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大型铜雕塑 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

更新时间: 2025-06-17 13:40:39

阅读人数: 845

本文主题: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谁

大型铜雕塑 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 2023-09-06 11:19 发布于:河北省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理学派开山鼻祖”,是北宋五子之一。康定元年(1045年),周敦颐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庆历四年(1044年),调任南安司理参军办事公道。嘉佑六年(1061年)为国子博士,通判虞州。治平元年(1064年),虞州民间失火,焚毁千余家。当时的周敦颐在外地公干,朝廷没有辨明原因,遂改官通判永州。熙宁初知郴州,后被荐举为广州转运判官。熙宁五年(1072年),周敦颐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故乡营道的濂溪来命名,故世称濂溪先生。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初七病逝,葬于庐山莲花峰下。古人物雕像定制,纪念馆雕塑,户外铜雕传统工艺铜雕,美女雕像,纪念馆雕塑户外铜雕,雕刻工艺,公园雕塑周敦颐著有《通书》《爱莲说》《太极图说》等。周敦颐是宋明理学创始人,他继承《易经》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他的学说对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该文认为,“无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孔子周游列国铜雕 文化艺术铜雕,户外雕像,历史人物铜雕,大型定制雕像,步行街雕塑四大发明雕塑 造纸术人物雕像 雕塑定制厂家周敦颐认为,那菊就是花中的隐士了。“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而莲,则是花中的君子。这就是作者所做的一个区分,作为一个读者,我们也就认同了作者的这个区分。接下来,作者告诉我们,他要追求的是什么。现在看,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太少了、越来越少了。而像作者这样爱莲的人,那大概也就更少了,那么在现实社会当中,更多的人们去爱的是牡丹这样的东西。他的话里就是说更多的人追求的是一种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三种花分别暗喻了三种人生的价值追求。城市铜雕,历史人物雕像,广场雕塑古代造纸术雕塑 大型人物雕像 蔡伦人物铜雕城市铜雕,历史人物雕像,广场雕塑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诚”字。“诚”是他关于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达。“诚”主要分为天道本体论和心性本体论两方面。在周敦颐看来,“诚”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据,是宇宙的本体,即天道本体论。在《太极图说》中,他认为人与万物同样都是二气交感所化生出来的,而其源都是太极,再由太极推及到了人极,也就是把人的道德、人性看成是与宇宙生生过程相同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的过程,这样,周敦颐便为他的诚的理论奠定了宇宙论的基础。“诚”所体现的心性本体论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人的伦理道德。周敦颐如此推重“诚”,就是坚信人类具有真诚善良的本性。他发挥了《中庸》关于“诚”的思想,从宇宙论进而推演出人道观,建立了以“诚”为本的伦理道德学说严寅亮人物雕塑 书法文化广场雕像 校园户外景观铸铜雕像,古代文人雕像,景观雕塑人物铜雕,景观雕像,雕塑定制厂家周敦颐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从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来说,周敦颐确有“发端之功”。二程的“扩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义说,都不过是在周敦颐原有的思想基础上使道学理论更加完善化、系统化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大型铜雕塑 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

【鸿儒】之理学鼻祖——周敦颐

 【图语:理学鼻祖周敦颐】人物简介: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五子之一,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幼年丧父,养于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家,后以荫入仕。历任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令、大理寺丞、太子中舍、国子博士、道判虔州、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广南东路刑狱。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所创学派称"濂学"。因仕宦生涯,经常迁徒。虽收生传道授业,但无长随门生,有影响者不多,程颢、程颐曾以师礼事之,但实为学友。周氏学术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提出"太极而无极"的宇宙生成论。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易通》。后人编成《周子全书》。生平事迹: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溢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博学行力,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其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之言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不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二子寿、焘,焘官至宝文阁待制。(《宋史·道学一》)

他是理学鼻祖,二程拜他为师,王安石引为知己,文章纳入语文课本

原创他是理学鼻祖,二程拜他为师,王安石引为知己,文章纳入语文课本2024-11-01 16:15 发布于:天津市熟悉历史和儒家文化的人对二程定然不会陌生,二程是指儒家理学宗师程颐以及程颢,关于他们的事例,还被选入了我国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许多人想到理学,便会想到他二人以及朱熹。事实上,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而朱熹则是在二程之后把理学发扬光大的人,真正理学的鼻祖则是二程的师傅。他便是周敦颐。周敦颐十四岁时便跟仆人一起前往月岩悟道,他在那里苦读圣贤书籍,思考红尘百态,这为他日后的成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五岁时,周敦颐的父亲因病去世,在这之前,他的姐姐以及弟弟也都因病去世,这让尚且年幼的周敦颐很早便看遍了生离死别,内心已沧桑无比。父亲死后,其母便带着周敦颐投靠他舅舅,周敦颐的舅舅是龙图阁学士,名为郑向。这个官职其实是一个荣誉称号,但却十分重要,想要担任该官职,必须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宋代大文豪苏轼便曾做过此官。正因此,郑向的学识十分渊博,他也很疼爱周敦颐,便经常教导他。公元1036年的时候,郑向更是推举周敦颐为将作监的主簿,这是他仕途的开始。之后周敦颐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很快凭借着努力和机缘成为了两浙转运使。但其上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母亲以及舅舅都相继去世,周敦颐含泪埋葬了自己两位至亲,至此之后,周敦颐再无至亲,只身一人在官场上,在人生的大海上沉浮。守孝结束后,周敦颐再次入仕,出任了洪州分宁县主簿,并于四年后升迁为南安军司理参军,两年后又改任为郴州县县令。担任县令期间,周敦颐极其重视教育,他一直努力推进郴州县教育发展,不仅广招老师以及学子,自己也是亲自讲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当时大理寺臣程珦也听说了周敦颐所做之事,他们二人曾在南安有过一次会面。一番交谈后,程珦被周敦颐才华所折服,回去后便将自己两个儿子送到了南安,让他们拜周敦颐为师,这两个孩子便是二程。之后周敦颐几经调任,在各地任职,可他一直没有忽略办学一事。不管是到何处任职,他都会兴教办学,并且有教无类,教学不分高低贵贱。除此之外,周敦颐也尽职尽责,他所任职的地区,但凡是各类案件包括冤假错案,周敦颐都会一一弄清,还人清白。因此周敦颐的名声在民间以及官场上都颇为响亮,当他到南昌任职的时候,当地百姓更是欢呼雀跃,说:“日后可以找人伸冤了。公元1060年的时候,周敦颐偶遇王安石,二人早已互相仰慕已久,此番见面便如同故友重逢,彼此有无数话想要叙说。在京城时,周敦颐应邀去了王安石居处,他们从深夜聊到黎明,饭也忘记了吃,王安石从周敦颐这学习到了不少东西,周敦颐亦是如此。公元1063年,周敦颐的朋友邀请周敦颐出去游玩,那时周敦颐恰巧无事,便同意了邀请,参加了这次聚会。参加聚会的人都是当地有名的文学大家,一行人玩到兴头上,便开始相约写诗作文,到最后轮到周敦颐了。周敦颐犹豫一番,随后开始动笔,一气呵成,完成了一篇119字的散文,散文名字叫做《爱莲说》,后来成为千古绝唱,流传后世,还被选入我国语文课本中,成为高考重点之一。周敦颐死时是公元1073年,那时理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看似与周敦颐没有关系。但二程所学,则是通过周敦颐的言传身教,二程的思想跟周敦颐的思想大致上相合,并且周敦颐生前所写的一些文章,也可以看出一些理学思想。等到南宋理宗上任后,官方更是认可了周敦颐理学鼻祖的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