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吸引大流量!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迈入黄金时代
“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只是从新闻里看到北斗卫星的发射,却并不了解北斗在卫星导航领域里的意义。写小说过程中,经常收到读者反馈,说故事多么精彩。其实并不是我写得有多出色,而是这行业就是这么精彩,只是它太小众,了解的人并不多。而正因行业的神秘性,才能带给读者更多新鲜感。”今天,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在上海颁奖,侧写我国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进程的《只手摘星斗》获得特等奖,作者“扫3帝”如是感慨。大赛以“好故事照见人间烟火”为主题,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和社会风貌,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共吸引36696人参赛,同比增长26%,参赛作品38092部,再创历史新高,评出14部获奖作品。“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正迈入黄金时代。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阅文集团CEO侯晓楠表示,现实题材网文汇聚起一支前所未有的全民创作队伍,以兼具硬核与趣味的正能量,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大流量。《只手摘星斗》生动呈现了我国卫星导航事业从引进、合作到自主研发的历史进程。“扫3帝”毕业于武汉大学航测专业,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卫星导航从业者,曾任国际企业中国区负责人,多年职业履历丰富了故事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只手摘星斗》是作者的首部小说作品。在历届大赛获奖者中,像这样的新人作家占比超4成。“专业题材的故事也可以很好看,很精彩。以专业人士为主角的作品也很可爱,一样可以让读者有代入感。”“扫3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其实有很多并不陌生的故事和人物。书中的成功者,不是一般观念中的一飞冲天,而是靠着努力和坚持,做成了一件事而已。“这样似乎缺乏戏剧性,却更让读者有代入感。很多人认为这是我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张邕就是我自己。读者会把里面主要人物一一对号,试图找到原型。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反而是,多数人确信这就是我自己的故事,我自己的话语权反而不够,他们更相信书中的人物和自己的判断。这些观点会或多或少影响我,有时候不敢把张邕塑造太过完美。其实张邕和书中其他人物,是一代甚至几代北斗人的缩影,肯定有业内人熟悉的影子,但并不全是,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可能具有现实中几个人的特性和故事。”在他看来,无论什么题材作品,关键要素都是人物和故事。尤其是现实题材,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来挖掘观察感悟,同时自我的经历和心智成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等奖作品《茫茫白昼漫游》由95后作家眉师娘创作,借盲人按摩师的视角,展现多个人物和家庭的跌宕起伏与悲欢离合,反映不同阶层人群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此前,眉师娘创作的《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获第五届大赛特等奖。《炽热月光》和《滨江警事》获二等奖。前者以南派舞狮文化为故事线索,刻画了当代女性面对生活困境的自我救赎之路;后者在警务题材中另辟蹊径,以水警小人物成长,呈现当代警务工作鲜活事迹。此外,批判网络暴力的社会悬疑作品《双面利刃》,聚焦“元宇宙”创业和女性议题的《伊伊的选择》,以个体故事反映海上军工成就的《左舷》等10部作品获优胜奖。现实题材在网络文学创作群体中的影响力持续扩大。2022年阅文现实题材作家、作品数量同比增速均超20%,“奋斗”“创业”“职场”“家长里短”“爱情”成为创作排名前5关键词。更广泛的创作者背景,使得关注视角、题材涵盖多元、专业、立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读者的关注与共鸣。目前已有超7成的作品授权IP开发,有声、出版、影视位列IP开发形式前三名。据悉,阅文有近30部大赛获奖作品签约实体出版。其中,《大国重工》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他从暖风来》《投行之路》《故巷暖阳》相继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网络文学与实体出版相互促进,共同赋能阅读市场。中信出版集团即将上市图书《向南向北》,这是第五届大赛特等奖作品首次实体出版。历届大赛获奖作品中,《大国重工》《投行之路》等近20部作品已授权影视开发,前不久由阅文现实题材网文《手术直播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已杀青。从网络文学到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改编,现实题材在多轮次开发中持续传递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理念。 作者:许旸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责任编辑:邢晓芳*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卓牧闲:现实题材网文怎么“有趣”起来--专题--中国作家网
