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美媒体:谁在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

更新时间: 2025-08-25 13:57:22

阅读人数: 546

本文主题: 中国十大军事媒体

新华网专稿:美国媒体认为,五角大楼反复宣扬中国军费增长不透明,大力为"中国威胁论"造势,只是为巨资购买高精武器找借口。为此,美国必须把中国妖魔化为潜在的敌人。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4日播发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来自中国的模糊不清的威胁》:自苏联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消失的还有五角大楼每年发布的苏联军力报告)以来,美国国会一直要求军方每年汇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以及未来的军事战略"。因此,五角大楼3日拿出了一份66页的报告,帮助国会增加对中国的恐惧。

这是一种共生关系:国会下令展开调查,然后国会议员援引调查结果,以此来证明有必要购买更多的武器。国家安全部门的一些人士称这种现象为"自己舔自己的甜筒冰淇淋"。

与过去对付苏联不同的是,五角大楼无法非常明确地说出中国目前构成何种威胁。所以它称,中国军费不透明的做法证明美国应该作最坏的假设。

五角大楼的调查结果无疑给总是痛批中国的国会议员提供了攻击依据。报告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会与五角大楼之间微妙的共生关系。

然而,这些情况恰恰是在两国军方关系正在改善的时候出现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蒂莫西·基廷说,他最近访问北京期间,两国军方的关系正在改善。

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网站5日播发迈克尔·克拉雷撰写的文章,题为《中国综合征》:今年2月4日,布什总统宣布下一财政年度的基本军费预算为5154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动所需的经费。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这是自二战以来国防部最大的一笔年预算要求。

粗看之下,所有增加的费用都是用于全球反恐战争以及更新在目前战争中毁坏或老化的装备。

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预算增长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全球反恐战争或其它低密度的事件,而是为了将来与一个超级大国全面作战做准备。再更深层次地研究一下国防部的思维就可以得出结论,唯一需要花费这样的巨额预算去对付的超级大国只有中国。

其实在这份公开的预算报告中并没有提到中国的名字。文内只是提到有必要"对必需的战略现代化加大投入,以应对当前以及今后来自于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的威胁"。

为确保能得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昂贵的新式武器,美国军方和他们在国会里的同盟,还有军火公司已开始大力为"中国威胁论"造势。

支持F-22"猛禽"战斗机购置计划的人也在大力宣传中国的威胁。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国防小组委员会主席约翰·默撒说:"我的眼光正试图超越伊拉克和阿富汗。我正在看今后的威胁来自哪里。"

默撒支持增加费用部署F-22战机的计划,他的讲话毋庸置疑地使人相信,中国最有可能是"今后的威胁",而这些战机在对付中国的时候是用得着的。为了推动F-22计划,默撒最近还与国防部长盖茨见了面。盖茨在2月6日对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说,这种战机"主要是为了在冲突中对付一个接近我们的超级大国,我想我们都知道那是谁"。

正如在冷战时期国防部和军火公司通过宣扬"苏联威胁"来促使国会和美国民众支持增加军费购置先进武器一样,在当今的后冷战时期,一种"中国威胁论"也被假设出来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在美国民众担忧伊战日益增长的军费和其它一些重要问题--医疗卫生、教育、替代能源发展、次贷危机等等--的时候,这种夸大的威胁就成了国防部确保武器计划经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随着美国军费支出引起的争议越来越大,这一类的说法肯定会以更频繁和更具恐吓性的方式被不断提出。这并不是说国防部的官员不喜欢中国,或真的相信与中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他们其实就是想添置更多先进而昂贵的武器,要为这种做法找到正当理由的唯一方法就是假定一个超级大国敌人的存在。因为只有中国符合这个标准,它就只能被妖魔化成为一个潜在的敌人。因此,即便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在不断增长,我们还是会被强行推进一场新的冷战之中,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军工复合体的需要。

美媒体:谁在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

图解:中国的军事战略十大看点

/csr-component/config/article/index.js

mil.huanqiu.com /e3pmh1dm8/e3pmt7hva

["9CaKrnJLo6L","9CaKrnJLo6j","9CaKrnJLo5K","9CaKrnJLo59","9CaKrnJLo4n"] //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526/10/19/20150526101920900.jpg {"email":"zhouyang@huanqiu.com","name":"zhouyang"}

虎扑体育网

世界十大军事家名单,涵盖东西方军事家,并综合其重点战役、战绩与功勋、历史影响以及对战争史的开创性贡献。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马其顿)

:高加米拉战役(击败波斯帝国)、伊苏斯战役、希达斯佩斯河战役(击败印度国王波罗斯)。

:在短短十余年间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领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发展了“迂回包围”战术,强调快速机动和决定性会战。

:协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

:以《孙子兵法》奠定了军事理论的基础,其思想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战略。

:《孙子兵法》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全球军事、商业和体育领域的经典著作。

: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战略思想,强调心理战和谋略的重要性。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迦太基)

:坎尼战役(以少胜多,歼灭罗马大军)、特拉西梅诺湖战役。

: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在意大利境内作战十余年,重创罗马共和国。

:尽管最终失败,但他的战术思想对后世军事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展了“双重包围”战术,被誉为“战略之父”。

成吉思汗(Genghis Khan,蒙古)

:野狐岭战役(击败金国)、花剌子模战役(征服中亚)。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征服了从中国到东欧的广大地区。

: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发展了“闪电战”和“心理战”战术,强调机动性和恐怖威慑。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法国)

:奥斯特里茨战役(击败俄奥联军)、耶拿战役(击败普鲁士)、马伦哥战役。

:通过一系列战役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他的军事改革和法典对现代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展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强调炮兵和机动性的结合。

:井陉之战(背水一战,击败赵国)、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奠定汉朝统一)。

: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

:其战术思想和军事成就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战争提供了典范。

:发展了“奇正结合”战术,强调灵活用兵和出其不意。

朱可夫元帅(Georgy Zhukov,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在二战中指挥了多次关键战役,为苏联战胜纳粹德国立下赫赫战功。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对二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发展了“纵深防御”和“大规模装甲突击”战术。

萨拉丁(Saladin,阿拉伯)

:哈丁战役(击败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

:统一了埃及和叙利亚,成功抵御了十字军的东扩。

:他的宽容和智慧成为后世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发展了“心理战”和“持久战”战术,强调利用地形和士气。

隆美尔元帅(Erwin Rommel,德国)

:北非战场(加扎拉战役、托布鲁克战役)。

: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在北非战场多次击败英军,被称为“沙漠之狐”。

:尽管最终战败,但他的战术思想和指挥艺术对现代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展了“机动防御”和“闪电战”战术,强调快速机动和出其不意。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美国)

作为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和菲律宾军队抵抗日军,尽管最终被迫撤退至澳大利亚,但他在巴丹半岛的防御战为盟军争取了宝贵时间;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作为盟军最高指挥官,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接受了日本的正式投降

麦克阿瑟被视为二战和朝鲜战争中的杰出指挥官,其仁川登陆被认为是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跳岛战术,两栖作战的创新,心理战的运用“我将会回来”“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这十位军事家来自东西方不同文明,他们的战绩、功勋和历史影响使其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战略思想、战术创新和领导力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战争格局,也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孙子的谋略思想、成吉思汗的闪电战,还是拿破仑的集中兵力原则,这些开创性贡献至今仍被研究和借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