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走进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一所乒乓球学校的发展足迹(建设体育强国)

更新时间: 2025-08-31 22:09:47

阅读人数: 306

本文主题: 体校乒乓球专业的学校在哪里?

这所乡村乒乓球学校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搬到县城,90年代成为国家级训练场所……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见证了一代代运动健儿逐梦的身姿,也映射了时代发展的足迹。

学生在场馆内训练。 记者 邵玉姿摄

“这是基地最大的训练场馆,也是国家乒乓球队集训的场地,许多奥运冠军都在这里训练过。”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讲解员认真讲解,引导百余名学生参观。

“奥运冠军训练的地方原来是这样。”“我也要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同学们倍感振奋。

南邻隆兴寺,西靠荣国府。行走在占地34亩的基地内,很难想象,故事起源于一所乡村小学的乒乓球队。

从50多年前成立留村小学乒乓球队,到1986年发展为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再到成为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这里不仅承担着培养乒乓球人才、保障国家队训练的任务,也举办各类群众赛事活动,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

“这里见证了运动健儿逐梦的身姿,也映射了时代发展的足迹。”训练基地主任樊志玉说。

“帮助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孩子实现梦想”

已是傍晚,训练馆内“哒哒哒哒”的击球声仍未停歇。一张乒乓球台前,8岁的屈伸皓双腿微微弯曲,不停地挥动球拍,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攻球。

“我练了3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得累,一拿起球拍就开心。”练球结束后,屈伸皓打开了话匣子,“我爸爸妈妈都是乒乓球教练,我经常跟着他们一起看比赛。”受父母影响,屈伸皓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今年7月,他跟随父母从河北唐山来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参观后,选择留在这里训练,9月正式进入基地内的学校学习。

“以前体校只有小学,一些优秀学员毕业后被选入省队、国家队,其他学员就要自谋出路。”樊志玉介绍,基地成立以后,更加重视体教融合,体校正式更名为“正定实验学校”,并从小学教育逐步延伸到初中、职业高中教育。

“系统化教学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他们有了更多选择。”留村少年乒乓球体校毕业生成红亮,从河南省乒乓球队退役后又回到正定,成为学校一名教练。

“乒乓球为我打开了一方天地,我也想帮助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孩子实现梦想。”任教近20年,成红亮见证了很多学员从这里“启程”。

据介绍,这里先后向国家队输送了樊建欣、成红霞、叶明辉、苗相仰、张文静、臧小桐等多名优秀运动员,还成为不少高校的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层高10多米、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西训练馆内,灯光明亮,照亮30多张乒乓球台。日前,参加巴黎残奥会的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在这里完成了封闭训练。

基地与国家队结缘要追溯至1992年。“那年5月,时任国家队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带领女队来到正定封闭训练了1个月,之后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包揽了女子单、双打两个项目的金牌。”樊志玉介绍,此后,国家队经常到这里进行集训。

为保障国家队集训备赛,基地下了不少功夫。集训前,基地会安排专人把场馆及训练设施维护好,保证球台“四角六边”的高度误差低于1毫米;调试馆内灯光,让光线的水平照度、垂直照度及明暗度达到最舒适的状态,确保队员在训练时没有重影;严格挑选、检测食堂食材,充分保证食品安全……

“训练场馆有专人进行巡检和维修,相关的训练耗材随用随领,每周还有定制菜谱。”原国家队教练任国强表示,基地不断完善服务,“助力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残疾人运动员,基地还注重完善无障碍环境,确保残疾人运动员能顺利进出训练场馆、宿舍和餐厅。2013年,基地被命名为“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自1994年至今,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为备赛残奥会、锦标赛等世界大赛在这里封闭训练28次。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因乒乓球结缘,在交流中增进了理解”

