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9 21:29:27
尽管“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的说法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的童话阅读与评介,或者说对童话文体的关注重心,却始终与儿童文学界的“言必称欧美”传统一以贯之,对国外童话投以大量的关注,对中国传统童话多停留在概念层面。
中国童话的发端,与别国童话一样,源自于广袤的民间故事,散见于历代文人典籍之中。其中那些充盈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趣味性的作品,散发着自有的吸引力,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儿童幼小的精神世界,满足着他们享受故事、开拓思维、习得语言、丰富生活的需要。然而,我国古童话缺少了像《贝洛童话》《格林童话》那样不断发掘、整理、传诵、升华的自觉过程,而是直接进入到文人创作童话这样一个自觉发展阶段。于是,中国古童话与中国现代童话之间呼应与承继明显不足。这便造成了中国本土童话在实际阅读场中的被动隐身。
王泉根教授编纂整理的这套“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从破题到出版,历时多年,且几经完善,直至今春,才终得面世。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兼具了中国童话的阅读推广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系列对中国古代记载留存下来的童话进行了题材内容层面的划分:如将《叶限姑娘》辑入宝物、奇梦类童话,《鹅笼书生》辑入鬼魅、精灵类童话,《湘妃竹》辑入神话、传说类童话,《一行和尚》辑入禽言、兽语类童话,《井下仙国》辑入仙遇、西游类童话,《富人的新装》辑入英雄、异士类童话。通过这样的分类学梳理,可初步感知中国历代童话独具的本土特色:它们根植于华夏先民对于自然与自我的原始认知,融汇着本土信仰与人生价值取向,记录和传达着历朝历代人民百姓的生活样态与理想愿望,体现着古中国文明背景下的幻想思维与随之诞生的幻想文类的独特韵味。
...《水晶幻想》──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变奏曲-《日本研究》1995年04期-中国知网
《水晶幻想》──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变奏曲
《水晶幻想》──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变奏曲北京师范大学何乃英短篇小说《水晶幻想》可以称为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文学创作的一支变奏曲,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放射着异彩。同时也是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引起日本学术界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探讨...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超值权益
相信看过的人都不会否认,它波澜壮阔,处处出人意料。当今社会,连孩子们都已经不再是会轻易为阅读而沉迷的人,书越读越挑剔,但这本童话不同,很多时候,它的广大和深沉,会让读者们窒息。
《米切尔·恩德作品典藏:毛毛(新译本)》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在一个王宫耸立、殿宇纷繁的大城市,来历不明的女孩毛毛突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她虽然住在圆形废墟广场,却得到善良人的帮助,成了大家的好朋友,渐渐成为人们的倾听者。然而,一群西装革履的灰先生打破了城市的平静,人们慢慢变得焦躁,生活节奏紊乱,为了所谓的合理化,甚至放弃爱与被爱的时间,机械地生活着。当整个城市被灰色笼罩,只有毛毛依然守在废墟广场等待朋友的到来,并组织小朋友们抵抗灰先生的入侵。可毛毛也因此成为灰先生们的敌人而陷入危险之中,这时,毛毛得到了小乌龟和时间掌控者候拉的帮助,利用时间花打败了时间盗贼灰先生,帮人们夺回了被盗走的时间。
...