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散文化小说和诗化小说的区别

更新时间: 2025-06-27 10:03:34

阅读人数: 249

本文主题: 轻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

散文化小说和诗化小说的区别 2023-02-25 07:19 发布于:广东省来源:文化精萃 散文化小说和诗化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趣,可以从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来分析;这个问题也问得很有意义,因为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就是散文化、诗话小说,那这个回答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散文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诗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诗化小说和散文化小说的异同;现在的发展情况; (完全手打原创,如需搬运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散文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 散文化其实是针对我国传统小说来来说的,大家应该知道我国传统小说就是章回小说,类似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些小说的共同特点是讲故事,专业点说就是重在叙事。但是散文化不同,这是一种从西方引过来的文体,它重在抒情,也没有固定的章节结构,很灵活所以能记录和描述的东西就很多,实际上鲁迅等一系列的新文化代表作家,都可以归到这个里面,这种记录方式因为扩大了范围,也让小说更加生活化,现在的言情小说实际上可以算合格的延申。 (水浒的故事性就是典型的传统小说) 因为叙事弱化了,作者的情感会得到更加深刻的体现,不需要刻意制造矛盾,就可以用人物情感变化来表现故事丰富的层次性,就像如果你描述一个故事,只是用情节描写的化,很多跳转会很奇怪,这就导致很多古代小说很冗长,因为要写的真实就会赘述。但现在的散文化小说不一样,就算是跳转描写加上了人物情绪描写,会衔接的很自然,而且也不会很突兀。 (猎人笔记是最典型的代表) 这种描述更加类似普通人的生活,读者的接受程度就更高,不像原来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很大程度上普及是需要靠说书的。它采取兼小说与诗歌力一炉的写法,将人物的心理情感描写与客观环境的意象创造结合起来,讲究一种笔致自然,言近目远,韵味悠然的诗的语言规范,强化对社会风俗的描写,加深人物置身的生活环境之真实感,在人物主观情绪与客观氛围融贯如一中组织画面、组合形象。 (言情小说实际上就受到了很大的散文化小说影响) 从创作实际看,散文化与艺术典型化并不相悖。它主要通过情理或情物合一的意象组合使文学形象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升华为典型。孙犁就是把散文化的意象组合作为典型化的补充手段的。他认为,小说中文学形象一旦逊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就能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 诗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 诗化小说有有些不一样,它追求文字和描述要具有观赏性,就是我们读诗时候说的意境,所以我们对比诗歌及很容易找到它的特点,要不然是结构上具有明显的意境感,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样,流畅又有架构;或者就是描写很有意境,景物或者人物和剧情描写要很有画面感,这个的话我们早期的武侠小说就是典型代表,是不是读武侠时候那种冲出文字的意境就很有诗意。 (汪曾祺的画作,实际上诗化小说的很多作者都很注重审美表现) 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诗意小说很有感染力,能够带动读者冲出理念本身,把人物和情感都具象化,古龙小说就是典型代表,读完荡气回肠,寓意深远,把艺术和文学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找一个古龙小说的描写来看一下: “江湖中有耳朵的人,绝无一人没有听见过‘玉郎’江枫和燕南天这两人的名字;江湖中有眼睛的人,也绝无一人不想瞧瞧江枫的绝世风采和燕南天的绝代神剑;只因为任何人都知道,世上绝没有一个少女能抵挡江枫的微微一笑,也绝没有一个英雄能抵挡燕南天的轻轻一剑!”(《绝代双骄·第一回·名剑香花》) (绝代双骄的开场) (史铁生也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人物) 3. 诗化小说和散文化小说的异同 从上面其实可以明显看出来,都是淡化了叙事,重在作者的情感表达,都包含“第一人称的主观抒情”的特点。但诗化与散文化小说在情节结构,环境营造,人物刻画,语言表达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散文化小说有明显的框架。而“诗化”小说,其结构框架无论如何是要“规整”的;就环境营造而言,诗化的意境与散文的所营构的氛围还是有着差别,诗的意境应该更浓、更朦胧,而散文化的环境则清新淡雅的多;诗化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轻盈洒脱,虚无缥缈的写意山水画,散文化中的人物更像的是白描式的简笔水彩画;诗化的语言应该是典雅凝练,而散文化的语言则可以是朴素活泼生动。 (古龙和金庸对比,古龙小说就是典型的结构自由的诗化小说) 4. 现在的发展情况: 游离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把作品具象化,留足想象空间是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在视野选取方面的创新之处。在废名、沈从文、萧红等创作的颇具特色的散文化、诗化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出历史变化的痕迹或标志,作品所叙述的时间状态往往是向后看的,是面向过去的,是--种稳定的、封闭的、与现代生活相隔离的存在状况。而这样一种时间的叙述状况与小说家在作品中所投注、渗透的情绪、思索与理想是相契合的。这个我们在鲁迅的小说中也可以看出来,鲁迅小说就是典型的新式小说了。 其实文体就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不是搞学术研究,把重心放在创作上就行了,你写得好了,并不拘泥于格式,甚至你得文体还会被用来研究和借鉴,hhh,网络小说就是典型的例子 你怎样评价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西沙儿女》? 《西沙儿女》这部书看过。是擅长写农村题材的作家浩然另辟蹊径写的一部描写南疆西沙的一部作品。由于当时的政治背景,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由朱时茂,李秀明和张连文主演,很遗憾,最后未杀青就夭折了,使导演水华难以释怀。《西沙儿女》分上下两部(正气篇•奇志篇),纵贯下来,三大板块,描写了海南岛渔民民俗和渔民对入侵者的战斗业绩的长篇小说。曾获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浩然的《西沙儿女》中的人物描写形像生动,结构完整紧凑,描写渔民生活场景气息浓郁,有很强的艺术性。书中的主人翁阿宝个性鲜明,刚正不阿,家国情怀之心跃然纸上。浩然的这部作品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仍无损他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在那个书籍缺少的年月,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应向他致敬! (简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散文化小说和诗化小说的区别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网络文学)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业,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网络文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网络文学的... 大家好,我是小业,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网络文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网络文学的创按照网络生活方式的分类:一个网络人有写作和阅读两种倾向,当一个人倾向于写作的时候,我们通常就称为写手,而倾向于阅读的和评论的则是网络文学的潜在作者和主要支持者。2、此外,大多数网络人会有自己的博客——也作为一种创作,通常写手倾向于更新博客频繁,但博客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网络文学形式。3、按照作品的分类:(谨代表大致情况,实际情况往往远比这些复杂)(1)首先有对于文学的爱好,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有更多的读者而发表到网上。4、与第五类不同的是这种作品往往是“刻意”的作品,不像博客那样随意。5、以小说为主,但可以看到一些很好的诗和散文。6、作者要么淡泊名利,要么还没有被功利所虏获,或是并没有什么自信。7、也有可能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出名的一种铺垫。8、(2)写手的创作目的首先是出于爱好,但也抱着一定的功利性。9、这是比较中坚的力量,一般并不出名,但也有少数读者。10、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必然是小说,因为小说是最容易阅读的问题。11、(3)虽首发于网络,却以网络平台作为进入传统媒体的跳板,此类写手一开始就有很明确的目的性。12、比如连载一部小说到最后便停止连载,以静候传统媒体之青睐。13、此类是几乎纯粹功利性的文学作品。14、也大多是小说。15、(4)出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情,发在网上,并不期待(但是一般也不会拒绝)出版和社会媒体青睐。16、这种作者是网络文学作者中最多——也是最平民的人。17、也就是博客。18、从载体的角度分类:(1)网站(论坛)纯粹以发表和交流写手的作品为目的,或者还会办一份电子刊物什么的,但也仅仅在网上传播,并不和传统媒体接触。19、(2)网站(论坛)大量吸收写手作品,并主动向传统媒体靠拢,以自己出版(与传统媒体合作)写手的作品或以向传统媒体推荐作品为目的。20、(3)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寻找适合纸媒的作品并购买(付费)然后出版(刊发),当然,也有大量不付费的。21、(4)利用自由的,无偿的,平民性的写作平台——博客去笼络人气,然后发广告赚钱。22、还有一种网站购买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在网上进行付费下载(阅读),此种做法实际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的延伸,不能归入网络文学。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传统小说与散文化小说的比较--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边城》为例.docx-原创力文档