2024年国家乒乓球青年女队交流选拔赛、河北省乒乓球精英大奖赛……今年以来,多场赛事在基地举行,带动更多人感受乒乓球魅力。

“除了举办各类赛事,我们还定期对公众开放,邀请不同年龄、职业人群前来参观。”樊志玉说,国家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的佳绩令人振奋,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巴黎奥运会闭幕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邀请群众走进来,也带着队伍走出去。每年,基地都组织教练员、学员分批次走进学校、社区,与乒乓球爱好者交流切磋。“我们还会利用国家队来基地训练的机会,邀请国家队运动员走进校园,向孩子们推广乒乓球项目。”成红亮说。

此外,基地还承担着国际交流的任务。日前,2024年“体育促进民心相通”暨“一带一路”国际乒乓球系列邀请赛·正定赛区在基地落下帷幕。这是基地今年举办的第三场国际乒乓球系列邀请赛。

2015年11月,基地被国际乒联命名为精英国际培训中心。“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练员、运动员到基地开展培训、交流活动。”樊志玉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因乒乓球结缘,在交流中增进了理解。”

走进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一所乒乓球学校的发展足迹(建设体育强国)

为梦想而战!杨浦少体校乒乓球、体操、网球项目春季招生!附报名指南→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选拔并培养卓越的体育后备力量,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杨浦少体校选材现启动2025年春季招生工作。4月2日起,家长们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杨浦旗舰店“好办”专题,查询详细的招生信息并完成报名。期待热爱体育、怀揣梦想的孩子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书写辉煌的体育篇章!

杨浦区少体校乒乓队建队已有60余年,乒乓队是杨浦少体校优势项目,在上海市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向国家队输送4名优秀运动员,向上海队和市体校二线队共输送40多名运动员,50多人次获得国家健将级、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称号。培育输送的李响、孙正、陈熠、楚涵雯等一批年轻的优秀运动员崭露头角,在世界青年锦标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

为了更好地开展少儿乒乓球事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乒乓球后备人才;增强儿童体质、预防近视、促进学龄前儿童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杨浦少体校现开展幼儿乒乓球启蒙培训班,暨乒乓队2025年招生选拔工作。

1、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2、其他年龄段有志于参加乒乓球训练的儿童

2025年4月2日至4月11日

1、2019、2020年出生的儿童扫二维码报名

2、其他年龄段可直接添加教练微信(Nottinghill0416)

3、咨询联系:俞教练17721218416(周一至周五10:00~18:00))

1、具体时间:报名截止后建群通知试训时间段(四月下旬)

2、地点:杨浦区隆昌路640号 杨浦少体校乒乓球馆二楼

1、本次招生旨在招收少体校乒乓队后备人才。

2、训练过程中小朋友有情况外出,需家长陪同,确保安全。

3、机动车停放地下停车库,非机动车停在综合馆门口,场馆内禁止吸烟。

体操被誉为“运动之父”,不但对身体的锻炼全面,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的力量和耐力,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杨浦区少体校体操队建队已有60余年,有着辉煌的历史,曾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有三届体操世锦赛冠军、中国体操吊环王严明勇,以及现役中国女子体操国家队队员章瑾。在2023年9月25日晚的竞技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作为中国体操女团一员的章瑾助力团队实现了亚运13连冠。

杨浦区少体校体操教研组有4名教练员,均为专业体操队退役优秀运动员,其中教研组长付彬彬曾是全运会冠军。专业的教练团队能为学员提供科学、系统的训练指导。杨浦区少体校体操训练馆可开展体操与蹦床两个项目的训练,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为了更好地开展少儿体操(蹦床)事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体操、蹦床后备人才;增强儿童体质、预防近视、促进学龄前儿童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杨浦少体校现开展幼儿体操、蹦床启蒙培训班,暨体操、蹦床项目2025年招生选拔工作。

男生: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女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2025年4月2日至4月11日

2、咨询联系:付教练13918473515(周一至周五10:00~17:00)

1、具体时间:报名截止后建群通知试训时间段(四月下旬)

