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风向变了!多国媒体纷纷承认,中国已强大到无需再向世界证明什么
2024年9月25日,中国向太平洋公海试射一枚洲际导弹,爆炸的一瞬间,全球媒体都沸腾了!
之前他们还嘲笑我们是“山寨大国”,如今纷纷转变风向猛拍马屁。
毫无疑问,这次中国在外人面前展示的军事实力,震惊了不少国家,就连美国这个“战争狂人”都变得鸦雀无声了。
其实除了军事,咱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早已领先其他国家, 外国媒体也曾承认,如今的强大中国已经无需向世界证明自己。
2024年10月22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向太空发射一枚天平三号卫星,它可以提供精准的测量数据,协助地面的雷达设备进行校准。
它的成功是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另一个突破,只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看着中国不断提升的航空实力,美国眼红得不得了。
当初,美国研发出了全球第一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GPS,因此与很多国家都达成了合作,其中就包括中国。
1993年,美国无故关闭了中国货轮银河号的GPS,美其名曰:此货轮携带违禁品。
在美国关闭GPS之后,银河号因为无法获取自己以及目的地的准确位置,最终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
这件事发生之后,中国彻底怒了,为了不再被卡脖子,“北斗”应运而生,与美国的GPS打起了擂台,自此,卫星导航领域便有了中国的一席之地。
除了北斗系统,2024年咱们国家的嫦娥六号也是实现了全球首例突破,成功采取到了月壤。而反观美国这边呢, 前些年在航空领域也算得上是领航者,但是近几年却频频出现失误
就拿2024年6月份的“星际客机事件”来说,当时两位宇航员乘坐星际客机进行首次载人试飞,原定是8天返回地球, 却没成想出现了氮气泄露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只能敲定8个月后乘坐“龙飞船”返回地球。
中国的嫦娥六号都已经能在月背溜达一圈了,而美国的两位宇航员还被困空间站有家不能回,这下就连美国媒体也不敢自吹自擂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迎来了“人口红利”时代,也让制造业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很多国外知名企业,因为廉价的劳动力纷纷选择在中国建厂,解决了国内紧要的就业问题。
随后,中国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美国各大网站上,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新闻,只不过那个时候,外国对中国制造的印象还处于“廉价”“仿造”“便宜”这个阶段。
2016年,英国广播公司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中国创造》,在张家界300米高的玻璃大桥上,一个英国人拿着大锤子不断反复敲打桥面上的玻璃,直到累得筋疲力尽,玻璃依旧安然无恙。
纪录片播出之后,不少外国网友简直不敢置信, “中国制造”什么时候变成了“中国创造”
其实,中国的制造业早在几年前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不过因为信息壁垒无法被外界所知,而英国广播公司的这一举动,无疑为中国智造扬名。
如今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在往高端方向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绝对近在咫尺。
2024年年初,江苏的太仓港码头十分繁忙,络绎不绝的货船满载而出,里面装的是咱们国产的新能源汽车。
而在欧洲最大汽车港的码头停车场上,几乎每周都有来自上海、江苏、宁波等地的汽车货船靠岸,这一镜头曾被欧洲媒体多次报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出海”,中国在国外市场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分别完成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已经连续九年稳居世界第一。
比亚迪的ATTO 3车型还被英国评选为2023年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而欧拉豪猫、吉利、蔚蓝等国产车企也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占有一席之地。
看到如此大的市场,一些国家也十分眼红,纷纷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可是制造出来的电车,远没有中国的性价比高,自然销量也就不好。
为此,美国甚至还将中国电车的关税提高到了100%,可尽管如此,也不影响咱们出口电车。
所谓山人自有妙计,美国虽然禁止咱们出口新能源电车, 但不影响一些车企直接将工厂建在“目的地”,这样既省了关税,同时也是更好地扩大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一直致力于武器的研究,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
“两弹一星”研究成功之后,国家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赶超国外武器的先进水平。
不过因为“战忽局”的存在,外国人对咱们的真正实力其实并不了解,他们一直还沉浸在中国“软弱可欺”的幻想中。
就在2024年的九月底,我国向太平洋公海试射了一枚洲际导弹。
之所以选择在国庆前试射,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一些西方国家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也是大赞中国的举动。
这一发炮弹不仅让世界安静了,也让他们清楚了中国真正的军事实力,但凡以后有点风水草动,他们行动前也得考虑能不能承受中国的怒火。
现在,在西方媒体的笔下,他们经常用“不可小觑”“游戏规则改变者”等词语来形容中国,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嘲笑者,而是称赞者。
中国虽然并不是在各个领域都拔得头筹,但是在多个方面都是世界顶尖,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拥有凝聚力量的国家,这是中国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

