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作】员发展流程
● 支部应及时将拟发展为预备员的意见填入《综合材料》,并将入申请书、谈话记录表、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征求员和群众意见情况、政治审查情况、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自传、思想汇报等材料报基层委(总支)预审。● 基层委(总支)要认真审核,衡量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员条件。要从发展对象的实际行动和实际表现中着重看他是否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拥护并认真贯彻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入动机是否端正;能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密切联系群众,自觉地为人民服务;能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于和人民的利益;是否模范地严格准守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委(总支)一般应在一个月之内完成预审。审查意见应填入《综合材料》,并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入志愿书》。

独特选题总让人眼前一亮!3月8本历史书推荐
展开全文时间过得太快,又到月度历史书盘点。3月已读历史书8本,2本老书重温(加粗),3本在年初因独特选题加入年度期待新书 2025年,我最期待这些历史新书!(标红),个人评分情况如下(同分按个人喜欢程度排序):5星1本(25年第二本):《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4.5星2本:《三案始末》、《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4星4本:《苦命天子 : 咸丰皇帝奕詝》、《藩屏 : 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杯中日月 : 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3星1本:《清承明制 : 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按照阅读难易程度划分,《三案始末》、《苦命天子》、《虢国夫人游春图》、《杯中日月》4本门槛较低。剩下4本,好读程度排序从左到右,《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藩屏》选题独特、案例具体,只要有兴趣就不是问题。《清承明制》素材丰富有趣但文言细碎引用较多。《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爬梳资料内容篇幅较大。下面将8本书分为4组简单聊聊,有3本书已发过推送分享,将链接附后。小白入门必读作品人总会重温一些读过的书,尤其是篇幅不长、流畅好读的作品,三联的这两本就是这样。虽然写成时间较早,有的观点难免陈旧、值得商榷,但它们面向大众,文字通俗但不俗套、不失严谨,非常适合新手入门阅读。温功义《三案始末》(4.5),不到十万字,两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可惜作者作品太少(另有一本《明代的宦官和宫廷》)。不局限于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本身,先讲明初皇权与相权之争,再看阁臣、内监两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再从万历皇帝本人开始梳理三案来龙去脉,并谈及其后的翻案与再翻案,可视作一部明朝政治简史。接触明史建议先读这本,其他书如《万历十五年》可在之后看。本书文字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如果关于明代政治制度看得还不过瘾,可继续读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茅海建《苦命天子》(4),小白友好的近代史读物,可以当作关于咸丰朝的简略/通俗的类《天朝的崩溃》(作者的代表作)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梳理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的内政外交、内忧外患,重点事件、人物都有涉及,细节颇多,如二鸦期间北边和英法开战,上海则和英法是合作状态。虽然作者在书中表示对咸丰和清朝的批判甚于当年上门抢掠的英法美俄,但文字上假设、若是、抒情有点多,几处设想如果奕詝没当皇帝只是个王爷会怎样、他也挺“苦”的,读的过程中我并不想和咸丰有一点点共情...300年前的跨文化交流比利时汉学家钟鸣旦的两本作品,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论衡引进,早前已经引进了他的《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今年我的第二本五星好书,给到《邸报》这本书。《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5),我很庆幸,读到这本17-18世纪跨文化交流的佳作 这本书录了10分钟的视频发在b站,感兴趣可以去看看(b站同名:ruc猫猫)。本书讲述的是300年前一段少有人知的历史。欧洲传教士把清代邸报内容传回欧洲,在欧洲出版,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以此为依据发展自己的观点,推动了改革、革命,再后来,西方的先进又成了晚清学习的对象。后来的故事我们相对熟悉,而开始的那一步,同样令人好奇,不是吗?如果传教士没有这样做,历史可能会改写。本书关注清代邸报这一独特的媒介,呈现了一场具体的中欧跨文化交流。《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4),和上面一本书思路有些相似,同样关注的是传教士如何把中国的信息传回欧洲,但这里是中国上古历史。围绕帝喾和他的妃子神奇生子故事,看欧洲传教士如何书写中国上古史。研究做得很细致,四章分别梳理了中国史书资料、传教士写作参考了哪些资料、中国人如何看待帝喾故事、传教士如何解释帝喾的故事。