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荐读丨百炼成钢,淬火成金
天边那抹铁血红,是军人坚韧的信念;那一方阵列,是对军人无比的敬仰。他们,是守护我们和平的勇士,而军刀则是战士们的眼睛,他让士兵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敌人。本期为您推荐几种军工类期刊,带您了解最新的军事装备及军事科技信息。
《兵工科技》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作者科研、晋级等方面的权威依据。
中国报道、环球观察、本期专题、装备详析、理论长波等。
《兵工科技》杂志是一本介绍兵器、国防知识的趣味军事科普类杂志,涉及海陆空及单兵装备等军事前沿资讯。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现代兵器》是综合性军事科技月刊,其宗旨是使读者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三军装备及其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特别关注、中国兵器、规划与展望、军事技术、兵器博览、兵器论坛、讲武堂等。
杂志融技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兵器天地。
《兵器》杂志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主管、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防军事类科普期刊。国内第一本全彩印刷的国防军事类科普期刊,曾给广大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领了国防军事类科普期刊的彩印潮。
环球军闻、传媒视点、我军建设、热点追踪、军迷游记、掌中乾坤、战场风云、兵林史话、兵器与人、兵器微互动、武器茶坊。
杂志以编辑出版的严肃性、内容覆盖的广泛性、涉猎题材的知识性、文字叙述的可读性、语言风格的文学性、图随文走的独特性、军事技术问题探讨的专业性、国内外武器装备推介的权威性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军迷”、“兵迷”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兵器知识》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专家视点、专家沙龙、综述评论、中国兵器、武器装备、新兵器、知识园地、热门话题、热点兵器、兵器史话、战史战例、读者园地等栏目。
坚持“普及兵器科技知识,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特别是武器现代化服务”的办刊理念,以介绍世界军事科研生产情况,展示各国武器装备风貌,宣传中国兵器工业发展道路和成就为主要发展方针。
《轻兵器》是1978年创刊的杂志,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八研究所主办的关于轻武器的可读性知识期刊。
前沿视点、武器看台、武器分析、国产兵器、名枪名弹、精锐部队、战役战术、历史钩沉、军迷看影视、军事游戏等多个栏目
此刊集权威性、科普性于一体,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不同时代的轻武器。该刊以其精彩的内容和独特的视角,普及轻武器知识,弘扬尚武精神,深受军事爱好者们的喜爱。

那些年:薪火相传,为国铸剑
我是听着父亲讲述军营故事长大的。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苍茫的祁连山下,一群面容刚毅的军人在奋战。他们正在为我国战略导弹修筑“地下长城”,而我父亲就是其中一员。
那一年,父亲18岁,坐了5天5夜的火车,从山东老家来到了青海祁连山下。
5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方圆数百里不见人烟的高原深山里奋战。在那个“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父亲和他的战友是这一口号最坚定的履行者。后来我听说,当地有一座大山都被他们挖空了。
5年军旅生涯,父亲受过伤、流过血,也曾与死亡擦肩而过,但他从未后悔过。只是有一次,父亲对我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见见那住在他修建的房子里的国之重器。
那一年,我才知道,父亲是带着遗憾离开部队的。5年的行伍生涯铸就了父亲强壮的体魄和钢铁般的意志,也让他成为了一个忠实的军迷。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课外图书就是父亲坚持购买的军事杂志。当我还不识字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把我抱在怀里教我认识杂志里的武器装备了。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一名军迷。再长大一些,我也开始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军事杂志。从那以后,父亲便会每个月多给我一些零花钱,我们家买军事杂志这项“光荣任务”就交给了我。
记得最开始,国家经济不是很好,军事杂志里介绍国产装备的篇幅很小,每一次国产装备的出现都会让我欣喜若狂、骄傲万分。
进入21世纪后,国家经济开始腾飞,慢慢地,国产装备在杂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有一次,父亲指着杂志上的某一幅图兴奋地说:“原来我当时就是为这个家伙盖房子啊。”
再后来,我高中毕业,报考了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显得特别高兴。
那一年,我18岁,第一次被父亲叫上了酒桌;那一年,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比我强。”
几年后,我毕业了。那年,我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来到了航天科技集团四院。
父亲听闻后,欣喜地从山东老家赶了过来。我在火车站接到了父亲,即使年过六旬,父亲的腰板还是那么挺拔,这是军人生涯给他的礼物。
我带他绕着单位走了一圈,向他细细地讲述了单位的光荣历程。
“我们制造的宝贝可能就住在当年你们修建的房子里。”
父亲听后,高兴又激动地拍了下我的肩膀:
那一年,父亲18岁,他参军入伍;那一年,我18岁,选择了飞行器动力专业;那一年,父亲23岁,离开了心爱的部队;那一年,我30岁,来到了四院参加工作。
那天晚上,在酒桌上,父亲端起酒杯对我说:“薪火相传,为国铸剑,不错!”
穿越1949
2019《航空知识》增刊封面的诞生!
画面主题很干净——《飞过历史的天空》。1949开国大典上的战利品野马战斗机和2019大典上的歼20穿越时空同框共舞,演绎出70年共和国风雨兼程。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见证过新中国历次国庆观礼的盛况
这里不仅铭刻着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辉煌印记
2019年,新中国迎来了70华诞。201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式。为记录国庆阅兵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航空知识》杂志将精心编辑出版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增刊,将把大量阅兵照片,以及共和国历次大阅兵的历史资料编辑成册,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
《航空知识》2019年增刊将以空中方阵为主,以丰富详实的现场和历史影像,介绍中国航空武器装备7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增刊内容还包含人员和地面装备方阵的精彩内容。
《航空知识》创刊于1958年,探索空天一甲子,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航空类科普期刊,不但得到了市场、读者乃至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也收获了许多荣誉。从第一届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到国际航空联合会(FAI)荣誉奖(亚洲唯一),再到中国出版业最高奖——出版政府奖期刊奖,60年栉风沐雨,《航空知识》砥砺前行。
现《航空知识》国庆70周年大阅兵增刊
原标题:《穿越1949 | 70年前后,中国所拥有的武器装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