英国人眼中的十大军事统帅:中国的竟是他
英国《焦点》月刊以“世界十大军事统帅”为题简要介绍了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着名军事家。现摘录如下:
威廉·斯利姆 (william slim 1891.8.6-1970.12.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缅甸战役中担任英国和英联邦军队司令)
指挥兵力:30万;指挥战役:5次;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和帝国总参谋长
斯利姆荣登十大将军榜首是因为二战期间他在看来无法逾越的逆境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斯利姆不仅是杰出的战略家,还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他手下的人都叫他“比尔大叔”。
中国发出十大军事信号进步惊人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的
一带一路倡议让世界关注中国崛起
2018年已经到来,美国政府又出现关门的怪相,而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领袖,很多国际机构和主要国家都相信中国会引领世界的未来。为此,有国际权威媒体预言,中国为了实现崛起梦想,将打出的“牌”是可以预见的:一方面,它会极尽所能避免被卷入任何战争局势中,尽管美国已明确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它会继续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经济建设,巩固包括军事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实力。似乎是为了配合上述说法,就在这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一连串的军事新动态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HGV在东风-17上应用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近期(一个月内)的军事举措主要包括: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型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现身,该弹搭载的是“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这种可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的武器代表了世界尖端水平,将大幅提升中国对于周边地区军事目标的打击能力。未来这一技术应用会扩展到东风-31/41上去,那么,其对准的目标就不再是中国周边了。
携带16枚潜射弹道导弹的094B型战略核潜艇被拍到,而此前的092和094战略核潜艇只能携带12枚潜射导弹,所以094B在携带巨浪-2A潜射弹道导弹的情况下,将具有在中国近海随时打击全球任意目标的能力。
分布近海主要海域和第一岛链重要地段的SOSUS反潜声呐阵系统已建成,这毫无疑问是针对美军仅存的潜艇优势而专门开发的,只要中国海军堵上了这个窟窿,美军在中国周边肆意妄为的局面就不得不大幅收敛。
“遥感30号”系列卫星组网完成意义非凡
可监视美国海军异动的“遥感30号”系列卫星组网完成,这一监视网共有13枚卫星组成星座,可通过电磁、光学和红外等手段对美军的全球行动进行严密监视,确保中国能够知晓美军的主要舰艇在世界的哪个位置。
最强战机组合显示歼-20正在融入作战体系
歼-20开始与歼-16和歼-10C战机进行空中战斗演习,这明显是在歼-20形成初始战力之后而进行的与其它中国先进战机开始战术配合的信号,从而证明歼-20正在融入中国空军现代化的作战体系之中。
反卫星作战是不对称作战的一种模式
已经部署了两套公路机动反卫星导弹系统,这可能是指KT-1和KT-2A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系列,因为这些运载火箭在搭载了DN-1/2/3直接撞击战斗部(KKV)之后,就具备了反卫星能力,而且覆盖了低-中-高轨道。
超强激光装置是中国发展的重点武器
超强超短激光已实现世界领先的10拍瓦放大输出并正在加紧建造100拍瓦的设施,如此高能量的强激光输出,表面看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但是一些技术已经应用的“神光Ⅲ”及其后续军用激光装置上去了,这说明中国一直保持着军用激光装置世界先进的水平。
电磁轨道炮领先美国已经开始装舰试验
电磁轨道炮已经装在072Ⅲ型坦克登陆舰的前甲板上进行了试验,这是领先于美国的举措,当然也是世界首例,未来一旦中国实现在这一领域的集成化,那么,055万吨驱逐舰装上了电磁轨道炮,就能实现舰炮反导和超远程精确打击敌方海空目标。
为打造世界级的军队而正式颁发新军事训练大纲,中国军队将致力于打造“实战化、联合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训练内容体系和相关制度机制”,并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正受到严峻考验
军方主要报纸提出必须加强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以跟上美国和俄罗斯发展核战略的步伐,这里传达出的信号是中国可能适时调整自己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也意味着中国的核战略可能由目前的守势逐步变更为攻势,其重点就是装备更多的核导弹和核弹头。
中国海军走向世界的脚步越来越坚定
综合来看,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新一轮争霸态势,旧有的霸主美国不甘心把世界领导权拱手相让,因而对于可能挑战其地位的俄罗斯和中国进行军事压制,这已从美国最新的军事战略报告中可见一斑。为此,中国必须认真应对,从军事装备到军事战略都要进行较大的调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在2018年开篇后短短的时间内,中国一连串的军事动作,再加上即将海试的002航母和开工建造的003航母,以及将要服役的055驱逐舰和095型核潜艇等,已经将自己的应对方略告诉了世界。这十个非常信号,非常清晰的表明,中国在为未来领导世界奠定自己的坚强实力。(作者署名:军评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