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30 20:43:53
《魔鬼小说》是一本美国式的〈聊斋志异〉,全篇充溢着死亡与恐怖的浓烈气息。在作者笔下,死者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只是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伴侣。”他们在一个变了样的世界里蜷缩着,颤抖着,疑惧着和绝望着。
这个死亡的世界其实是对我们社会中那些被压抑、被抛弃、被遗忘、被忽略的部分的象征,在我们感到自己正被“弃绝”之时,这个世界趁着我们的孤独与软弱,潜入我们的意识并用恐惧击垮我们。就像在睡梦中,那些被我们压抑的潜意识进入间识一样。
比尔斯的恐怖小说可以说是当今时代整个人类的梦魇。在他的小说中,幻像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难以辨清,使得小说的情节像梦一样简单而复杂清晰而又模糊,诡异、离奇、神秘,富于暗示与寓意。
安伯罗丝・比尔斯(Bierce,Ambrose)(1842/1914?)是一位美国记者和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为著名,这些小说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刻薄、残酷和可怕世界。他的后半生是在无聊和悲伤中度过的,这在他的最著名的《魔鬼辞典》中有所验证。这本书在那些对世界拥有玩世不恭态度的人中相当流行。
怯懦是人类缺陷中最最可怕的缺陷。
人们相信自己说出口的就是真相,有助于自己利益的就是真实,能够被自己驱使的规则就是真理。荒唐就是严肃。
...黑皮书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和纸嫁衣工作室同样属于心动互娱,那做出来的游戏质量肯定不会差 先说优点 1.我最期待的恐怖元素,这一部达到了预期,基本上回到了纸1的程度,但相对十三号病院来说,明显减少了很多。个人比较满意,尤其是第二章和山姆捉迷藏,在卫生间的那段无论看多少次都还是会被吓到 2.这次采用的是新画风,新元素,对于已经有点厌烦中式恐怖(因为实在是玩过太多了)的我来说无疑是个新鲜的选择。第一次接触西式风格的解谜手游我个人认为非常不错 3.在《黑暗笔录》这部作品中加入了“线索”这一新功能,这对以前每次玩解谜游戏的我遇到线索时总得截图分屏看来说简直不要太好了,这个创新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4.这次的制作精度也是一大进步,每一个场景都惊艳到我。但是,我其实在想,这是不是为了在发售steam版的时候不再重置?(狗头保命) 再讲讲我认为的缺点 1.这部作品的线索提示我不是非常满意,因为只给出答案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希望在续作中可以新增解释,不至于让我们解谜的时候一头雾水,而且很久之前也有玩家提出过分为大提示和小提示,就像十三号病院一样,我希望能采纳这个建议 2.剧情方面刀子肯定少不了,但和纸1纸2比起来还是稍微逊色,我个人从纸4开始,就觉得剧情上没有那么精彩了,不过还是可以的,希望之后打磨出来的作品能更加动人吧 3.玩法有创新,但也有以前的影子,如纸4的默写字符,火烧纸人,在《黑暗笔录》也有类似的玩法。 4.除此之外,玩了纸系列一直不太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所有模式都不会告诉玩法,只有失败之后才会出现提示,以及血条扣血的条件,这些都是没有提前告知的,会有点影响游戏体验。这点可以学学隔壁某生祭和某锅 5.不知道是我个人的问题还是剧情确实有在缩短。纸1纸2包括病院,我都花了大半天通关,但是后面几部作品我花了两三小时就通关了,甚至纸4刚公测时我还在感叹,怎么第一章这么短,十几分钟就过了。也许是我自己玩多了已经熟悉一些套路了吧,毕竟纸1是我接触的第一部解密手游,还不懂如何玩 最后问一句,纸5进度如何了,现在真的玩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