关键词:卓牧闲 现实题材卓牧闲,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阅文集团大神作家。擅长现实题材网文创作,开创了网络文学警务题材流派,代表作《朝阳警事》《韩警官》《老兵新警》等,获“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相比幻想类题材,现实题材网文所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如果太过天马行空,就会偏离聚焦现实这一初衷。可要是完全写实,故事又不够精彩。因为各行各业的工作大多是日常重复性的,甚至有些枯燥无味。想让故事既贴近现实,又要让故事好看,这就要借鉴其它类型网文长盛不衰的优点,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实题材网文首先是网文。有人会认为网文是有套路的,比如“打怪”、“升级”、“换地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读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读者都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主角、配角成长,希望主角、配角通过努力拼搏取得成功,希望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如果一个角色付出却没有回报,一次或许可以,但次数多了读者会觉得很憋屈,整个故事就变得没有希望,读者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所以想创作出读者喜欢的现实题材网文,所塑造的主角要成长,也要成功。既要贴近现实,又不能让主角脱离现实,这看似是一个悖论。但只要精心构思,一样能让主角有“升级”空间。在创作《朝阳警事》时我就设定了一套“升级体系”,主角由于学历背景不被派出所领导和同事喜欢,到扎根社区为群众排忧解难(可以理解为“打怪”)受到群众的喜爱,通过收集线索协助侦破案件(“打大怪”),获得派出所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再到受到局领导表扬,立功受奖,这既体现出主角的成长,也是典型的网文“打怪”、“升级”路径。至于“换地图”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网文的篇幅比较长,如果故事全部发生在同一场景里,读者可能会审美疲劳。在《朝阳警事》中我采用了换一次地图与换两次背景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换地图”是让主角去结对的边远省份派出所跟班学习,让主角在跟班学习期间参与搜捕逃犯。换背景则体现在主角辖区的环境变化,刚开始下社区时的辖区是一个即将“撤村设居”的城中村,外来人口多,又面临拆迁,治安环境复杂,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这里都有发生,是一个矛盾集中点,能激起读者共鸣。紧接着,拆迁工作完成,辖区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几个大项目破土动工,大大小小上百支施工队伍进驻,全是外来人口,一个矛盾解决,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治安环境与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里面也存在许多在建设上的社会热点。主角通过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管理社会面、收集各类违法犯罪线索,不断“打怪”,再加上之前所说的“升级”和换地图换背景,整个故事就有趣了,主角的成长体现出来了,并且没有背离贴近现实这一初衷。其它类型网文的一些元素,在《朝阳警事》一样有所体现。比如玄幻类题材所说的“开局有个老爷爷”,《朝阳警事》中也有。主角有一个扎根基层深受群众喜爱的师父,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既体现了公安机关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也塑造出恪尽职守的基层民警的群像,让故事更丰满,还有一种精神的传承,给立意的升华留了空间。但现实题材网文创作与其它类型网文创作又有所不同,首先要掌握住读者对于主角乃至整个故事的期待与创作初衷的平衡,要在市场与情怀之间做一个取舍。读者肯定希望主角能获得更多的认同,更强烈的成就感和更大的成功,还以《朝阳警事》为例,我可以让主角成长为警长,但不能让主角很快就做上所长乃至局长。大多公安民警都在基层,很多民警干到退休依然是普通民警,这才是大多公安民警真实的写照。如果为了让更多人都读者来看,一味地去迎合,不掌握这个平衡,让主角不断升迁,那就背离了初衷,整个故事也就不够贴近现实了。再就是在现实题材网文创作中,“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这句话绝不是一句口号。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最难写,只有动真感情,作品才能打动人心。为此,我深入派出所、刑警队和社区警务室,跟基层民警、辅警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倾听他们的心声。看到民警忙到忘了自己的生日,孩子捧着蛋糕去所里为他庆生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许多民警一年出差办案多达两百多天,经常连家都回不了,才真正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当看到民警破获案件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跟着充满成就感……如果不深入基层采风,不去跟民警、辅警交朋友,坐在家里全凭想象肯定写不出来。回过头看,我认为想创作出好的现实题材网文作品,既要借鉴融合其它类型网文的成功之处,更要关注生活,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同时要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自己创作的初衷。-->
