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军旅作家彭荆风病逝,作品《驿路梨花》入选初中语文课本

更新时间: 2025-08-25 13:57:27

阅读人数: 510

本文主题: 中国十大军旅作家最经典的一句

他是初中语文课本里《驿路梨花》的作者,也是70年如一日孜孜创作的老一辈军旅作家。7月24日早上6时53分,云南作家彭荆风因病去世,享年89岁。就在前不久,彭荆风刚完成的生前最后一部《太阳升起》被中国作家协会确定为2018年度重点扶持优秀作品,遗憾的是,彭老没来得及捧起这部即将正式出版的书。

彭荆风曾感慨:“为什么我这么执著,因为文学就是我的生命。文学延长了我的生命,让我常青,我觉得很快乐充实。我也经历过不少艰难困苦,但我并不发愁,曾经的艰难也是生活,是我创作的宝贵财富。”

20世纪50年代,彭荆风以《芦笙吹响的时候》《边寨烽火》等作品享誉文坛,成为云南边地军旅文学开拓者之一。

从事创作70年,他写出了几十部约数百万字作品,代表作包括《当芦笙吹响的时候》《驿路梨花》《今夜月色好》《解放大西南》《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在缅印》等。其中《解放大西南》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今夜月色好》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虽已不堪重负,但他身上一直揣着西蒙诺夫的小说《日日夜夜》。“背包淋湿后,背包越背越重,但是再重、挎包里还是一本书一本笔记本,还有一批墨水和一只钢笔是舍不得丢的,半块肥皂我都要轻装把它丢了,但是书我是舍不得扔的。”

生前彭荆风在边疆生活战斗,经常吃不饱、没地儿住。在拉祜寨子,他白天上山剿匪,晚上就着火塘的光亮写作,等到写作告一段落,通铺已挤满了先睡下的战友。他曾写下:“一个老乡的鸡笼,鸡笼上面有一块长长的板子,我就把那个背包打开,就在上面睡。到了半夜鸡笼的跳蚤闻到人的热气,全部爬到人身上。”

上海文艺出版社曾推出彭荆风《挥戈落日》,与彭荆风相识30多年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魏心宏追忆道:那些年,老爷子为了书多次来上海,“彭老乐观且执着,对写作很上心。彷佛生活的目的就是写作,他一辈子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管顺或逆境,都看得很轻,唯独写作始终心怀敬畏,孜孜不倦。怀念老爷子!”

(原标题为《 你是否还记得语文课本里的<驿路梨花>?军旅作家彭荆风去世,他说文学延长了生命》)

军旅作家彭荆风病逝,作品《驿路梨花》入选初中语文课本

井延坡工作室丨这些中国人民志愿军喊出的著名口号,你知道吗?

一看到这个口号,肯定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空军的。但这是流传于志愿军陆军而且主要是步兵部队中的一个口号。

1951年春第五次战役期间,美军飞机非常猖狂,超低空飞行,日夜狂轰滥炸,给志愿军生活、作战造成很大困难。十五军发出“争取打飞机光荣立功”的号召。4月23日,八十五团高射机枪手高荣成打下了第一架美军飞机。十五军立即宣传高荣成的事迹,号召向高荣成学习,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对空作战,从而揭开了“打飞机运动”的序幕。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曾击落一架敌机的某部机枪手关崇贵举枪对空射击

23日、25日两天里,第十五军仅第一三三团就连续击落五架敌机,生俘多名跳伞的美军飞行员,创造了志愿军步兵团打敌机最高纪录。27日,志愿军司令部向志愿军各军发出《关于第十五军对空射击经验的通报》,表彰该军:“22日至26日,四天之内击落敌机十一架,成绩很大,值得表扬。”

由此,志愿军各部队纷纷掀起步兵打飞机的热潮。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共击毁击伤敌机四百六十七架,仅第十五军就击落击伤敌机八十三架(其中击落五十六架)。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为第十五军记全军集体功一次。从此,在十五军部队的上方,美国飞机再也不敢超低空飞行了。

“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

第三次战役前,根据毛主席关于志愿军再打一仗再休整的指示精神,彭德怀做出了打过“三八线”的第三次战役部署。在战役准备过程中,针对部分同志“换班”“由二线部队上来打”的消极思想,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等军首长加强思想动员,使广大指战员认识到,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必须打过“三八线”,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

三十八军首长向全军发出了《为争取第三次战役的圆满胜利给全军指战员的一封信》,号召各部队“趁热打铁”,“继续发扬刻苦耐劳、忍受困难的精神奋勇战斗”,“争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荣誉”。部队再战情绪迅速激发出来,全军上下热烈响应号召,喊出“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的口号,决心在新的战役中再立新功!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接岩石渗下的水

