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军事科学院成功举办全国国防科技创新博士后论坛

更新时间: 2025-08-25 13:57:12

阅读人数: 822

本文主题: 中国军事学院院长是谁

9月14日,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的2018年全国国防科技创新博士后论坛在京成功举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有关领导,军事科学院杨学军院长、方向政委、办公室袁志明主任、政治工作部王贵胜主任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方向政委、国家人社部有关领导分别致辞。会议由贺福初副院长主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相关指示精神,本次论坛以“立足国防科技前沿,引领国防科技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国家和军队博士后学术交流、展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成果、开阔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视野、增进博士后各培养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催生创新思路方法,献身强军实践,推动国防科技创新。来自全国全军30余家博士后招收培养单位的9名院士和180余名专家学者、博士后,围绕当前国防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共同关注的前沿科技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论坛期间,军事科学院杨学军院长以“人工智能走向战场,改变了什么?”为题作主旨报告,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和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分别以“信息化战争对传统工程伪装防护的挑战与对策”“关于机器学习的一点思考”为题作特邀报告。论坛另设“系统工程”“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防护工程技术”3个分论坛,来自军地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4名博士后分别作精彩报告。论坛评选表彰了12篇优秀会议论文。期间,与会人员共同收看了纪念军事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30周年巡礼片《敦品励学·陶铸群英》。

军事科学院是全军最早开展博士后招收培养工作的单位之一,从1988年首次设立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在推动军事科研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生成战斗力保障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军队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端科技创新英才。目前全院共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000余名,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90余项,设站数量、招收规模、获批基金均位居全军前列。出站留院的252名博士后,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专业领域的骨干人才。其中,2人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人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获中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军事科学院成功举办全国国防科技创新博士后论坛

原创他升为大军区正职显得不受重视,总政打电话给政委,对方转达给他

1962年,南京军事学院的领导层经历了调整,原院长刘浩天被调往东海舰队担任政委,副院长张震则被任命为新的院长。这一任命显得相当不正式,简单地通过一个电话通知就完成了这一关键职位的更替。

张震将军是开国将领中离休时间最晚的一位,直到1997年时,他已经83岁高龄才选择离开工作岗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担任时间最长的两个职位分别是参谋工作和军事教育工作。他在战争年代的表现尤为突出,曾长期担任参谋长,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他先后协助彭雪枫、张爱萍、粟裕等首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震于1954年开始涉足教育领域,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顺利毕业后,他被安排回校担任副院长。一开始他是廖汉生的副手,后来又转为刘浩天的助手。客观上说,这两位的职位在解放战争时期都不及张震,尽管廖汉生同样是副兵团级,但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仅担任过正军级职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红二军团将领的照顾。职业上的高低有时并不完全由能力决定,很多时候还与“山头”之间的关系维护有关。

廖汉生离开后,刘浩天成为院长,而张震则在三野担任参谋长。张震之所以能成为院长,主要是因为解放军高级步兵总校与军事学院的合并,而他作为曾经的政委,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刘浩天在军事学院工作不久后被调往海军,主管工作中仅剩下张震一位,那个时候政委是王平,两人皆出自红三军团。王平的职务在当时相对较高,或许与张震有些熟识,但并没有直接的工作交集。

通常情况下,被任命为院长的官员,应该由总政部副主任前来宣读命令或进行谈话。然而,张震的院长任命不仅省略了这些程序,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总政部副主任萧华并没有亲自到场,而是通过电话将任命的消息告知都成委王平,让后者转达给张震。这一消息直接通过王平的口中传递,对于他来说,这似乎显得有些冷漠,至少应当单独通知他一声。

对此,张震在工作中表现出极为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在院长岗位上任职五年,但因受到冲击,于1967年暂时中断了工作。尽管在1970年恢复了职务,但其后他先后在大军区、总后勤部和总参谋部等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到了1985年,张震再次被安排回到军事教育系统,出任国防大学校长,并在七年后升任军委副主席。

国防科大校长已调整,中候补邓小刚卸任

据国防科技大学官网消息:近日,国防科大在学术成果馆电视电话会议室隆重举行晋升少将军衔仪式。黎湘校长宣读了习主席签署的中央军委命令,刘念光政委向晋衔的3名同志颁发了命令状。经中央军委批准,计算机学院院长卢凯、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王雪松、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委员王学军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仪式结束后,黎校长、刘政委与晋衔同志合影留念。

上述报道显示,原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黎湘,已接替邓小刚,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他也成为该校调整组建后的第二任校长。

据公开信息显示,黎湘出生于1967年9月,主要从事空间攻防信息处理共性机理研究及应用系统研制,曾担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等职,2017年晋升少将。去年报道显示,黎湘已担任国防科大副校长。

黎湘作为科研专家,曾于2006年获得国家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长江学者”称号。

此次卸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的邓小刚,是空气动力学家, 1960年9月生于四川绵阳,198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获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2015年,邓小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7月出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在十九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据官网显示,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

2017年,国防科技大学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2017年9月,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军旗授予了国防科技大学时任校长邓小刚、政委刘念光。

习近平强调,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要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