2、地点:杨浦区隆昌路640号体操馆二楼

1、本次招生旨在招收少体校体操、蹦床队后备人才。

2、训练过程中小朋友有情况外出,需家长陪同,确保安全。

3、机动车停放地下停车库,非机动车停在综合馆门口,场馆内禁止吸烟。

杨浦区少体校网球队是杨浦少体校优势项目,在上海市也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少儿网球事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网球后备人才;增强儿童体质、预防近视、促进学龄前儿童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杨浦少体校现开展网球2025年招生选拔工作。

1、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训练点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4、其他年龄段有志于参加少体校网球训练的儿童,需技术水平达到同年龄段少体校运动员技术水平。

2025年4月2日至4月11日

2、咨询联系:朱教练 13651760340(周一至周五9:00~17:00)

1、具体时间:报名截止后建群通知试训时间段(四月中旬)

2、地点: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训练点(国弘路999号)

明星网球俱乐部训练点(民星路158号)

上海市辛灵中学训练点( 扬州路453号)

本次招生旨在招收少体校网球队后备人才,采用试训选拔淘汰制。

第一步:办理须知。详细了解招生简章后点击“我已阅读”,进行“线上办理”。

第二步:条件预检。系统将自动判断您的孩子是否符合报名要求,符合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三步:情形引导。根据实际情况勾选,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智能填表。家长填写基本信息后即可生成申请表,点击“提交”即报名成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原标题:《为梦想而战!杨浦少体校乒乓球、体操、网球项目春季招生!附报名指南→》

​从乡村体校到冠军摇篮

在中国乒乓球辉煌的历史中,有一些地方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乒乓球健儿的追梦之旅。坐落在石家庄正定的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正是这样一片孕育梦想的热土。

从一所条件艰苦的乡村业余体校,到中国乒乓球冠军的摇篮,这里沉淀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史,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健儿逐梦的脚步。

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位于正定县城东侧,与隆兴寺和荣国府景区隔街相望。与景区的喧嚣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静谧、清新,仿佛古城一隅的一处世外桃源。

走进基地,象征世界乒乓球运动最高荣耀的七座奖杯雕塑映入眼帘,斯韦思林杯、考比伦杯、圣·勃莱德杯、吉·盖斯特杯、伊朗杯、波普杯、兹·赫杜塞克杯依次排列。置身其前,内心情不自禁被荣誉感召,深深折服。

这里的故事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0年,正定县的体育教师王庆广建立了留村小学乒乓球队,并逐渐在当地乒乓球比赛中崭露头角。而以这支球队为基础,1974年,留村少年乒乓球业余体校成立。

这所乡村体校如同荒漠中的一片绿洲,浸润了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田。

转机发生在198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任职时,曾多次到留村体校调研、视察工作。当他得知青年教练王素梅因工资微薄而生活困顿,很快就解决了她的待遇问题,这份对基层教练的关爱,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体校这片沃土。他还鼓励王庆广把体校搬迁至县城,以更广阔的天地培养更多的乒乓球人才。

基地主任樊志玉回忆,起初,老校长王庆广还有一些顾虑,他觉得,留村那块地好不容易啥都弄齐了,说搬走就搬走有点可惜。但实际情形是,体校建在一个村里,选拔苗子的面太窄。再则体校名声在外,有很多举办大型比赛的机会,如果留在村里,很多事情都不好办。最终,王庆广也认识到了体校搬家的重要性。

1984年夏天,留村乒乓球业余体校启动搬迁计划,县里在城东给了体校4亩多地和一部分资金支持。到1986年初,体校学生才全部搬到新校址,学校也正式更名为“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

多年以后,老校长曾这样回忆搬家的重要意义,“在我们还是小小的村体校的时候,总书记就看到了未来的前景,推动我们搬到县城来办学。搬家是我们乒乓球基地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决定性环节。不搬,就没有今天的基地。”