传统小说与散文化小说的比较--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边城》为例 传统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情节叙述完整,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可读性强;至于环境描写,则是为了人物服务,在小说中起陪衬作用。而散文化小说则不一样,体现了独特的文体特点。 一、情节紧凑与情节淡化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讲的是林冲被发配沧州,遇到之前救助过的店小二,得知陆虞侯要谋害自己的阴谋,林冲心里愤怒,买解腕尖刀,在街上寻找仇人,找了三四天没有结果,林冲的心就松懈了,他又接受任务照顾草料场,想安静过日子,在躲雪的过程中,听到陆虞侯的阴谋,知道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奋起反抗。小说故事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 而《边城》节选,开头部分写湘西的白塔、溪水等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写几次端午节,也写了翠翠与傩送的相遇,写日常生活的常态,叙述舒缓,故事情节性不强。翠翠与傩送是男女主人翁,可是叙述的并不多。情节展现的是散文化特点,片段描写居多。 二、形象鲜明与人物淡化 如果说传统小说的人物很典型,很丰富,那么而散文化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虚化的,是较为偏平和单一的性格特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性格是复杂的,是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当林冲听说陆虞侯等要谋害自己,他要去报仇,体现了他嫉恶如仇;当找不到仇人时,他又安于现状;当发现阴谋时,他奋起反抗,体现了林冲性格的变化,他是一位英雄,体现出典型性格。 而《边城》中翠翠、傩送、天保等人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比如翠翠的善良、活泼,她的心理活动与普通姑娘的心思一致,读翠翠相关片段,我们不会感到人物很陌生。 三、环境典型与营造意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点写风雪,写风雪文字不多,雪下得大,下得更急,更大。风雪是为了渲染紧张的环境,为林冲发现阴谋埋下伏笔;环境描写只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小说时代背景明显。 而在《边城》中,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时代痕迹。小说中对自然环境、民情风俗描写得非常多,作者是把湘西的自然美景当作审美对象来写,与人物同等重要,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写出了诗情画意;作者用大量篇幅描摹民情风俗,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性美、人情美。 四、主题鲜明与主旨含蓄 林冲这个人物具有典型性。他是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中等军官,他武功高强,他逆来顺受,一再忍让,最后却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奋起反抗,很好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主题是很鲜明的。 而《边城》通过写湘西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风情,又写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小说中有儿女情、军民情、爷孙情等。可以看出《边城》里感情是丰富的,主题是多元的、含蓄的。 散文化小说本质上还是小说,作者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时代背景,却强化自然环境描写,用优美的语言,强化感情,抒发一种情调。 阅读散文化小说,还是要细读文本,从小说三要素入手。除此之外,还要把握散文化独特的特征,从词语、关键句中体现作者浓浓的情感。

标签: 小业知识网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