学和社会学原理及其研究方法,探讨科幻小说有关社会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阶层、种族、性别等人类学主题,具体的批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乌托邦/ 敌托邦批评、后人文主义批评、性别与种族批评、时间与空间批评等。第二类研究主要采用修辞学、语言学和美学原理和方法探讨科幻小说的修辞策略、语言艺术和美学价值。对于主题研究,本书选择性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后人文主义、批判性乌托邦等批评流派,以期展现西方科幻小说意识形态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预测可能的研究走向。与内容研究相比,科幻小说形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是21 世纪以来也不乏视角独特、见解新颖的专著出版。少数重要学者在修订先前的著述时也增加了新内容,如达科? 苏文(Darko Suvin)的《科幻小说变形记》(Metamorphoses of Science Fiction,1979)和《科幻小说的定位与预设》(Positions and Suppositions in Science Fiction,1988) 1 、塞缪尔? 德拉尼(Samuel Delany) 2 的《珠宝链接的下颌:关于科幻小说语言的注释》(The Jewel-hinged Jaw: Notes on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Fiction,2009)、伊斯特万? 西塞基– 罗尼(Istvan Csicsery-Ronay Jr.)的《科幻小说美学七要素》(The Seven Beauties of Science Fiction,2008) 3 等。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科幻小说的学术地位,展现了该体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存在意义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独特性,为了解西方科幻小说及其发展状态提供了阅读线索和研究参考。     以马克思主义批评为主的意识形态研究,关注时间、空间、地理叙事的物质研究,重点讨论科幻小说叙事艺术的形式研究,这三个方面形成了对科幻小说体裁文学形式与内容概貌式的考察,本书的第2、第3、第4、第5 章重点介绍了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第1 章简述了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概况,包括科幻小说的定义、起源、标志性阶段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第2 章介绍了科幻小说在马克思文艺批评理论框架下的意识形态批评、经济学批评、乌托邦/ 敌托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第3章探讨了后人类和后人文主义研究在科幻小说解读中的价值与意义,着重描述了后人类、赛博朋克、生物朋克、技术乌托邦、技术恐惧与焦虑等批评概念与视角在科幻小说研究中的阐释力。第4 章根据时间、空间和地理批评理论在科幻小说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该文类叙事的区别性特征。第5 章主要介绍了在科幻小说叙事修辞、语言学研究和美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点讨论了达科? 苏文、塞缪尔? 德拉尼、伊斯特万? 西塞基– 罗尼等人的重要理论思想。第6 章简要介绍了西方科幻小说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方向,包括对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小说的研究情况。     本书的研究范围是2000—2020 年出版的著作、论文集或发表的论文,重点讨论和评述了近十年(2010—2020)出版的重要学术著作。由于时间与资源有限,笔者对许多作品的阅读只能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所选择的内容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21 年5 月

标签: 游戏 西方 科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