不过,可读性没有那么高,对经学、神学、纪年等相关内容兴趣不大,跳着翻完。最大的收获是对纲鉴体史书的认知,以及传教士中的“历史派”和“索隐派”。彩图精美的中国艺术史黄小峰《虢国夫人游春图》(4.5),看画如破案的阅读体验,甚好。不会看画的艺术小白也能轻松阅读,彩图精美,解读专业细致,非常沉浸式的画作赏析,仿佛身处收藏本画的辽宁省博物馆,请了一位资深学者当讲解员,拿着放大镜教你应该怎么看。历史方面受限于材料有点浅,艺术方面的解析对外行很友好,围绕这幅画的多个谜团,边看边解谜,告诉读者从发式、服饰、马具、题字、印章、甚至马的品种和步伐等角度都可以观察。属于河南美术出版社“读懂中国画”系列,每本书解读一幅中国古代名画。【英】柯律格《藩屏》(4),冲这个具有开拓性意义的选题也值得一读。(今年读到最独特的历史书,隐身的藩王和他们的艺术)从艺术生活切入被遗忘的明代藩王群体,探讨他们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角色和意义。亦可当成明代藩王遗迹访古、藩王藏品观赏导览来看。文化复制和子孙繁衍/血缘传承这两个相似的复制链条的观点,初读觉得有点刻意,细品挺妙的。“原本”在每一次“复制”中淡化,而每一次“复制”都在重申“原本”的存在。藩王不是不得已求其次热衷文化艺术活动,而是作为桥梁联通宫廷和民间。问题还是零碎,缺材料,提出的深入问题难以回答,更多是抛砖引玉吧。素材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史也许有点吹毛求疵,毕竟看到这类选题,很多朋友在读之前容易产生较高期待。我还是觉得,目前不少这类作品可能存在共同问题。作者积累了大量素材,觉得都很精彩想呈现给读者,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引用原文读者无法理解到位;案例过多有堆砌感,读几个有趣,多了有些无味;在举例基础上的收束、提炼、观点较少。杨印民《杯中日月》(4),题材比较特别,从酒的角度切入看元代历史和社会。(这本历史书居然把我看馋了!)一本科普元代酒、酒文化、酒政、相关社会风俗风貌(宫廷民间多阶层多群体)的通识作品,大众友好,对这个选题感兴趣可以一读。案例素材丰富,引用材料包括史料、诗词曲杂剧、小说文集、考古材料、甚至当时朝鲜半岛的汉语教科书。对酒的介绍、饮酒作乐场合的描述,刺激味觉、视觉,画面感较强,不喝酒的我也会好奇酒的味道。陈宝良《清承明制》(3),这本书的风格可能不太适合我。好的方面,选题有趣,如谣言、阴曹地府文学、幕府、镖局、塾师、无赖、武僧、尼姑等;材料非常丰富,仿佛一本明清社会故事会,功力深厚,一页甚至一段都有好几个引用,没下大功夫肯定找不出这么多,对明清社会多了一些认识,适合需要创作小说的朋友。但是,一方面标题我觉得不太合适,另一方面就是上面说的共性问题,材料案例很多、观点较少,细碎罗列原文较多,可读性降低。4月,期待和更多历史好书相遇~END这里是ruc猫猫一个历史系女生分享喜欢的历史书籍我们下期见
知乎推荐最高的15本书,哪一本是你心中的经典?
1、《平凡的世界》【点评】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2.《活着》【点评】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3.《红楼梦》【点评】《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4.《三体》【点评】中国内陆出了一套「奇书」,叫《三体》。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三体》是一部让人眼界大开的「离地」体验。看完后,仰望夜空,你看到的星星变得不一样了。5.《苏菲的世界》【点评】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意义的关怀与好奇。6.《挪威的森林》【点评】本书是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描写背井离乡的大学生渡边,爱上了一个忧郁深情的同乡少女直子,同时又被一个热情奔放的本地少女绿子所吸引,在两个少女之间徘徊,最终直子不堪忧郁自杀,渡边和绿子走到了一起。作品表现了初涉人世的年轻人的独特爱情观,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青春小说,也是作者的名作。7.《局外人》作者:加缪【点评】《局外人》讲述了一位寻常的年轻职员,终日麻木地生活在漫无目的惯性中,某日去海边度假,卷进一宗冲突,犯下杀人案,最后因'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的理由,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的故事。阐述了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现代生活中人类社会的荒诞和陌生感导致个体的绝望与虚无。并通过平静地记述一个小人物被司法机关'妖魔化'的整个过程,深刻地讽刺了现代法律的虚伪和愚弄的实质。8.《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点评】这个看似悲剧的故事,实际上透漏着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人类的斗志。并且,故事中“老人”出海之后体现出来的温柔、宽广、博爱的胸怀,都是过去海明威的小说里面见不到的一种质感。9.《被掩埋的巨人》作者:石黑一雄【点评】《被掩埋的巨人》借奇幻史诗的外衣探讨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民族与个人面对历史宿怨时应当如何在记忆与宽恕间做出抉择,而这个问题恰恰出人意料地紧扣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民众思潮。中国读者甚至能够比英语世界的一般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思考作品文字背后的深意。10.《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点评】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在大历史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相关资讯
好书推荐
作者:王伟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3月 编辑推荐: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