近5万部网文书写时代生活的纤微与宏阔,z世代读者占比超80%-新华网
日前,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的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在沪颁奖。作为“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主题活动,大赛以“好故事献给爱与生活”为主题,共计49102部作品参赛,14部作品脱颖而出。获奖作品以真挚炽热的共情引发读者共鸣,有效拓宽了现实题材书写半径,广度和深度迈上新台阶,成为行业变迁和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切面。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认为,更多网文扎根生活,敏锐捕捉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紧密联系,反映社会转折的切口与面貌,是距离时代、距离人民尤其近的文学。一批网文作家深耕时代沃土,以日趋成熟的叙事能力提升了类型文学精品化沉淀,也为数字文化产业储备了源源不断的IP,成为新时代助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生力量。现实题材精品化提速,开拓“+悬疑”“+科幻”细分赛道近年来,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保持高速增长,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数据显示,本届大赛共吸引47254人参赛,同比增长28.7%;参赛作品同比增长28.9%。来自各行各业创作者以网络文学为载体,呈现多彩当代生活和社会风貌,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力军。随着八届大赛持续举办,现实题材跃升为阅文增速第二大品类。逾30万作家参与创作,作品主题和叙事手法不断丰富,开拓出“现实+悬疑”“现实+科幻”等细分赛道,以更加宽阔的创作视野吸引越来越多年轻读者。去年阅文现实题材作品阅读人数同比增长21%,其中95后、00后受众合计占比超八成。特等奖作品《一路奔北》以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为原型,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希望能让更多人通过这部小说感受到科研行业的波澜壮阔。“泥盆纪的鱼”创作的《剖天》获一等奖,讲述气象预报员因意外的时间循环回到多年前,试图在特大台风来临前挽救母亲和民众的故事。《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星斗寥寥云点点》获二等奖。前者以女性视角展示两家三代人的恩怨纠葛,后者是第七届大赛特等奖作品《只手摘星斗》续篇,讲述三维扫描技术创业的励志职场故事。借网约车司机视角丈量当代都市生活的《茫茫黑夜漫游》,剖析国产游戏行业发展历程的《我的游戏没有AFK》,将美食经营与亲密关系经营相结合的《美味关系》等10部作品获优胜奖。据统计,约三成获奖作品成为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上海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永久典藏书目,更有7部摘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荣誉。“这是时代的选择。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路越走越宽,形成了良性内容生态。”侯晓楠说。影视改编加速开发热潮,期待下一个爆款IP随着现实题材作品价值在IP市场打响口碑,IP市场青睐又反哺了精品创作。近年来,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蓬勃发展,现实题材作品迎来多元化版权开发热潮。数据显示,历届大赛获奖作品中已有超七成授权IP开发,覆盖实体出版、有声、漫画、动画、影视、衍生品等。其中,有声作品制作上线超40部,签约实体出版作品38部,授权影视改编作品22部。作家以更丰富的视角和更深入生动的叙事展现社会现实生活的纤微与宏阔、复杂与多样,加速了现实题材网文从创作到版权开发的进程。比如,获第四届大赛特别奖的《生活挺甜》聚焦80后职场与家庭生活,今年2月完成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魅力在于,源于真实生活,但能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老有影视总经理蒋云期待能有更多大胆尝新、引领市场需求和观众审美的作品,与用户及平台、影视公司连接起来,形成三方良性循环,让好故事生生不息。以本届大赛为例,大量参赛作品连载期间就受到出版及影视机构关注,《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狐之光》《手握荆棘》等均在完结三个月内实现版权售出。本届大赛已有10部获奖作品进入IP开发阶段。其中《剖天》授权电影改编,是阅文现实题材作品首次授出电影版权。通过持续举办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和起点现实频道春季、秋季征文,阅文已形成覆盖全年的现实题材征文活动。(文汇报记者 许旸)
相关资讯
现实题材网文|用网文关注社会万象,讲述当代生活
【编者按】近十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新时代召唤下,网络文学发生了更显著的创新转向信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