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奖10万元|第一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
首奖10万元|第一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 2024-09-09 22:12 发布于:四川省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深圳建市45周年。45年来,深圳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路,特区的发展历程是祖国改革开放大业的精彩缩影。值此之际,特举办以深圳城市为蓝本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大赛,欢迎大家通过作品,从不同类型、不同视角讲述深圳故事,记录和反映当代中国的时代的社会面貌和发展成就。征文详情请戳 下图投稿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征文约稿小助手,获得赛事最新进展与征稿信息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投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触摸时代脉搏 第二届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主题征文大赛揭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将创作从虚拟空间转向广阔大地和火热的现实生活,他们的作品在保持“网感”的同时也将对时代发展的感悟和认知、对社会生活的洞察与思考凝聚于笔端。1月9日,“新时代的中国”第二届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主题征文大赛在南京颁奖。大赛自2020年3月启动以来,获得了网络文学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参赛作品数量、质量较首届大赛均有明显提升。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22部优秀作品获嘉奖,《2.24米的天际》《锦绣鱼图》分获完结作品和未完结作品两个组别的一等奖。 22部获奖作品书写时代风华,描摹人世烟火 《2.24米的天际》展现了中国女排队员和教练员永不言败、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光的女排精神;《锦绣鱼图》描写了赫哲族青年传承和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的故事;《蹦极》用独特视角展示精彩外交故事,揭示了神秘外交官工作;《特别的归乡者》紧扣乡村脱贫攻坚,讲述基层干部带领村民改变贫困面貌的故事;《共和国医者》正面反映了一线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难、舍生忘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者仁心;《冬雪暖阳》剖析少年犯罪深层社会原因,展现了法官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人文情怀;《荣耀之上》描写了城市救援队员的工作与情感生活,展现当代年轻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责任担当;《人间重晚晴》讲述了乡村养老院的故事,探讨乡村养老这一问题;《刺猬的微光》聚焦特殊儿童成长,展现了别样温情...... 22部获奖作品主题丰富、题材多样,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饱含了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和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真实心跳。《锦绣鱼图》的作者吴半仙表示:“这部作品是我送给家乡的一份礼物。在土地广袤肥沃的黑龙江,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有着取用不竭的素材,将龙江大地上的那些故事讲给大家,将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传统文化重新带进人们的视野,这是我们当代网络作家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2.24米的天际》作者行知也认为,作为网络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怀着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将对这个时代温暖感性的认知凝于笔端。同时,扎根基层,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力争创作出更多的网络文学精品来。 “进入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创作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文字中体味生活的审美,在小说中感悟故事的力量。”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惊鸿评价本届获奖作品时表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思想性、艺术性和阅读接受三者合一。本届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和作者的缜密用心。作者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均见功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水平不断提升,达到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新高度。从阅读接受上,更好地借鉴了传统文学经典与网络文学代表作品的优长,体现出网络作家良好的创作素养和对新时代的理解。” 保持“网感”并与时代同行,渐成网络文学主流发展趋势 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作品。本次征文大赛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南京市委统战部、南京市委网信办和南京市新闻出版局指导,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和连尚文学共同主办,南京市作家协会和逐浪网共同承办,旨在引导网络文学作家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新时代的中国”第二届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主题征文大赛又一次向读者集中展现了网络文学主流化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硕果。 江苏是传统文学大省,也是网络文学强省,江苏省作协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的一系列网络文学品牌活动,不断扩大着江苏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他期望,广大网络文学作者怀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襟怀,勇立高峰之巅,不断突破超越,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两届扬子江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传国功匠》和《2.24米的天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说:“新时代需要新书写,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待越来越多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能够进入实体出版序列,以图书出版的联动营销助力作品IP的推广和转化,实现网络文学与图书出版的合作共赢。” 南京市文联一级调研员张跃定表示:“网络文学在满足大众休闲和排遣寂寞的同时,还应产生更多有思想、有智慧、有温度的文学精品。”他认为,传统作者和网络作者互相学习,各施所长,将会使网络文学特别是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获得更大的成就,也能使传统作家获得更大的舞台。 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赵敬之表示,近年来,建邺区全面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建设文化强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出了包括连尚文学在内的一批优秀文化企业。未来,建邺将继续携手连尚文学共同繁荣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通讯员/建宣 编辑/国正)
第四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在书展上颁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今天上海书展网络文学会客厅公布了第四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结果并颁奖。聚焦中国工业发展史的《何日请长缨》获特等奖,反映金融资本行业发展的《投行之路》获一等奖,根据疫情期间真实事件改编的《国家战疫》、聚焦“80后”医护工作者的《生活挺甜》获特别奖。网络文学会客厅是上海书展的一个品牌项目,这几年都聚焦现实主义网络文学的发展,获得奖项的作品被认为是网络小说介入现实题材的标杆,激发了网络作家书写现实的热情。在颁奖现场记者见到了写《何日请长缨》的网络作家齐橙。齐橙还有一个身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由于专业的影响,齐橙对国家工业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他的作品也多围绕此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齐橙第二次获得大赛的特等奖。两年前,他曾凭借网络小说《大国重工》获得第二届大赛的特等奖。齐橙告诉记者,《大国重工》偏向产业管理,《何日请长缨》着眼于国企改革,前者是宏观,后者是微观。“这两本书分别写了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的共性在于都突出了时代背景,因为所有的奇迹都源于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齐橙表示,他是一个网络作家,同时也是一名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他愿意用手中的键盘去书写这段恢弘的历史,讴歌那些筚路蓝缕的无名英雄。都说网络作家应该介入现实,而今年最大的现实就是抗击疫情。一批抗疫网络小说也获得了此次大赛的特别奖。《生活挺甜》是网络作家徐婠居家抗疫时所写的作品。徐婠今天告诉记者,她是一名医生家属,对于医生在抗疫中的状态她很了解。“我对医生的工作比较清楚,想通过描述真实医护人员的工作,告诉大众医生的真实生活状态。”“上帝给我们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一定会给我们开一扇窗,生活其实一直都挺甜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在活动中表示,网络文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拥有广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引起强烈的情绪共鸣,明德扬善,滋养人心,不仅记录人民生活、时代风貌,更是突破题材的架构,体现时代内涵和中国精神。今天的网络会客厅还举行了以“医疗题材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主题的论坛。也就在这个论坛上,《生活挺甜》《投行之路》《玉堂留故》和《手术直播间》四部网络小说的纸质出版合作宣告启动,而《大医凌然》《生活挺甜》的影视改编签约仪式也同时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