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7 01:57:57
要不是2006年巴特勒因中风摔倒后去世,这位年仅58岁的科幻天才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更为完整的《地球之种》系列:只凭借《播种者寓言》和《天赋寓言》就与《银河帝国》、《云图》共同入围Goodreads美国读者票选史上最佳科幻小说TOP 50。 这本书成功“预测”了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上台及当代美国社会的乱象。 《天赋寓言》承接《播种者寓言》的剧情,讲述了劳伦建立起合作互助的橡子社区的故事。依然是以劳伦日记的形式,通过淡淡的叙述,把美好生活走向崩溃的过程一步步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巨大的悬念,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沉浸在末日氛围中,满怀希望地迎接每一个无望的明天。很有向死而生的意味。
如果说魔幻文学有低魔和高魔的设定,那么这本科幻小说一定就是“低科技力”的代表了。没有星际之门,没有令人胆寒的人工智能与外星人,没有夸张的想象,它所描绘的世界真实的一如现实中的2020年。文章里唯一的新奇设定就是主角体质自带的“超共感”(与“超体”可没什么关系),这种能力能让主角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病痛,所以这也在幼年时期对劳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方面她能够体会那些落魄的人与兽的痛,一方面却不得不和家人们一样,把自己的屋门与心门紧闭,保护好自己的这一方天地不受侵害。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劳伦终于催生出了自己对于生命与人类的全新理解。 在小说的后半段剧情突然提速,一改第一册和本书前半段的平铺直叙的节奏,结尾甚至给人一种仓促的感觉。劳伦在社区被毁、家人被杀后再次踏上流亡之旅,只不过这一次她心中的信念感更强了。奇怪的是,我在读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和读第一册时的情节上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是日记体的记录描写太过于雷同了把,仍然是花费笔墨描写阶级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描述不同宗教信仰下的人性扭曲,描述不同人种间无法调和的歧视与无端仇恨。 大名鼎鼎的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故事设定在2019年11月,这也被赛博朋克标记为“赛博元年”。本片的剧本改编自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68),作者是菲利普·迪克。说起菲利普·迪克,他的作品大都在描述一个道德沦丧的美国加州社会,早期的小说里常见社会和政治上的论题,后期的作品则是在讨论毒品和神学。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跟巴特勒的地球之种系列设定十分类似?所以名气大这种事也需要一点点运气成分,诚然《天赋寓言》是一本很精彩的末日废土类小说,但是和比其早了十几年问世的银翼杀手相比,还是缺乏了一些爆点。设定差点意思,人物形象差点意思,情节上差点意思,这种种累加起来,造成了这个系列在国内及全世界范围内不火的现状。 我本人是赛博朋克的狂热粉丝,对于这一类型的电影和游戏都有广泛的涉猎。如果让我比较“地球之种”和“赛博朋克”两者塑造的世界,我想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看待世界本身的角度与立场不同。 作者巴特勒,作为一个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人种,阶级这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巴特勒对自己当前所处的时代暴露出的社会问题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故而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具有“超共感”的女主角形象,为我们解释了她心目中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开放包容,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建立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