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体校新生寒假集训:磨砺中开启体育梦想新征程
嵊州体校新生寒假集训:磨砺中开启体育梦想新征程
1月20日,嵊州体校迎来了45名怀揣体育梦想的新生,开启了一天的寒假体验集训。本次集训旨在测试新生身体素质与专业技能,选拔优秀体育运动苗子,为他们的体育之梦播下希望的种子,也为积极备战浙江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和绍兴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集训当天,新生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精神抖擞,信心百倍,齐聚操场。学校分管副校长在简短而激昂的动员会上,向新生们简要介绍了少体校的相关情况,并鼓励新生们把握机会,刻苦训练,勇于挑战自我,开启体育梦想的新征程。
随后,教练分组对新生身高、体重、臂展、立定跳远、60米、协调性等分别进行测试,新生们在测试中展现出了顽强、拼搏、团结等精神。此次新生涵盖皮划赛艇、跆拳道、空手道等多个专业队项目,测试合格后,将正式招收为嵊州少体校专业运动员。
中午,各运动员及家长还在学校就餐,体验少体校食堂的美味伙食,得到了新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此次新生体验集训,为学校各专业队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扩充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专业队的运动梯队建设,相信经过此次新生集训,各新生能在未来体育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体校争光,为嵊州体育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勤锻炼促成长
为了推动学校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日前,诸暨市弘毅小学利用体育课对各班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常规化、日常化。
训练的项目分别是跑步、跳绳、跳高、跳远和投掷等。
训练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做好热身准备。学生们进行充分拉伸活动,调动身体机能,预防运动损伤,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瞧,跑道上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做完准备,跃跃欲试;有的谈笑风生,胸有成竹……哨声响起,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迎着秋风,迈开步伐,踏着朝阳,冲向终点。是激情,是活力,是孩子们一往无前的运动精神!
看,跳绳现场:“刷,刷,刷”绳子在孩子们的手中迅速转动起来。绳舞身跃,那此起彼伏、富有节奏的跳动旋律,是孩子们努力、拼搏的音符,谱写出一曲与时间比赛、向速率挑战的乐章。
一体育老师对笔者坦言:体能的提升关键是要天天练习,贵在坚持,“孩子们在学校会保证至少1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我们建议学生回到家也运动至少半个小时,一天至少1.5小时的运动量才能保证孩子们有健康的体魄。”其实相比最后的成绩,体育运动更多的是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在体测准备过程中,进行一些鼓励教育、挫折教育、成长教育,培养孩子的韧性,让他们坚持挑战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学生身体素质的平时训练,不仅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便于学校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活动,选择切实可行的锻炼方式,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多年来,该校的体质训练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幸福快乐地成长。学校也会结合数据,优化强项,提高弱项,与居家体育锻炼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一校一特色丨高平市花样大课间、一天一节体育课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
丰富课间活动,开展趣味体育,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今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晋城市教育大会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因地制宜开展阳光大课间、每天一节体育课,让学生在校园里动起来、跳起来、乐起来,让校园生活一校一特色,处处洋溢着蓬勃活力。
来到市实验小学,随着下课铃响起,学生们在明媚的春光中,蹦蹦跳跳开启了美好的课间活动时间。根据年级不同,学生们划分区域,有序参与哪吒操、打花棍、武术操、扇子操、足球操、丢手绢、攀岩等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学生们或跑,或跳,或舞,感受着特色运动带来的乐趣,有趣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脸上绽放出了爽朗的笑容。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打花棍,每天课间活动时间,我都会和同学们一起跳,感觉很有趣,我也十分喜欢这项传统运动。
下课后,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跳皮筋,还在小勇士训练营里玩,我最喜欢的是攀岩项目,它锻炼了我们的勇气和耐力,还让我交到了许多好朋友。
为提升学生课间活动质量,市实验小学将每周体育课增至5节,确保学生每天都能参与体育活动。
针对1—2年级学生,采用“4+1”创新模式,增设“传统游戏”“趣味运动”等特色课程,以充满童趣的活动形式,极大激发低年级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对于3—6年级学生,采用“3+1+1”模式,增加体能课强化身体素质,并设置攀岩、绳网探险、荡绳过河等挑战性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在高平七中,春风拂面下的校园,一张张面孔活力四射。在操场上,“篮球接力大闯关”“足球九宫格射门”等球类趣味游戏,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孩子们在游戏中又蹦又跳,开心不已。乒乓球、排球、竹竿舞、武术操、篮球操等多样化的运动项目,更是让学生们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了大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
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体育游戏,不仅让我锻炼了身体,还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团队意识。
高平七中小学部负责人李琳燕说:
我们学校推行了“一班一品”个性化实践。低年级以趣味性为主,开展跳绳、丢沙包、篮球操等活动培养基础运动技能;中高年级将体育项目与音乐律动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运动水平与艺术素养。在课间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都参与其中,在运动中放松身心、愉悦身心,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射箭成为学生大课间的特色运动项目;
足球运动在一至六年级广泛推广;
趣味田径、体育游戏让体育课趣味十足……
今年,我市教育局创新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方案,要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积极推行课间休息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上好每天1节体育课,创新体育教学,搭建三级赛事体系,并在补充体育教师、配备体育设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副股长武小军说:
我们根据全国、全省、晋城市教育大会提出的要求,制定了加强中小学生综合体育运动十项举措,优化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的综合体育运动时长,鼓励各学校设计形式多样的微运动,使学生微出汗、增强学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