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朝的十大军事名将,其中一人总结出“三十六计”,你知道是谁吗?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为北魏武卫大将军、左丞相。初任都督,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阳王。他骁勇善战、领兵有方,在与北周近二十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齐明帝时,随太尉陈显达攻魏,以奇兵二千破魏师四万。后依附雍州刺史萧衍(梁武帝),助其夺取帝位。萧衍称帝后,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
陈显达(427—500),南北朝时期南齐名将。仕南齐官至太尉,封鄱阳郡公。后因为皇帝擅杀大臣,恐惧之下起兵反叛,最终兵败被杀,时年七十二岁。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一月,韦孝宽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赠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襄。
檀道济(?—公元436年4月9日),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韦睿 (442年—520年),字怀文,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南朝梁武帝时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韦睿的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他早年任上庸太守,齐末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小岘城。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斩俘万余人。史载韦睿仁民爱物,“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北魏人怕他,称为“韦虎”,一生廉洁,家无余财。
陈武帝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天监元年(502年),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大通元年(527年),44岁的陈庆之初次带兵,战涡阳取得大胜。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攻北魏,孤军深入,后援无继,在北魏军反击下,失败而返。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武”。长子陈昭继承他的职位。

中国古代十大军事统帅,两位皇帝上榜,谁的落选最让人惋惜?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人才辈出,明君文臣武将往往都会被大家铭记。一个王朝的建立,离不开名臣武将的付出。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王朝的建立离不开优秀的武将。武将又往往分为两种,也就是将和帅。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有很多,比如秦琼和尉迟敬德,他们的勇猛在唐初绝对是顶级的,而诸葛亮便属于统帅了。如果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评选出最优秀的军事统帅,又会有哪些名将上榜呢?没能上榜的名将中,谁又是最可惜的呢?
先来说说落选最可惜的三大统帅,分别是郭子仪、霍去病和岳飞,这三人在古代都是顶级的名将,各自也拥有出色的战绩,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将,拥有再造唐室的功绩;霍去病一生征战漠北,打出了封狼居胥的功绩;岳飞是南宋的中兴四将之一,曾经收复建康和襄阳等地,北伐中原取得过郾城大捷。三位名将之所以落榜,是因为上榜的十位军事统帅,在军事能力和功绩上更加突出。
下面按照名将出现的时间来排序,没有排名的先后续顺序。
吴起是跟孙武并称“孙吴”的名将。早年曾求学儒术,后来选择弃儒学兵。先在鲁国统兵击败强大的齐国,前往魏国得到重用,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多次统兵击败秦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来到楚国得到楚悼王的重用,开启了吴起变法,最终因为触犯楚国贵族的利益而被杀。唐朝设立武成王庙,吴起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白起是古代最伟大的歼灭战大师,与廉颇、王翦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当然更被人们熟悉的绰号便是“人屠”和“杀神”了。一生担任秦军主帅30多年,攻陷70多座城池。先后在伊阙之战中歼灭韩魏联军24万,攻陷楚都郢都,重创楚军;华阳之战斩杀魏赵联军15万,长平之战更是斩首坑杀赵军40多万。入选唐朝武成王庙的“武庙十哲”。
第三名:“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秦始皇能够最终完成“扫六合”的壮举,最大的倚仗便是王翦王贲父子,秦国的六个对手除了韩国,全部被这对父子荡平,尤其是王翦绝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主要战绩是攻破赵国都城,灭掉燕国和赵国,在李信被楚国名将项燕击败后,统帅秦国绝大部分兵力彻底消灭楚国,一举解决掉秦国统一路上两个最大的对手。入选唐朝武成王庙六十四名将。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古代“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兵仙”。“国士无双”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便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身为统帅,先后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平燕、东灭齐、南灭楚,更是为后人留下大量的战术经典,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为营、拔旗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和十面埋伏等等。刘邦这样评价他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卫青绝对是古代出身最低的军事统帅,小时候做过牧童,后面成为平阳公主的骑奴。因为姐姐卫子夫受到汉武帝青睐,才迎来了备受重用的机会。第一次出征统帅一万骑兵,便取得了龙城大捷,这次出征其他三路主帅全部失败,李广更是全军覆没成为俘虏;发动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奇袭高阙俘虏匈奴一万五千人;二出定襄斩杀一万多敌人,漠北之战击溃匈奴主力。这里霍去病落选,主要是因为霍去病更像一个矛,卫青和霍去病相比较而言,卫青的统帅能力更加突出。
刘裕出身比较高贵,他是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22世孙,因为自幼家贫,后来便投身于东晋北府军,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军事统帅。他先后平定过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以及卢循、刘毅和司马休之等势力,让南方完成了统一;同时对外战争也取得赫赫战功,消灭南燕、后秦、同时还降服仇池,大破北魏铁骑,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大都城。取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创了六朝最辽阔的疆域,原本打算亲征北魏却病逝,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否则可能就会成为第一个北伐成功的政权了。
李世民是一名文治武功都非常突出的帝王,被认为是古代军事能力最强的帝王。出身于关陇军事贵族,十七岁时便参与前往雁门关救援隋炀帝的军事行动。隋末天下大乱时,他跟李建成分别统兵攻破长安。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先后统兵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和刘黑闼,尤其是虎牢之战,一战除掉王守充和窦建德两大割据势力,扫清李唐统一路上最强大的两大对手。唐朝的疆域有一半都是被李世民打下来的,另外一半是被李孝恭和李靖打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亲征高句丽,因为没能达成灭国的壮举,因此算是军旅生涯不多的“败仗”。
李靖身为“大唐军神”,是唐朝的第一名将,也是古代最顶级的军事统帅。他的舅舅是隋朝大将韩擒虎,因此自幼便熟读兵书。因为看出李渊有造反之心,于是打算逃亡江都去向隋炀帝告发,但是因为李唐攻破长安被俘,因为李世民的求情为唐朝效力,先后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后面跟随李孝恭平定南梁萧铣和辅公祏的叛乱。李世民登基之后,先后担任统帅灭掉东突厥和吐谷浑,一生征战从无败绩。最终出将入相,死后更是享受了卫青霍去病的待遇,坟墓修成山脉的形状表彰他的功绩。