走进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荣誉室,一张低矮的墨绿色旧球桌格外引人注目。

基地主任樊志玉摩挲着斑驳的台面感慨地说:“这是我们搬到正定县城后添置的第一批训练球桌,大伙儿都特别爱惜。那时球台没法调整高度,孩子们个头小,够不着,我们就把桌腿锯短了10厘米,这些都是学校的宝贝。”

就像一粒等待发芽的种子,乡村体校搬迁至正定县城后,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只缺少一场“甘霖”。

1990年秋天,河北省体委在新落成的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举办了一期“河北省乒乓球业余教练学习班”,时任国家乒乓球女队主教练的张燮林,以及郗恩庭、姚国治等国家队教练受邀前来授课。

刚到体校,张燮林就对这里清静幽雅的环境和崭新的训练场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中国女乒就要备战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他就问身边的王庆广,“让国家队来这里封闭训练行不行啊?”这是一项多么光荣的任务啊,王庆广斩钉截铁地回答:“沾,当然没问题!”

1992年5月,张燮林如约带着国家乒乓球女队全部人马,一行32人来到正定进行封闭集训。经过一个月的高质量备战,国家乒乓球女队从石家庄正定启程,出征巴塞罗那奥运会。那届奥运会上,邓亚萍和乔红一举包揽女子项目全部两枚金牌。

这次封闭集训,取得了圆满的成果,也是国家乒乓球队大赛前来正定备战的肇始。自此,“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一所少年体校,从此成为了“国球”的“大本营”。

荣誉室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体育健儿在此拼搏的身影。樊志玉指着照片上的小姑娘说:“这是张怡宁刚来时的照片,我看着她从一个又瘦又小的孩子成长为了奥运冠军,对她的印象最深。”

1998年冬天,当国家乒乓球队再一次来到基地集训时,领队黄彪提议,把欢迎标语改为“欢迎中国乒乓球队回家训练”。“回家”两个字,是国家乒乓球队全体成员内心的真情流露。

2013年,邓亚萍以爱心大使的身份回到这里。她深情地表示,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据了解,自1992年以来,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圆满完成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奥运会、世乒赛等大赛前的封闭训练26次,助力国手们夺得奥运金牌26枚,夺得世界冠军七十多项(次),邓亚萍、刘国梁、王楠、张怡宁、王励勤、马琳等国手,从这里走向了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一项项耀眼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基地精心周到的保障工作。基地的辉煌不仅仅属于运动员,同样属于那些默默耕耘的教练和工作人员,他们在这里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

凡是国家队有要求,大到场地扩建、设施配套,小到运动员的个人需求,无论什么大事小情只要提出了,基地工作人员都会一丝不苟地去解决,让国家队能安心训练,是大家工作的唯一标准。国手吕林在基地集训时曾真挚地说:“只有在这儿,我才睡得踏实。”

原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姚振绪曾回忆,“1992年, 国家队第一次到正定进行封闭训练,当时选择正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理优势。因为它距北京很近,人员调动起来比较快。我当时在国家队做领队,主抓后勤工作。基地的工作人员非常配合,有啥事就处理啥事……基地对于国家队的服务是全心全意的,只要队里提出要求,他们一定想方设法满足,每次出征世界大赛前,他们都举行欢送仪式,每次胜利归来,他们都到机场迎接。所以,等我们再去集训的时候,所有人就会像回家一样。”

自1994年起,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还担负起了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备战残奥会、锦标赛等世界大赛的重任。对此,基地先后多次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新建的综合楼从设计阶段就高标准作出了无障碍施工规划,营造了温馨的无障碍友好环境,使整座训练基地变得更加有“爱”,为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不断提供更加优质的训练和服务保障。

如今的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卓越的训练成效,铸就了“国乒福地、冠军摇篮”的传奇。这里,承载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程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记者 刘真/文 张震/图)

标签: sina.cn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