陶纯《仪仗兵》:军旅题材怎么写

最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城市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永不服输,永远争第一——《仪仗兵》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军旅作家陶纯携其新书《仪仗兵》与读者见面,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军事委员会委员王筠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出席活动,围绕该书的创作过程及军旅题材写作现状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陶纯,本名姚泽春,山东东阿县人,军旅作家。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首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了《雄关漫道》《国家命运》《营地之光》《血色雄关》等作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是“军队的门面”“中国的名片”,他们经常出现在重大国事活动的现场,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亿万人民的瞩目下,一丝不苟地完成仪仗司礼任务。他们干净、纯粹、挺拔、明亮,传达着中国士兵昂扬奋进的精气神。

长篇小说《仪仗兵》聚焦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这一群体,以主人公李振杰的个人成长为主线,以卢天祥、耿长明、吴青江等其他人物的人生故事为脉络,生动再现了仪仗兵群体的日常生活、训练任务及其情感波澜。为写作本书,作者陶纯深入仪仗大队实地考察采访,搜集资料,大到仪仗队的历史演变、前世今生,小到仪仗兵的饮食起居、日常训练,陶纯均了然于胸。

韩敬群表示,《仪仗兵》书如其名,从书名开始便直截了当,揭示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仪仗兵是中国第一兵,让人尊重、崇敬、仰望,我们经常在电视荧幕上看到他们,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无法了解到他们如何炼成坚强意志,他们的日常训练又是如何进行。陶纯大概是唯一有机会深入到仪仗队军营里的中国作家。”

陶纯表示,自己是在2016年受邀到仪仗队进行采访的,前前后后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素材和资料。“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开始写作,这些资料在电脑里一放就是五六年。后来,我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写,可能若干年内都没有人能够有机会写这一题材,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写一部完整且成熟的小说,让广大读者能够有机会了解三军仪仗队。”

评论家王筠表示,《仪仗兵》涉及一个十分新鲜的题材,放眼国内和国际都很少见,因而能够为读者带来非常独特的阅读感受。“陶纯从军多年,一直深耕军旅文学,他对国家和军队的感情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里。《仪仗兵》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体现了中国军人的军魂,这是无论军事武器如何先进、军事技术如何进步都始终不会改变的东西。”

王筠也谈道,从作家的角度讲,仪仗兵这一题材并不好写。“军事题材的写作存在着很多清规戒律。以小说中对仪仗兵的爱情书写为例,若无此内容,小说在情感上会显得单薄,但作为一部军旅题材的小说又不能如其他小说一样放开来写爱情。陶纯在处理这一内容时兼顾了真实与虚构、真实与想象,因而处理得颇为得当,既贴合部队实际,又增加了故事的情感深度。”

陶纯表示,小说就是虚构,但是虚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仅有一支仪仗队,很多细节都是无法造假的。但如果完全用真实的材料写作,那就不是小说了。因此需要对材料进行取舍、提炼和升华。写这个题材,太像仪仗兵不对,不像仪仗兵更不对。创作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韩敬群表示,某些题材会给写作带来很大挑战,作者有时没办法亲临现场,只能通过自己的积累和想象去填补。这种想象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材料进行严谨推导与适度发挥。“陶纯写作《仪仗兵》同样面临着很多困难。他在小说中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融入了大量细节描写,把人物写得丰满立体,有血有肉。尽管这些仪仗兵确实非常了不起,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去拔高笔下的人物。仪仗兵也是从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都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弱点,会胆怯,也会动摇。小说中的许多描写都得自于作家的细心观察,比如作者观察到仪仗兵练习站军姿的时候会在两腿之间夹一张扑克牌,再比如仪仗兵执行任务时的具体步数,以及国旗、旗杆的具体尺寸等等,这些细节都被作者写进了小说里。”

分享会上,三位嘉宾还就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写作现状展开了交流。韩敬群表示,“文化传承”在《仪仗兵》里被陶纯老师处理为一个叫“军魂”的东西。“从吴登义到耿锁,小说中角色之间一代代的传承,也使得‘军魂’在这支部队中代代相传,赋予了这部作品历史纵深感,让人肃然起敬。中国的军事文学同样也有它的文化传承,陶纯和王筠都是这一文脉中的重要一环。”

陶纯表示,战争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事题材的写作历史悠久,从古代的边塞诗、军旅诗、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日》《保卫延安》等革命题材小说,战争都是重要的文学主题。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战争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了解和研究战争的作家减少,军事题材的写作也相应减少,因而更值得重视。”

王筠认为,中国的军事文学曾有过繁荣鼎盛的时期,涌现过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必须承认的是,军事文学在今天的影响力较之于过去确实有所下滑,军事文学其实就是关于战争的写作,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军事题材的写作就是要让我们学会居安思危,因此我们应该把军事文学的写作坚持下去。陶纯老师的《仪仗兵》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是它写出了军人之魂,写出了军事文学的应有之义。”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