李勣是唐朝仅次于李靖的名将,两人并称“二李”,也都是“武庙十哲”之一,这也代表着唐宋帝王对于他俩的认可。李勣出身于世家大族,因为隋末天下大乱参加瓦岗。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之后,跟随李密投降李唐,被李渊认为是纯臣,并且赐下了李姓。先后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和窦建德,跟随李孝恭平定辅公祏叛乱。李世民继位之后,跟随李靖灭掉东突厥,征讨薛延陀,平定碛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担任陆军主帅。在唐高宗继位后,担任主帅平定高句丽。死后同样享受卫青霍去病的待遇,坟墓修成山脉的形状表彰他的战功。
徐达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可见对于明朝而言徐达的重要性。出身于农家,因为元末天下大乱,于是参加了朱元璋的队伍,成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曾经在鄱阳湖水战中大败陈友谅,担任主帅攻取淮东灭掉张士诚。担任主帅搭配常遇春北伐,彻底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明朝建立之后,继续统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多次征讨北元势力。死后被朱元璋列为开国第一功臣,并且追封为中山王。徐达更是古代唯一攻破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的统帅。
中国古代十大名关,历史上的军事关口,你知道多少,又去过几个呢
中国古代十大名关,你知道是哪几个吗?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街,因山海之间而得名,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古代以山海关为界,北边为关外,南边为关内的区分,是东北与华北相接的咽喉要冲,而山海关,现在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点,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箭楼-靖边楼-牧营楼-瓮城等景观。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额,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如果去往的话,可以细细观察哦。
景区门票:山海关3个景点联票90元。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关城南路,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的重要关隘,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与万里之外的山海关遥遥呼应,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目前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现在嘉峪关已成为甘肃省必游的景点之一,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景点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长城博物馆等。如果去往嘉峪关的人都知道,在城楼之上,多出了一块城砖,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一下。
景区门票:嘉峪关旺季110元,淡季90元。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208国道,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保中原的兵家重地,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作为古代中国北境著名的咽喉,见证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杨家将与昭君出塞等,都是与这里有关的著名故事,现在雁门关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果游玩雁门关时,建议朋友们从北门进,离核心区域近些。
景区门票:雁门关旺季90元,淡季60元。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长城险要关口之一,这里有昔日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是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壁上的关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地形险要,是长城重要的关隘,而我们所看到的居庸关关城,是1992年全面修复的建筑,再现昔日雄姿,居庸关现已成为北京的著名景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在居庸关的中心位置,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云台,刻有梵文-藏文-蒙文-西夏文等六种文字组成的佛经。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108国道东侧,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与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同利剑,高连霄汉、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有如两扇门,景区内有梁山寺-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关楼-玻璃观景台等景点。另外鸟道也值得年轻人去攀登游玩,整个景区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景点。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娘子关村,处于山西省和河北省的交界之处,是出入山西的咽喉之地。因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兵镇守此地,因而得名娘子关。现为开发旅游景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山西一处著名景点。娘子关关城建在半山腰上,拱门券顶刻有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关城上门楼悬匾上书天下第九关。进入关城,这边便是娘子关的长城了,长城并不是很长,登高远眺,近处的长城与关城,远处的河北村与娘子关镇,尽收眼底。而个人感觉关城的东门,比南门更为雄壮大气。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古代是关中的东大门,西进长安,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北临黄河,南踞山腰,为西北之咽喉要冲,而现在建有潼关古城,是一个全新仿古建筑群景区。位于潼关的女娲山上,有潼关博物馆-红楼观-山河一览楼-钟楼-十二生肖广场等景点。如果是从山西过风陵渡黄河大桥,进潼关古城的沿途就能看到,在这里可以攀登登山河一览楼,看渭河-洛河与黄河汇流景观。
武胜关,位于河南信阳与湖北随州的交界之处,是华北和华南的分水岭,处于大别山脉的鸡公山下。它与平靖关,妨里关合称义阳三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关中之关的美誉,是古代著名关狭之一。此关雄踞于峡谷之中,地处险要,扼控整个通道,而现在的武胜关关城,下面是京广铁路隧道,关上郑州武汉公路的纵穿。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的战事,最早追溯到黄帝与蚩尤的争战,而春秋以后,有记载的大大小小战争,就有六十多次。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紫荆岭上,是京西内长城上一处重要关隘,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因位于居庸关和倒马关之间,明代时合称它们内三关,是由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区的要地。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北门有紫荆关与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金城匾额,皆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书刻。如果游玩紫荆关可以与清西陵一块,两个景点相距不远。
友谊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原名镇南关,附近是崇山峻岭,关藏山谷深处,为西南边防的重镇,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非常雄伟,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而现在友谊关口岸,已成为中国与越南贸易最大的陆路口岸,是中国与越南的重要通道。
景区门票:友谊关42元。上述门票价格仅供参考,以官方指定价格为准。(文章转自于背着背包去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
二战时期十大军事天才,中国两人上榜
朱可夫是苏联杰出的军事家、元帅,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战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被俄国人民称为民族英雄。 主要代表战役是诺门坎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